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川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9篇病毒
  • 5篇登革病毒
  • 3篇分子
  • 3篇副溶血性
  • 3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登革热
  • 2篇毒性
  • 2篇细胞
  • 2篇抗体
  • 2篇分子特征
  • 2篇包膜蛋白
  • 2篇PCR检测
  • 2篇2型登革病毒
  • 2篇E基因
  • 2篇病毒性
  • 2篇病原
  • 2篇病原监测
  • 1篇蛋白印迹试验
  • 1篇毒性作用
  • 1篇星状病毒

机构

  • 17篇汕头市疾病预...
  • 5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始兴县疾病预...
  • 1篇湛江市疾病预...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8篇郭川
  • 8篇陈婉
  • 4篇伦镜盛
  • 3篇张旭彬
  • 3篇胡忠
  • 2篇陈敬鸿
  • 1篇王楚彬
  • 1篇袁传飞
  • 1篇蔡文玲
  • 1篇陈嘉琳
  • 1篇谭海玲
  • 1篇黄通旺
  • 1篇蔡培伟
  • 1篇柯碧霞
  • 1篇方小衡
  • 1篇林卫
  • 1篇邓小玲
  • 1篇夏常艳
  • 1篇黄建云
  • 1篇曹海燕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质量安全与检...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副溶血性弧菌的免疫捕获PCR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将免疫捕获PCR法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将脱毒后的副溶血性弧菌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得到抗血清包被PCR管,对待检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免疫捕获,利用捕获到的菌体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PCR体系对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扩增具有特异性;抗体对副溶血弧菌起到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包被抗血清后使PCR扩增出来的阳性结果更为明显,而抗血清本身没有扩增出DNA条带。结论:该检测方法能够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特异性的检测,同时包被抗体的捕获对提高检测灵敏度起到一定的作用。
郭川林洁敏伦镜盛胡忠林耀盛方小衡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抗血清
2018年和2019年汕头市登革病毒E基因分子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汕头市2018年和2019年登革病毒主要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探讨两年间该市登革热呈现截然不同的流行态势的内在原因,同时了解病毒的传播特点和途径,为登革热疫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8年和2019年检测到的共872例核酸阳性样本进行病毒核酸含量判定、E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树结构上分析毒株的同源性特点,并推测可能的来源和传播途径。结果共获得登革毒株的E基因序列99条,其中1型序列68条,2型序列31条;2018年的登革热呈现散发态势,系统进化树显示对应的毒株呈现多源性特点,与发现于广州及东南亚地区的毒株密切相关;2019年的登革热呈现暴发态势,对应的流行毒株主要为单一来源特点,毒株来源推测为柬埔寨。结论汕头市登革热的本地流行主要为当年的输入性毒株引起的,未见往年本地毒株引起的流行;东南亚地区或为汕头市流行的登革毒株主要发源地,并可通过多种路线传入汕头市。
郭川钟秀珠林洁敏张旭彬张志华陈婉
关键词:登革病毒E基因分子特征
2019年汕头市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与病毒包膜蛋白分子特征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2019年汕头市登革热疫情中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及检测人员对登革热病例的判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核酸检测结果,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聚类分组,统计各个发病天数组中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比例;同时对2019年流行毒株的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推导并比对分析包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临床表现中发热比例最大,为96.84%,眼眶痛比例最小,为8.99%;头痛及骨关节肌肉疼痛在早期的病例中比例较高,皮疹则在恢复期的病例中比例较高;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发病第7天阳性病例比例下降;流行毒株间有1~2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变异,但主要潜在毒力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保持一致。结论 2019年登革热疫情中的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为主,主要症状有:(1)头痛及骨关节肌肉疼痛,提示处于发病早期;(2)皮疹体征,提示处于恢复期。推定流行毒株属于弱毒株。
郭川张旭彬张志华
关键词:登革热发病时间包膜蛋白
2006-2008年汕头市病毒性脑炎病原监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监测,了解该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病原谱及发病情况。方法哨点医院对2006-2008年就诊的疑似脑炎病例进行血液及脑脊液标本采集,运送至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ELISA法对脑炎疑似标本进行乙脑病毒(JEV)IgM、单纯疱疹病毒(HSV)IgM、巨细胞病毒(CMV)IgM、科萨奇病毒(COXV)IgM、埃可病毒(ECHO)IgM、腺病毒(ADV)IgM 6种病毒抗体项目检测。结果监测期间共接收148例疑似脑炎病例,采集的标本总共检出病毒抗体阳性标本19份,病毒总阳性率为12.8%。其中JEV阳性2份;HSV阳性6份;CMV抗体阳性1份;ECHO抗体阳性1份;ADV抗体阳性7份;HSV和ADV抗体阳性1份;ECHO和ADV抗体阳性1份。结论汕头市病毒性脑炎病原以ADV和HSV阳性率较高,需加强此类病毒的防控。
郭川钟秀珠蔡文玲廖爱珊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病原
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免法检测HIV-1新发感染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评价
2021年
为探究HIV-1新发感染的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检测方法。本文在2017年4月-2019年6月开展研究,以我市213例HIV-1相关样本进行研究。统计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标化吸光度值与变异系数<15%,实验员与实验室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精密度最小值为3.85%,不同批次试剂批间差结果中只有3份样本CV值超过15%。37℃下放置7 d与4℃下储存的酶结合物与酶联板方面的ODn值差异不明显,国际标准盘评价结果和预期值相当。可见HIV-1新发感染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方法具备显著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准确性,可以在实验室网络当中推广普及。
纪琳莹郭川林洁敏
关键词:HIV-1稳定性
汕头市2015-2017年2型登革病毒的包膜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目的 阐明汕头市登革2型病毒的包膜蛋白基因特征,为开展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和进化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5-2017年汕头市流行的2型登革病毒的包膜蛋白基因序列测定,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序列分析进行.结果 2...
郭川林洁敏张志华钟秀珠陈婉
关键词:2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2017年Ⅱ型登革病毒汕头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阐明2017年汕头市2型登革流行株的基因型别,为其传播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汕头市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标本,进行登革热病毒检测,阳性者进行全长E基因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equencher5.1、BioEdit和Mega6.0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有4例血清标本检出登革热病毒2型核酸,其中2例的标本扩增出E基因全长序列(1 485bp),两者序列相似度100%,判定是由同一株病毒引起的感染。该流行株属于Cosmopolitan基因亚型,与东南亚毒株具有较高相关性。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E蛋白毒力位点的氨基酸为E126-E、E383~385-E-P-G、E71-A和E390-S。结论汕头市2017年登革病毒流行株可能为东南亚毒株并发生一定变异,其E蛋白毒力位点的氨基酸为E126-E、E383~385-E-P-G、E71-A和E390-S,属于弱毒株。
郭川钟秀珠林洁敏陈婉张旭彬张志华
关键词:登革病毒E基因
汕头市2018-2019年登革病毒分子特征比较分析
目的:汕头市2018年和2019年的登革热呈现截然不同的流行态势,分析两年间主要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了解病毒的传播特点和途径,为登革热疫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8年和2019年检测到的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E...
郭川廖爱珊方森海林洁敏陈婉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分子特征
文献传递
368例HIV感染者临床分期及其淋巴细胞指标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纪琳莹郭川陈敬鸿
关键词:淋巴细胞
羟苯磺酸钙对去甲斑蝥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毒性拮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去甲斑蝥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测定羟苯磺酸钙的有效拮抗作用浓度.方法 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毒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48 h;毒性组用含去甲斑蝥素浓度为50μmol/L的DEME培养基培养48 h;干预组分为7组,分别加入含羟苯磺酸钙5、10、20、60、80、100和200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再培养46h.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干预组细胞存活率随着羟苯磺酸钙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羟苯磺酸钙剂量达80 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的干预组(5 mmol/L)细胞存活率与毒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200 mmol/L)细胞存活率高于毒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4±3.8)%比(49.5±1.0)%,P<0.05].结论 去甲斑瞀素抑制内皮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存活率,当羟苯磺酸钙的浓度为80 mmol/L时,对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具有明显拮抗作用,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王楚彬蔡培伟伦镜盛郭川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内皮细胞毒性作用羟苯磺酸钙拮抗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