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梅
- 作品数:21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Survivin和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3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胰腺癌组织及1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Survivin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00)。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P=0.000;COX-2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也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P=0.000;Survivin阴性/COX-2阴性组患者(9例)中位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及1年累计生存率为88.9%,均明显高于单一阳性表达或均阳性表达组。多因素分析(Cox模型)显示分化程度(P=0.002)、临床分期(P=0.000)及Survivin过表达(P=0.005)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呈正相关,二者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有望作为靶点用于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郭梅梅刘江伟贾福鑫许永华
- 关键词:胰腺癌SURVIVIN环氧化酶-2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胰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阐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每组18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即关腹;B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以0.1 mL/min的速度向胰胆管内逆行注入4.5%牛磺胆酸钠(1 mL/kg)建立大鼠SAP模型;C组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组,术前0.5 h,用NAC(200 mg/kg)腹腔注射,接着建立大鼠SAP模型。于造模术后6 h,麻醉大鼠获取新鲜胰腺和肝脏组织,取一部分用于GSH检测,另一部分用于病理学观察和电镜观察。结果胰腺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为:对照组>NAC处理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SAP组和NAC处理组大鼠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但NAC处理组胰腺组织坏死比SAP组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减轻。SAP与NAC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8,P<0.05)。6 h电镜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能改善胰腺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运转,肝脏超微结构显示,SAP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NAC处理组局部可见内质网扩张。结论随着GSH的消耗,发病早期(6 h)就可以出现胰肝损害,补充N-乙酰半胱氨酸能减轻胰腺和肝脏的损害。
- 程春生贺克俭张岖林木贤郭梅梅张厚德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还原性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
- 细胞增殖标记物MCM2在结直肠腺瘤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标记物微小染色体支持蛋白2(MCM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MCM2的表达差异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部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CM2 mRNA在112例结直肠腺瘤中表达量的差异,同时用REST-XL软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肠腺瘤之间MCM2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结果 MCM2在结直肠腺瘤呈全层上皮表达,MCM2 mRNA表达与结直肠腺瘤患者的年龄和腺瘤直径、形态及组织病理类型无关,不同腺瘤间不典型增生程度与MCM2 mRNA表达量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细胞增殖标记物MCM2在结直肠腺瘤表达与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相关,可能作为早期筛查诊断结肠癌及评估腺瘤突变的指标之一。
- 王永宋怡才尹作文喻军刘立李一帆郭梅梅
-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实时荧光定量PCR
- 改善酒精性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功能不足的分子靶点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善酒精性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功能不足的分子靶点。[方法]1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饮酒6个月组(A1组),饮酒6个月对照组(A2组),戒酒3个月组(B1)组,戒酒3个月对照组(B2组);2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电镜观察戒酒后酒精性胰腺腺泡细胞的形态变化;3采用酶法测定胰腺组织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4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检测CCK-A受体在胰腺的表达;5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胰腺和小肠组织中的胆囊收缩素(CCK)含量;6用比色法测定血浆和小肠食糜中游离脂肪酸及食糜中三酰甘油含量。[结果]与A2组大鼠相比,A1组电镜下见腺泡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如线粒体水肿,髓样小体形成,粗面内质网扩张,酶原颗粒减少,易见脂滴;A1组大鼠饮酒6个月后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小肠和胰腺的CCK水平均较A2组显著下降。B1组胰腺组织学及腺泡细胞超微结构的病变较B2组并无明显改善,其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小肠和胰腺的CCK水平仍低于B2组。[结论]慢性酒精对胰腺腺泡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损伤在戒酒后仍不能自然恢复;补充消化酶,可改善其外分泌功能。
- 郭梅梅李静贺克俭刘少雄杨荣萍邰艳红任宏宇
- 关键词:胰腺胆囊收缩素
- 3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血清免疫学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3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学及病理学等改变。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33例,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57.8±2.2岁。症状以黄疸最为多见(76.3%),其次为皮肤瘙痒(44.7%)和乏力(42.1%),14例患者(36.8%)合并腹水,9例患者(23.7%)食道静脉曲张,8例患者(21.1%)伴随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5例干燥综合征,3例Graves病。所有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523.1±72.6u/L、759.0±47.1u/L和290.0±50.8μmol/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轻至中度升高,分别为101.6±27.1u/L及197.8±39.6u/L。患者血清IgM升高(3.9±0.4g/L),行线粒体抗体检查者76.5%(26/34)阳性。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血清IgM升高有助于诊断本病。肝活检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进一步确诊及组织学分期。
- 郭梅梅邹群招郑燕平张岖
-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肝功能血清免疫学抗线粒体抗体
- siRNA干扰胃癌细胞内源性VEGF-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索siRNA干扰技术阻断胃癌细胞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有效性。方法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选择GenBank的Accession No.BC035212.1设计5条VEGF-C基因特异的siRNA引物,并进行同源性检索及合成。分别观察不同siRNA引物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对其内源性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成功将VEFG-C-siRNA导入胃癌细胞,5条siRNA都能抑制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但siRNA引物3、4阻断表达的效果最佳。结论 siRNA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断胃癌细胞中内源性VEGF-C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 郭梅梅王永韩方海
- 关键词:胃癌体外实验
- 125例慢性乙肝肝穿活检病理组织特征和HBV DNA水平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1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CHB)和HBeAg阴性慢性乙肝(CHB)患者肝穿刺肝组织病理组织特征和HBV DNA水平变化。方法对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两组患者在HBV DNA定量和肝脏组织学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eAg阴性CHB组HBV DNA水平低于HBeAg阳性CH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两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增高,HBV DNA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血清HBV DNA水平和HBeAg的状态与其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HBV DNA水平仅可作为肝病严重的参考指标。
- 郭梅梅邹群招杨荣萍邰艳红任宏宇
-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穿刺肝组织
- 结直肠癌中CD147和CK2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6.7%、88.0%,CD147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CK20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二者无明显相关;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47和CK20的表达,可提高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郭梅梅卢宁黄建国赵晓伟谢伟陈娟廉政君郭琨
- 关键词:结直肠癌CD147CK20免疫组织化学
- DOG1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检测DOG1等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表达,评价DOG1与胃肠间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GIST病理样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OGl、CDll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结果①DOG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等均无显著相关(P>0.05)。②DOG1与CD117在消化道间质瘤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DOG1是诊断GIST的敏感指标,但是与GIST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 郭梅梅邰艳红杨荣萍肖鹏邹群招
- 关键词:DOG1CD117胃肠道间质瘤
-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背景: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细胞内最重要的非酶类抗氧化剂,各种急性胰腺炎(AP)动物模型均存在腺泡细胞GSH耗竭。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予假手术,AP模型组和NAC预处理组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以模拟人类SAP,NAC预处理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NAC。分别于术后3 h、6 h、12 h检测血清Ca2+、丙二醛(MDA)和胰腺组织GSH,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胰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术后3 h、6 h至12 h,各组血清Ca2+浓度、胰腺组织GSH含量逐渐降低,血清MDA水平逐渐升高。NAC预处理组各时点血清Ca2+浓度、胰腺组织GSH含量均显著高于AP模型组(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AP模型组(P<0.05)。TEM观察显示AP模型组腺泡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空泡,酶原颗粒分泌、排出明显减少;NAC预处理组空泡体积较小,酶原颗粒排出增加。结论:NAC可在SAP早期恢复腺泡细胞的GSH含量,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腺泡细胞的氧化损伤,维持细胞内钙平衡,改善酶原颗粒的转运和排泌,从而对SAP的发展产生预防作用。
- 程春生贺克俭张岖林木贤郭梅梅张厚德冯志强
- 关键词: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