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欣昕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9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只:假手术组(Sham);rHuEPO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组(I/R)。每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再分6 h、24 h、3 d、7 d 5个小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IL-1β的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L-1β蛋白表达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rhEPO治疗组IL-1β蛋白表达量和凋亡细胞数则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rHuEPO很可通过下调IL-1β的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王勇夏俊哲铁欣昕姚长义王运杰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1Β小鼠
- 建立胶质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 吴安华张学王运杰铁欣昕唐超
- 胶质瘤(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即使应用手术加放疗和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仍在一年左右,因此课题组有必要建立针对恶性胶质瘤的特异性疗法,该研究的目的是鉴定及评估胶质瘤特异性抗原,建立胶质瘤特异...
- 关键词:
- 关键词:胶质瘤
-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临床特点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治疗脑血流过度灌注之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8月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且行TCD监测的60例(63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TCD监测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血流过度灌注或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结果术后7d三维CTA检查显示,60例(63例次)患者颈动脉狭窄完全解除,术后30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轻度缺血性卒中(1例次占1.59%)、心肌梗死(1例次占1.59%)、声音嘶哑(1例次占1.59%),无脑出血和死亡病例。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4例次(6.35%),持续1~3d,其中1例次(1.59%)为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为精神亢奋,幻觉和睡眠障碍。术后视力明显改善3例次占4.76%,其中1例次发生脑血流过度灌注。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TCD监测可以早期发现术中和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及时根据TCD监测结果控制血压异常变化,是减少术后脑出血并发症之关键。
- 佟志勇刘源铁欣昕金友贺张劲松梁传声王运杰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脑血管循环抗高血压药
- 缺血再灌注SD大鼠脑表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可视化检测
- 2012年
- 目的对缺血再灌注SD大鼠脑皮质区域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进行可视化检测。方法多普勒血流检测脑表血流变化。用HPF(.OH荧光标记探针)标记大鼠脑表区域神经细胞,共焦点激光显微镜活体观察在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过程中,脑表区域.OH产生的情况。结果缺血时脑血流下降至基线-的20%,缺血开始3min后,O2,.OH产生开始增加,并一直持续到再灌注后10min,后未继续增加。缺血时HPF.OH荧光强度上升至189%,且动脉附近区域.OH产生量要多于其他区域。结论在缺血期及再灌注早期.OH生成增加,且动脉附近区域.OH产生量要多于其他区域。
- 王勇焦德胜铁欣昕姚长义王运杰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活体成像SD大鼠
- 神经节苷脂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Fa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GM1治疗组(32只)、缺血再灌注组(32只)。GM1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分为6h、12h、24h、3d共4个小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有一定量的Fas蛋白表达(0.17±0.02),而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的Fas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升高,各时点分别为0.42±0.11、0.51±0.13、0.55±0.13及0.62±0.15,3d时表达最高;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GM1治疗组的Fas蛋白阳性表达则明显降低,各时点分别为0.29±0.09、0.34±0.11、0.37±0.12、0.43±0.12(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此结果类似。结论 GM1很可能通过减少Fas蛋白的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杜江铁欣昕欧绍武
- 关键词:G(M1)神经节苷脂海马
- STK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K)是蛋白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功能是使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在调节诸如DNA复制、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死亡及肿瘤发生和发展等重要细胞进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STK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包括STK15、STK11、STK33与STK31,一些成员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及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有的成员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也密切相关。
- 谭春玉刘嘉伟程鹏林毅铁欣昕郭宗泽
- 关键词:STK外显子蛋白激酶肿瘤细胞
- 经翼点入路鞍区结构解剖研究
- 目的了解鞍区手术间隙及邻近血管、神经详细的解剖学资料,为取得更好的暴露和减少术中副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头颅的鞍区手术间隙及邻近血管、神经进行解剖、测量、观察.结论从Willis环前部及PcoA、AchA发出...
- 铁欣昕
- 关键词:鞍区翼点入路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rHuEPO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I/R)组,每组32只。每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再分为6 h、24 h、3 d及7 d 4个小组。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TNF-α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TNF-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I/R组TNF-α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rHuEPO治疗组(P均<0.05);RT-PCR结果发现,I/R组TNF-α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rHuEPO治疗组(P<0.05)。结论rHuEPO可通过减少TNF-α的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王勇铁欣昕姚长义王运杰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肿瘤坏死因子Α小鼠
- NFAT1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及功能研究
- 目的: 活化T细胞核因子家族作为参与调节编码细胞因子和细胞表面受体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被发现。在非活化的T细胞中,NFAT蛋白呈高度磷酸化,存在于胞浆中。当细胞内钙浓度升高,NFAT蛋白在钙调磷酸酯酶(Cn)的作用下去磷...
- 铁欣昕
-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转化生长因子Β2
- 文献传递
- L-NAME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抑制剂Nω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 (Nω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L NAME)对急性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CO)中毒大鼠血脑屏障 (blood 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 ,探讨NO介导CO中毒后BBB损伤的作用 .方法 :建立实验性CO中毒大鼠模型 .将健康雌性SD大鼠 4 0只随机分成4组 (对照组 ,CO中毒组 ,染毒前 1 5min给L NAME组和染毒后 30min给L NAME组 ) ,每组 1 0只 .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思蓝 (Evansblue ,EB)的含量 ,进行比较 .结果 :CO中毒后 2 4h ,大鼠大脑BBB通透性增加 ,脑组织内EB含量 (2 7.6± 1 .2 ) μg/g与对照组 (6 .1±1 .9) μg/g比较明显增高 (P <0 .0 1 ) ;给予L NAME治疗的两组大鼠大脑BBB损伤减轻 ,脑组织内EB含量分别为 (1 4 .8± 2 .3) μg/g和 (1 6 .0± 2 .2 ) μg/g ,较CO组 (2 7.6± 1 .2 ) μg/ g明显降低(P <0 .0 1 ) .结论 :急性CO中毒可导致大鼠大脑BBB通透性增高 ,中毒早期应用NOS抑制剂L NAME能够明显减轻大鼠大脑BBB损伤 。
- 王欣铁欣昕张静萍万建华刘郁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血脑屏障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