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弘宇

作品数:38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法律
  • 12篇法治
  • 10篇文化
  • 8篇律文
  • 8篇法律文化
  • 5篇监护制
  • 5篇监护制度
  • 4篇权利
  • 3篇少年
  • 3篇社会主义
  • 3篇青少年
  • 3篇主义
  • 3篇法文化
  • 3篇传统法
  • 3篇传统法律
  • 2篇邓小平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中国法
  • 2篇社会

机构

  • 3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人民广播...
  • 3篇伊犁师范大学
  • 2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电视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作者

  • 34篇闫弘宇
  • 3篇刘佳
  • 2篇王学斌
  • 1篇胡春红
  • 1篇杨海燕
  • 1篇尹奎杰
  • 1篇刘岩
  • 1篇孙梦阳

传媒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伊犁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中小学教师培...
  • 1篇科学决策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新长征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邓小平理论研...
  • 1篇军队政工理论...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前沿
  • 1篇吉林财税高等...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法治与村民自治的共有逻辑:从内部理解乡村
2017年
从内部理解乡村,是从理论上对现有的乡村治理经验的总结,是实现乡村法治与村民自治的共有逻辑,是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路径。从内部理解乡村就是要尊重各地区农民的自我选择,要培育农民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要培育乡村的法治文化。
闫弘宇古丽努尔.麦麦提江
关键词:乡村法治村民自治文化
作为文化的法治
2010年
法治不仅意味着制度的集成,更体现为一种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而言,我们更缺乏的是适应现代制度的法治文化。中国要独立、自主地发展,就要培养、形成自己独立的法治文化。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要强调法治的中国逻辑。认真对待传统,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是中国法治文化的根本宗旨;人是法治文化的逻辑起点,也是法治文化的逻辑终点,法治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具有法治精神的人;民主、正当权利、正确的法律观念是中国法治文化的核心要素。
闫弘宇古丽努尔.麦麦提江
关键词:法治文化权利
侵权法过错判断新论被引量:1
2013年
当代侵权法理论过分强调侵权法填补损害的功能,忽视了对故意与过失侵权心理的关注。侵权法过错的判断应当充分借鉴心理学的相关成果,修订主观性判断标准,区分故意与过失的侵权心理。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更是科学确立侵权行为人法律责任,有效预防侵权行为发生,科学确立法制宣传策略,构建和谐民事法律关系的要求。
闫弘宇
关键词:故意过失
以人为本在我国监护制度中的确立被引量:2
2008年
以人为本应在我国监护制度中得到确立。与之相适应,"爱"和"男女平等"两个法文化特质的内涵应进一步丰富。在我国监护制度的未来发展中,监护的对象应当有所突破,"爱"应当在监护法律关系中不同主体身上有所体现,并针对被监护人的不同状态而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男女平等"这一思想,一方面应当注重坚持,并努力使之得到切实的贯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之绝对化。
闫弘宇
关键词:以人为本监护
法治精神应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正能量
2013年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法治精神应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正能量,发挥更积极有效的文化功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法治精神具有凝聚意志,统一思想,维系秩序,促进竞争,强化管理,理顺机制;确保文化安全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作用。要使法治精神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正能量,曩为关键的是做好三方面的事情。即要使法治精神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力,逐步推进文化法律体系的建立,要使法治精神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内容,促进文化繁荣;要以法治精神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刘佳闫弘宇
关键词:法治精神文化产业
试论基础教育中的法制教育
2007年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培养青少年的法律修养成为时代的新要求,在基础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闫弘宇刘岩
关键词:法制教育基础教育依法治国方略法律修养青少年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2004年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时代变迁,逐渐形成独特的公法文化品格,在历史的传承中,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然而,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过去建立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统治基础上的传统法律文化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其与现代法治文明相互背离的部分思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合理的吸收继承和发展,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闫弘宇
关键词:邓小平法制思想法律文化法律制度
我国古代监护制度的法文化特质及当代整合
我国古代监护制度表现出“孝”、“慈”、“男尊女卑”、“矜老怜幼”和“天伦之乐”五个法文化特质。每一个法文化特质既发挥着其特有的,且稳定的功能,又彼此在功能上互补,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监护法文化,并在相当长久的时间内保...
闫弘宇
关键词:监护制度法文化男女平等
文献传递
我国监护制度的法文化分析
闫弘宇
关键词:监护制度文化特质《大清民律草案》民法典立法体例法文化
文献传递
怨天尤人:新农村建设中应克服的一种文化心理
2011年
"怨天尤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尤其在农村,"怨天尤人"思想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这种表现不仅反映在农民身上,也在农村事务的管理者身上有突出的表现。"怨天尤人"是当代中国农民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妨碍着农村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通过法治环境的建立,努力克服农民这一心理。
王学斌闫弘宇
关键词:新农村法文化法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