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安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羌活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建立羌活药材中紫花前胡苷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鉴别法对羌活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花前胡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4u Hydro-RP C18(1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35℃。结果薄层斑点清晰,各批羌活药材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紫花前胡苷。紫花前胡苷在0.009 0~0.179 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1.67%(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重复性好。 朱美晓 陈燕 易进海 刘云华 陈东安 李晓亮关键词:紫花前胡苷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测定附片中的总酯型生物碱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附片中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结果苯甲酸0.016~0.080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6%,RSD=0.9%(n=5)。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为附片中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方法。 陈东安 刘云华 陈燕 朱美晓 易进海关键词:附片 酯型生物碱 苯甲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吴茱萸指纹图谱研究和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和品种吴茱萸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clips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乙腈-[四氢呋喃-0.02%磷酸水溶液(13∶6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处理分析,建立了不同产地和品种吴茱萸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24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不大,但3种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以更好地控制吴茱萸药材的质量。 吴燕 黄志芳 舒光明 万丽 陈东安 易进海关键词:HPLC指纹图谱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柠檬苦素 附片指纹图谱研究及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白附片、黑附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为附子炮制和附片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04 mol.L-1醋酸铵溶液(浓氨溶液调pH10.0)梯度洗脱。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处理分析,建立白附片、黑附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白附片、黑附片、黄附片、生附子和盐附子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各批次白附片、黑附片指纹图谱相似度高,6种酯型生物碱分离度良好,黄附片、生附子指纹图谱与白附片、黑附片的对照图谱显著不同。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易行。附片指纹图谱专属性强,结合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能较全面地反映其内在质量,为附片的安全使用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陈东安 易进海 黄志芳 刘云华 吴燕 李晓亮关键词:附片 HPLC指纹图谱 制川乌HPLC特征图谱研究和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0 2011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制川乌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为对照,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4 mol.L-1醋酸铵溶液(氨溶液调pH=10.0)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进行试验,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B"处理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的制川乌特征图谱相似度高,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含量差异较大。生川乌与制川乌特征图谱比较,相似度小于0.3。结论:制川乌特征图谱专属性强,可结合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全面控制制川乌的质量,为规范川乌的炮制工艺,合理、安全地使用制川乌提供科学依据。 黄志芳 易进海 陈东安 刘云华 陈燕 刘玉红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制川乌 酯型生物碱 附子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7 2011年 目的:研究附子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其含量变化与煎煮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测定生附子和白附片不同时间水煎液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生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水煎极不稳定,仅在0.5 h检测出次乌头碱;而白附片水煎液在10 h内均能检出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其含量逐渐降低,在4 h内可检出乌头碱。生附子水煎液中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在8 h达到峰值;而白附片水煎液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先增后减,约在3~5 h达到峰值,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在10 h内逐渐增大至峰值。结论:生附子和白附片煎煮过程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总体趋势是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焦新乌头碱、焦乌头碱、焦次乌头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陈东安 易进海 黄志芳 李晓亮 吴燕关键词:附子 水煎 酯型生物碱 附子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及煎煮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重要的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甘,性大热... 陈东安关键词:附子 指纹图谱 文献传递 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总无机盐的测定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测定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总无机盐的含量。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附片中总无机盐的含量。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总无机盐的含量差异很大,且显著高于生附子,表明附子加工炮制明显增加了总灰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可能是胆巴漂洗不净、褪胆不全所致。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附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陈东安 易进海 刘云华 吴燕 李晓亮关键词:附片 总灰分 附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提高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RP-HPLC法测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差异很大;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较为稳定,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相差较大,提示应制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幅度范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黄志芳 易进海 陈东安 刘云华 陈燕 刘玉红关键词:附片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酯型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四氢呋喃-水(12:17:5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5℃。结果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7~0.282、0.049~0.291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103.5%,RSD分别为1.0%、1.2%。结论所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 李晓亮 易进海 刘云华 黄志芳 朱美晓 陈东安关键词:南五味子 五味子酯甲 五味子甲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