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连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医用手掌约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手掌约束装置,包括弹性织片、弧形约束板和魔术贴,魔术贴由相互配合的第一贴片和第二贴片构成,在弹性织片上开设有一可供拇指穿过的通孔,第一贴片固定在通孔的一侧且位于弧形约束板相对应位置的弹性织片上,在...
- 陈兴连林上清杨琼碧
- 文献传递
- 系统早期活动对颅脑损伤患者足下垂发生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系统早期活动对预防颅脑损伤患者足下垂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30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1例,试验组除给予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早期活动方案,即给予良肢位、刺激小腿肌肉、牵拉肌肉、练习肌力、轮椅练习等的具体活动方案。分别在患者住院期间或出院时记录足下垂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足下垂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6%vs 17.2%,P<0.01)。结论系统早期活动可以减少颅脑损伤患者足下垂的发生率。
- 陈兴连谢春雷李春霞
- 关键词:颅脑损伤足下垂
- 早期功能练习配合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肢体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及日常生活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例、18例、16例及60.0%,观察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早期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关节功能活动,提高预后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 林上清谢春雷李春霞肖晓梅陈兴连
- 关键词:高压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
- 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实施社区康复模式干预先后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实施为期1个月的家庭康复训练,B组实施为期1个月的社区康复模式干预,社区康复模式内容包括培训,制定及实施康复训练方案和康复目标等。在出院患者训练前及训练1月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经过1个月训练后,B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较A组改善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的建立有利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
- 温梦玲李春霞陈兴连谢小欢符小敏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社区康复
- 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被引量:3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科学、实用的患者家属参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方案。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调查分析,结合现有的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方案,制订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护理方案的草案;选取18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修订康复护理方案草案。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程度为0.84,协调系数为0.52,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为P<0.05,评价结果可取。制订的吞咽障碍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5项三级指标,内容涉及患者家属参与内容,医务人员协助参与的职责,以及保障实施的建议。结论患者家属参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制订方法科学、简单易懂,可为神经内、外科吞咽障碍的患者提供临床技术指导。
- 陈兴连温梦玲李春霞谢春雷符小敏
- 关键词: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德尔菲技术
- PICC置管术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PICC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堵管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我科25例危重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应用情况,针对患者出现PICC堵管的并发症,及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PICC有利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对于5例患者出现的堵管,通过处理后均能复通。结论 PICC导管可以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安全给药通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导管的维护,减少堵管的发生,是安全留置PICC导管的重要保证。
- 林上清谢春雷肖晓梅陈兴连杨琼碧
- 关键词:PICC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导管堵塞
-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吸氧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予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吸氧,对照组予传统吸氧装置吸氧,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口鼻咽不适发生率、吸氧装置噪声。结果: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口鼻咽不适发生率、吸氧装置噪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陈兴连谢春雷李春霞
- 关键词:细菌培养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