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雅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糖尿病患者D-2聚体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临床意义
- 1997年
- 老年糖尿病患者D-2聚体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临床意义三明市第一医院陈兴雅沈庆乐周建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糖尿病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呈高凝状态。本文旨在探讨D-2聚体和血小板功能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一、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按WHO诊断标准收集...
- 陈兴雅沈庆乐周建耀
- 关键词:糖尿病D-2聚体血小板聚集老年人
- 国产白介素-2并COHP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97年
- 陈兴雅郭良耀赵小亭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恶性淋巴瘤COHP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陈兴雅沈庆乐张存琪
- 老年2型糖尿病APOE基因多态与血浆连结蛋白和蛋白C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 APOE基因多态与血浆连结蛋白 C(PC)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PCR- RFCP)技术与应用 EL ISA法测定 PC、 Fn35例老年糖尿病 2型患者。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 5 0例。结果 糖尿病组以 3/ 4型基因为主 ,健康对照组以 3/ 3型基因分布频率最高。 DM2型、 DM2型并心脑血管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18、 0 .0 3、 0 .79;0 .0 6、 0 .0 6 ,0 .88。糖尿病组基因分布 E3/ 4 >E2 / 3>E3/ 3。PC、Fn与 ε4 呈正相关。结论 APOE4 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糖尿病的重要遗传标志。在糖尿病发生。
- 沈庆乐陈兴雅李培英林闽溪林美明吴青平庄梁
- 关键词:APOE基因基因频率等位基因蛋白C
- 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素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选择素 P、 L、 E和血清胰岛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测定 30例患者 ,男 2 5例 ,女 5例。结果 2型糖尿病组 ,2型 DM+心血管疾病组 ,SP分别为 113.6± 12 .5 ng/ml、 170 .5± 16 .6 ng/m l、2 5 1.9± 11.3ng/ml;SL为 6 41.9± 2 0 .8ng/ml、 92 0± 17.5 ng/ml、10 2 9± 16 .4ng/ml;SE为 41.5± 5 .7ng/m l、 6 8.6± 4.8ng/m l、 70 .6 4± 6 .5 ng/ml。结论 选择素 P、 L、 E和胰岛素抵抗与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 张存琪沈庆乐李培英林闽溪林美明陈兴雅
- 关键词:选择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 目的: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其中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微血管病变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具有促进炎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作用。本文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血...
- 沈庆乐张存琪陈兴雅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微血管病变
- 文献传递
- 高血压患者中D—Ⅱ聚体的临床意义
- 199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D-Ⅱ聚体(DD)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高血压病Ⅱ-Ⅲ期159例患者的DD。结果高血压病Ⅱ期不同性别中DD含量比较及高血压Ⅱ期与正常对照组DD含量比较均无差异(P>0.05)。急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后与正常对照组DD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脑梗塞组与陈旧性脑梗塞DD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脑出血、陈旧性脑出血与正常对照组DD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急性脑出血与陈旧性脑出血DD含量比较无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塞与正常对照组DD含量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测定高血压患者DD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对判断疗效,预后的估计有一定意义。
- 李培英陈兴雅
- 关键词:高血压
- 5种药物治疗胆绞痛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 1997年
- 陈兴雅许鲁宁
- 关键词:胆绞痛药物疗法阿托品维生素K3消炎痛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 目的: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其中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微血管病变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具有促进炎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作用。本文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血...
- 陈兴雅沈庆乐张存琪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微血管病变
- 文献传递
- 60例SLE患者抗SM及抗rRNP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抗 SM 抗体及抗 rRNP 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 SLE 患者及164例非 SLE 患者用免疫印迹(IB)法检测抗 SM 抗体及抗 rRNP 抗体的结果,并对比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对 SLE 的诊断特异性抗 SM 抗体98.8%,抗 rRNP 抗体99.4%,敏感性抗SM 抗体41.7%,抗 rRNP 抗体26.7%;56.7%(34/60)患者至少出现一种抗体,其中7例同时出现两种抗体。抗 SM 阳性组关节及血液系统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检测抗 SM 及抗 rRNP 抗体对 SLE 有良好的诊断价值;采用 IB 法可同时测定这两种抗体,进一步提高敏感性。
- 徐朝焰陈兴雅张盛洪
- 关键词: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