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媛媛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力学
  • 3篇相互作用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发射
  • 2篇热稳定
  • 2篇种蛋
  • 2篇可视化
  • 2篇光谱
  • 2篇光谱仪
  • 2篇光纤光谱
  • 2篇光纤光谱仪
  • 2篇分析仪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2篇白质
  • 2篇DNA结合
  • 2篇传感
  • 2篇SSDNA
  • 1篇单链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陈媛媛
  • 9篇毕利军
  • 3篇李永进
  • 3篇张先恩
  • 3篇杨真威
  • 2篇欧先金
  • 2篇文祯中
  • 2篇李雪梅
  • 2篇乔惠丽
  • 2篇阚云超
  • 1篇张泓泰
  • 1篇李炜
  • 1篇林世强
  • 1篇江涛
  • 1篇周亚凤
  • 1篇桂文君
  • 1篇钟天映
  • 1篇张吉斌
  • 1篇马涛
  • 1篇侯剑

传媒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SB蛋白与ssDN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可视化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大肠杆菌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SSB)与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其在DNA复制、重组和修复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得到了在有、无镁离子的情况下,SSB与ssDNA两者的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分别为9.67×10-7M和4.79×10-7M,阐明了镁离子对于两者作用形式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分别观察SSB蛋白、ssDNA和SSB-ssDNA复合物的成像,为下一步研究SSB在DNA代谢中作用模式的单分子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乔惠丽陈媛媛文祯中毕利军阚云超
关键词:单链DNA相互作用动力学可视化
与结核分枝杆菌β clamp有高亲和力的多肽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DNA聚合酶持续合成因子βclamp有高亲和力的多肽结构。它由一段α螺旋结构和保守的LF氨基酸组成,α螺...
江涛毕利军张先恩桂文君林世强陈媛媛
文献传递
融合标签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23
2006年
融合标签最初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纯化重组蛋白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融合标签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本文综述了融合标签技术的发展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应用,包括重组蛋白质的纯化;目的蛋白质的检测、定向固定;体内生物事件的可视化;提高重组蛋白质的产量;增强重组蛋白质的可溶性及稳定性。
李永进陈媛媛毕利军
关键词:融合标签重组蛋白质可视化可溶性
链霉亲和素包被芯片表面的配基的可逆固定
针对于BIAcore生物传感器中链霉亲和素包被的芯片表面(SA-芯片),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配基固定模式。传统的用于SA-芯片的配基是利用了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之间的特异的相互作用,由于两者之间非常强的作用力,使得SA-芯...
张先恩李永进毕利军周亚凤张吉斌陈媛媛李炜张治平
文献传递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新型生物传感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生物分子的活性功能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体现的,了解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及揭示生命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新型生物传感技术——BIAcore(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是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理想工具。它可以实时跟踪检测生物分子间结合、解离的整个过程,已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信号转导、新药开发、遗传学分析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并且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媛媛李永进毕利军
关键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信号转导新药开发
耻垢分枝杆菌宿主整合因子(IHF)对DNA拓扑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是结核病的病原菌,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对于分枝杆菌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新的药物及治疗手段的研发.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是分枝杆菌属中的一种非致病菌,与结核分枝杆菌亲缘关系较近,是实验室常用的研究分枝杆菌的模式菌种.分枝杆菌主要编码三种染色质蛋白,类组蛋白HU、Lsr2和宿主整合因子IHF.为研究IHF在染色体包装中的作用,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了耻垢分枝杆菌IHF蛋白(MsIHF),并对其影响DNA拓扑结构的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体外研究的结果表明,MsIHF以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对负超螺旋DNA具有一定的结合偏好性,同时,该蛋白可以有效地固定DNA负超螺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sIHF可以调控拓扑异构酶的活性.MsIHF的结合明显地抑制拓扑异构酶Ⅰ的松弛活性,而与此相反,该蛋白可以轻微地促进旋转酶引入DNA负超螺旋的能力.以上结果提示,MsIHF可能通过调控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影响染色体DNA的结构,进而调控其包装.
陈媛媛张先恩张先恩
关键词:分枝杆菌DNA结合蛋白DNA拓扑异构酶
基于垂直流向纸基微流控芯片检测人尿液中IgG蛋白被引量:1
2023年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成分来诊断某些疾病。尿液中IgG蛋白的含量可以用来判断肾功能受损伤程度。本研究采用垂直流向的纸基微流控芯片,利用双抗夹心免疫反应显色,手机拍摄图像处理的方法对人尿液中IgG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G抗体浓度为500μg/mL,金标抗体浓度为100μg/mL的条件下图像信号在IgG浓度为0.2–3.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33。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检测装置,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非特异性。
李欣茹王欣怡魏紫玉张芃汇徐婧雯许浪郑非凡杨真威陈媛媛邱宪波张璐璐
关键词:垂直流人尿液图片处理
重组E.coli解旋酶Ⅱ(UvrD)的DNA结合及解螺旋功能分析
2007年
E.coli解旋酶Ⅱ(UvrD)是一种在甲基定向错配修复(methyl-directed mismatchrepair,MMR)和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repair,NER)中起重要作用的3′→5′解旋酶.本研究对大肠杆菌的UvrD进行了重组表达和纯化,并检测其ATP酶比活性(87U/mg).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方法实时检测了UvrD与同源双链DNA分子(homoduplex DNA)和异源双链DNA分子(heteroduplex DNA)结合的动态过程以及镁离子对此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UvrD与DNA的平衡解离常数在10-7mol/L水平.DNA分子中错配碱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结合,而镁离子不是两者结合的必要因素.本研究还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方法在单分子水平上观察到UvrD将双链DNA解链形成单链DNA的中间体.此研究得到的UvrD与DNA结合的动力学信息数据以及解螺旋中间体的单分子可视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UvrD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泓泰陈媛媛侯剑马涛毕利军
关键词:错配修复动力学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解读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引量:26
2009年
三位美国科学家(Elizabeth H.Blackburn,Carol W.Greider和Jack W.Szostak)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对染色体有保护作用,而端粒酶能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得以稳定.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的寿命以及很多疾病发生直接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实现合理控制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成为可能,这将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三个重要领域的难题,有望研究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钟天映陈媛媛毕利军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衰老癌症
一种蛋白质热稳定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白质热稳定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仓、旋转电机、控制系统和光学检测系统;样品仓为封闭隔热式腔体,样品仓内设置有可旋转样品盘,可旋转样品盘顶部周向间隔设置若干用于放置蛋白质样品的样品容器,旋转电机输出...
杨真威欧先金李雪梅陈媛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