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浦 作品数:16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 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浆置换联合常规疗法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被引量:3 2003年 叶宝国 许向农 郑凤苹 林聪猛 刘文平 陈宏浦关键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浆置换法 抢救 并发症 LY294002对Jeko-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人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yclin D1、Bcl-2、procaspase-3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p-P70S6K的变化。结果表明,LY294002能抑制Jeko-1细胞的增殖。Jeko-1细胞经LY294002 0、5、10和20μmol/L作用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3.25±1.27)%、(11.34±2.35)%、(22.81±2.74)%和(43.6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凋亡相关蛋白Cyclin D1、Bcl-2、procaspase-3表达下降,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p-P70S6K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LY294002可明显抑制Jeko-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Akt、p-mTOR、p-P70S6K磷酸化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陈宏浦 黄轶群 马旭东关键词:LY29400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套细胞淋巴瘤 细胞凋亡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几种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叶宝国 游慧萍 陈宏浦 游旭闽 郑瑞玑 林聪猛关键词:危重病 抢救 血浆置换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150例风湿病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其中RA患者110例,非RA患者4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计算抗CCP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2类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A患者和非RA患者抗CCP抗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78/110)和7.5%(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矿=33.41,P〈0.01)。类风湿因子对RA的敏感度为83.6%(92/110),特异度为65.0%(26/40)。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度为70.9%(78/110),特异度为92.5%(37/40)。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7,P〉0.01),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4 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很高的特异度,对R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陈宏浦 游旭闽 叶宝国 张佳林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6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个关节,好发于女性,常以小关节起病,关节病变多呈对称性、侵袭性和致残性[1],发病率和病死率高。RA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吸烟、寒冷刺激、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滑膜炎是RA的基本病理改变,炎症反复持续发作,导致关节骨质破坏、功能障碍,甚至残疾。 蔡晓菡 杨舒萍 陈宏浦 吕国荣关键词:滑膜炎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表达变化对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4例RA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其中94例RA患者按RA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分为低值、中值、高值3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组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其中CD3+CD4+T淋巴细胞在DAS28低值组为(41.03±9.53)%,DAS28中值组为(42.16±7.08)%,DAS28高值组为(43.72±9.63)%;CD3+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其中CD3+CD8+T淋巴细胞在DAS28低值组为(21.33±6.67)%,DAS28中值组为(21.39±7.36)%,DAS28高值组为(21.28±6.60)%。结论CD4+/CD8+比值与RA患者疾病进程相关,表明CD4+/CD8+失衡在RA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梅序桥 吴阿阳 郑燕苹 陈宏浦 郑源海 杨惠聪 张佳林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流式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 被引量:1 200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特别是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易患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感染为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SLE的严重并发症,易与狼疮性脑病相混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近年来诊治5例SLE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现报告如下. 陈宏浦 马旭东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并发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救治急性溶血性贫血危象产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4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指导急性溶血性贫血产妇输血的救治治疗。在体外将患者血浆中所有抗体全部致敏供者红细胞并加入补体,经6.5 h 38℃孵育,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不溶血的供血者的血液可以安全输注给受者。结果表明:患急性溶血病产妇配血困难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方法筛查到相容供者,给予安全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6个单位,无不良反应,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质、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等指标迅速改善,临床输血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常规交叉配血无法准确判断配血结果是否相容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能筛查到凝集-不溶血红细胞,输血效果好,血红蛋白提升快,无不良反应。 原敏 唐聪海 甘玮玮 吴阿阳 杨惠聪 张添新 黄燕雪 邱陆阵 陈宏浦 林凤丽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先后合并淋巴瘤的8例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淋巴瘤病理分型、治疗及预后方面入手,探讨疾病相关性。结果:8例中,淋巴瘤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以B细胞淋巴瘤居多(5/8),淋巴结受累6例,结外受累2例。SLE合并ML患者多有发热、盗汗、消瘦等淋巴瘤B组症状(7/8),SLEDAI积分均为中度及以上(≥10分),实验室结果发现8例均有血浆β_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升高、补体低下。6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淋巴瘤缓解同时SLE活动度下降。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瘤患病率较高,当SLE患者疾病控制不良(SLEDAI为中度及以上),伴有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结肿大、LDH及β_2-MG升高时,应注意排除合并淋巴瘤可能。B细胞异常可为两者的共同发病基础,利妥昔单抗通过B细胞清除,在SLE合并ML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 赵婷 黄轶群 陈宏浦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溶血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AIHA)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例明确诊为AIH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生肿瘤的时间、治疗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AIHA并发恶性肿瘤中,血液系统3例,淋巴系统8例,消化系统4例,肺癌2例,鼻咽癌1例,宫颈癌1例。4例AIHA发生于恶性肿瘤之前,2例同时发生,13例后续发生。结论AIHA大部分于肿瘤后续发生,及时有效治疗对AIHA疗效好。 游旭闽 陈宏浦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