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妊娠
  • 5篇妊娠期
  • 3篇蛋白
  • 3篇血压
  • 3篇妊娠期高血压
  • 3篇妊娠期高血压...
  • 3篇子痫
  • 3篇子痫前期
  • 3篇疾病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疾病
  • 2篇阳性
  • 2篇孕妇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胎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足月
  • 2篇并发
  • 1篇蛋白酪氨酸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2篇陈宏霞
  • 7篇曹伍兰
  • 4篇汪丽兰
  • 3篇胡晓婷
  • 2篇周小玲
  • 1篇苏园园
  • 1篇黄燕华
  • 1篇曹丽
  • 1篇季明芳
  • 1篇张婷婷
  • 1篇相媛媛
  • 1篇王晓梅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对HELLP综合征临床过程的分析,探讨其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近6年来14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为1.1%,围产儿死亡率为14.3%,无孕产妇死亡。完全性HELLP综合征10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4例,发生产后出血6例,胎盘早剥2例,急性肾衰1例,急性左心衰1例,双下肢蜂窝质炎1例。结论重视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及对高危人群管理,早期识别HELLP综合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儿发病率、改善母婴预后。
胡晓婷周小玲陈宏霞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50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105例为A组,血糖控制良好的403例为B组,同时取同期正常孕产妇500例分C组,比较3组母儿结局。结果: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P<0.01;A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窒息、巨大儿、转科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及新生儿都有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管理,以减少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胡晓婷周小玲陈宏霞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
妊娠期葡萄糖筛查异常孕妇的PTP-1B与IR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早期预防和干预GDM,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2011年4~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C组)、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异常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正常的孕妇(B组)及葡萄糖负荷试验正常的孕妇(A组)各30例,分别测定空腹PTP-1B、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HBCI),分析比较各组的差异与关系。结果①C组的HOMA—IR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②C组的PTP-1B值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关性分析:血浆PTP-1B与孕前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47,P=0.001;r=0.263,P=0.012;r=0.287,P=0.006;r=0.318,P=0.002。结论GDM存在更严重的IR,PTP-1B与IR有关,可能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
汪丽兰陈宏霞曹伍兰黄燕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共80例,按入院孕周分为Ⅰ组(28-31+6周)、Ⅱ组(32-33+6周),两大组又分别按照随机数表单盲分为Ⅰ组A(联合治疗组即研究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Ⅰ组B(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19例。Ⅱ组又分Ⅱ组A(联合治疗组即研究组)20例,Ⅱ组B(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19例,观察四组血压、凝血功能、孕妇并发症、期待治疗时间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四组患者纳入研究时,Ⅰ组A与Ⅰ组B,Ⅱ组A与Ⅱ组B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经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组即研究组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显著降低(P〈0.05);四组孕妇孕周均有显著延长[(32.4±3.3)、(31.3±1.7)、(33.6±0.9)、(33.5±1.2)周],Ⅰ组A孕周延长明显长于Ⅰ组B(P〈0.05);四组宫内死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A新生儿窒息率较Ⅰ组B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助于提高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提高母儿安全性。
汪丽兰陈宏霞曹伍兰
关键词:早发型子痫前期低分子肝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相关蛋白A与胎盘病理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胎盘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对妊娠12~16周产科门诊建册并规律产检的正常单胎孕妇2025例进行研究,首次就诊时抽取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的PAPP—A,并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发展及分娩情况。对于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晚发型子痫前期者产时收集其胎盘组织,用HE染色后观察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生情况及绒毛间质纤维化和绒毛血管病变情况。并随机抽取正常孕妇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比。结果纳入研究的孕妇2025例,剔除不符合要求病例后,共1862例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8例,需34周前终止妊娠的早发型子痫前期34例,34周后终止妊娠的晚发型子痫前期53例,正常孕妇1687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外周血PAPP—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PAP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病理改变率与对照组比较,总病理改变率3组与对照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发生病理变化类型不同。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发生了明显病理改变,孕12—16周时PAPP—A的减低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其胎盘病理变化相关,在旱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中具有一定价值。
陈宏霞曹伍兰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病理妊娠相关蛋白子痫前期
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小剂量催产素计划分娩的病例229例的临床资料,孕周40+6~41+6周,取同期相匹配的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自然临产229例为对照组,观察其分娩结果.结果 计划分娩组人工破膜(P=0.021)、继发性宫缩乏力(P=0.006)、需无痛分娩(P=0.001)的病例显著高于自然临产组,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也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P=0.000 01),计划分娩前Bishop评分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计划分娩疗效的因素,评分低者其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高(P=0.000 1).结论 小剂量催产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超期妊娠的计划分娩方法,它不影响产程进展,不增加产妇软产道裂伤风险及新生儿窒息风险.但有较高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可能.
曹伍兰陈宏霞
关键词:延期妊娠计划分娩催产素
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为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妊娠引产探讨更适宜的方法。方法:将140例具备引产指征的宫颈不成熟(宫颈Bishop评分﹤6分)足月妊娠孕妇随机分组,其中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组(Ⅰ组)50例,缩宫素组(Ⅱ组)40例,欣普贝生组(Ⅲ组)50例,比较三组孕产妇的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促宫颈成熟至临产时间、促宫颈成熟至分娩时间、总产程、计划分娩成功率及母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Ⅰ组促宫颈成熟有效50例(100%),Ⅱ组有效21例(52.5%),Ⅲ组有效47例(94.0%),Ⅰ组、Ⅲ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Ⅲ组促宫颈成熟至临产时间,促宫颈成熟至分娩时间均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Ⅲ组总产程比Ⅱ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阴道分娩率相近,Ⅱ组阴道分娩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与Ⅰ组、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发生宫缩过强过频最高,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宫缩过强、胎儿窘迫或羊水粪染、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发生率最低;新生儿窒息仅Ⅲ组发生1例。结论: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欣普贝生均有明显的促宫颈成熟作用,在应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基础上,联合催产素引产,用于宫颈不成熟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方法。
汪丽兰相媛媛陈宏霞王晓梅
关键词: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COOK引产
拉米夫定孕晚期阻断HBsAg阳性孕妇垂直传播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拉米夫定阻断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4.2软件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鉴定研究异质性,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结果: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分娩前至少连续3个月)应用拉米夫定每天100mg口服,胎儿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OR=0.28,95%CI=0.16-0.50,P<0.0001),随访至免疫接种后(出生后6-12月)婴儿乙肝感染率<空白对照组(OR=0.2695%CI=0.15-0.48,P<0.00001),随访至免疫接种后(出生后6~12月)婴儿HBsAb阳性率>空白对照组(OR=3.10,95%CI=1.34-7.16,P=0.008),孕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用药前(lgHBV DNA WMD=2.8495%CI=2.11-3.57,P<0.00001),而对照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载量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lgHBV DNA WMD=0.01,95%CI=-0.40-0.42,P=0.95),拉米夫定组胎儿宫内感染率与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OR=0.97,95%CI=0.39-2.38,P=0.95)。结论: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拉米夫定可降低孕妇乙肝病毒载量,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和婴儿乙肝感染率,提高婴儿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
曹伍兰陈宏霞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宫内感染孕妇META分析
未足月胎盘早剥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盘早剥的发生原因及诊断,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62例未足月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未足月胎盘早剥有明确诱因的43例(69.4%),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高龄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自发早产、频密宫缩;B超检出率51.9%;轻型胎盘早剥33例,重型胎盘早剥29例,轻型未足月胎盘早剥患者较重型患者阴道分娩率高,重型未足月胎盘早剥患者发生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宫内死胎等明显较轻型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近年收治的未足月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高龄;临床表现易与先兆早产、胎儿窘迫等混淆;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是有效治疗胎盘早剥及其并发症的关键,但应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及治疗方法。
汪丽兰陈宏霞
关键词:胎盘早剥高危因素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前后凝血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前后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复发性流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就诊的抗心磷脂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23例及健康孕前检查妇女23例做为对照组。分别在患者计划妊娠时月经干净后3d、首次早早孕试验阳性当天及此后2周采血测定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前与对照组比较vWF和TF升高(P<0.01);早早孕时与对照组和孕前比较vWF、TF、FPA及D-二聚均升高(P<0.01);早孕时与对照组和孕前比较vWF、TF、FPA及D-二聚体均升高(P<0.01),APTT降低(P<0.01)。结论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孕前即存在病理性高凝状态,妊娠后这种高凝状态进行性加重,呈动态变化过程。
曹伍兰陈宏霞
关键词:心磷脂抗体复发性流产妊娠凝血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