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川铁

作品数:10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细胞
  • 2篇单核
  • 2篇亚群
  • 2篇乙型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细胞亚群
  • 2篇纤维化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炎
  • 2篇病毒治疗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机构

  • 8篇南华大学
  • 5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陈川铁
  • 7篇赵美芬
  • 7篇刘京
  • 6篇彭忠田
  • 5篇刘映霞
  • 4篇林益敏
  • 3篇周伯平
  • 3篇袁静
  • 2篇李建明
  • 2篇谭思
  • 2篇欧阳兵
  • 2篇张国良
  • 1篇王培
  • 1篇周泱
  • 1篇李莎茜
  • 1篇陈建波
  • 1篇刘威龙
  • 1篇刘艳
  • 1篇符晖
  • 1篇杨桂林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22在HIV/AIDS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艾滋病是一种临床常见传染病,具有强传染性和高病死率,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免疫。Th22是最近发现的一类独立的CD4+T细胞亚群,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Th22在艾滋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川铁彭忠田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检测外周血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7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门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人员来自体检科门诊志愿者,分为3个组:活动性结核病组(104例)、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组(26例)和健康对照组(33名)。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4d后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各组收集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所有数据均使用GraphPadPrism5.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LISA法检测的诊断价值,得出敏感度、特异度;多组间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Dunnmultiplecomparison检验;蛋白免疫印迹法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LISA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A450nm值(0.593±0.206)高于Mtb潜伏感染组(0.342±0.152)和健康对照组(0.246±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27,P〈0.001)。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区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Mtb潜伏感染者、健康对照者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944,当诊断界限值为0.42时,其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Mtb潜伏感染的敏感度为77.9%(81/104),特异度为80.8%(21/26);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健康人的敏感度为77.9%(81/104),特异度为93.9%(31/33)。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和健康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9.2%(61/77)、100.0%(11/11)、81.8%(72/88)(x2=24.8,P〈0.001)。结论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浆细胞�
赵美芬刘映霞彭忠田陈川铁刘京林益敏陈建波
关键词:结核诊断分枝杆菌结核抗体单核
深圳市重症手足口病临床与实验特征变化趋势及随访1年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2012与2008年深圳市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和实验特征,探讨其变化趋势。方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及2012年共收治77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点分析其中26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2008年64例,2012年196例)。通过RT—PCR检测CoxsackieA16(CoxA16,A16)及Enterovirus71(EV71)病毒核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者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部分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同时比较临床表现、血液生化等变化趋势。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评估再发情况。结果与2008年相比,2012年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下降,〈12月龄儿童分别占2008年和2012年重症的15%和40%。两个年度重症患者均以EV71感染为主;与2008年相比,2012年EV71感染所占比率有下降趋势;重症患者手、足皮疹出疹率下降,而口腔疱疹出疹率明显增高,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重症病例数上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CRP水平均明显增高;但并发脑干脑炎或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例数略有下降。随访1年结果显示,无论EV71或CoxA16型手足口病临床治愈后均可多次再发,轻症再发率高于重症。结论深圳市手足口病从2008年暴发至2012年,发病呈上升趋势,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临床表现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重视。
刘映霞林益敏袁静李建明张国良陈川铁刘京赵美芬周伯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属
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手足口病人群IL-22/IL-22R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Th22细胞相关性细胞因子IL-22/IL-22R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手足口病易感性及其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9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手足口病住院患者296例为病例组,其中轻症手足口病患者178例,重症患者118例,对照组为同期在该医院健康体检儿童155例。应用飞行时间质谱(timeoffightmassspectrum,TOF—MS)生物芯片技术,检测IL-22/IL-22RAl基因共4个SNP位点基因型(rs2227473、rs2227483、rs3795299、rs34379702),对SNP进行Hardy.Weiberg平衡检测,并计算各SNP位点在不同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筛选与手足口病易感性、预后相关的SNP位点。结果纳入研究的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人组人群中IL-22的基因rs2227473位点存在GG、GA和AA基因型,重症手足口病组rs222743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13.14%,31/236)显著高于轻症组(6.18%,2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24,P〈0.001,A=2.296,95%CI=1.294—4.074)。对于EV71相关性手足口病而言,重症组A等位基因频率(19.64%,22/112)显著高于轻症组(7.4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9,P=0.042,A=3.056,95%CI=0.997—9.368)。结论IL-22基因rs2227473位点多态性与手足口病转归密切相关,尤其是EV71相关性手足口病。
林益敏张国良刘映霞袁静刘威龙李建明赵美芬陈川铁刘京周伯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飞行时间质谱
HIV-1感染者及短程ART治疗后Th22、Th17、Th1、Treg细胞及其免疫平衡的变化研究
【目的】 1.了解HIV-1慢性感染者外周血Th22、Th17、Th1、Treg细胞的变化情况及Th22、Th17、Th1与Treg之间平衡状态,初步探讨体内辅助性T细胞功能亚群及其免疫平衡变化与HIV-1慢性感染...
陈川铁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扶正化瘀胶囊对鼠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胶囊对实验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70只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吡喹酮组(C)、INF-γ组(D)、扶正化瘀胶囊低剂量组(E)、中剂量组(F)、高剂量组(G),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只攻击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第6周用吡喹酮驱虫治疗后予扶正化瘀胶囊干预,第14周末观察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III型前胶原、IV型胶原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及虫卵结节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DGF-BB和I、III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扶正化瘀胶囊各剂量组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和数量明显减小;血清HA、LN、PC-III、C-IV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I、III型胶原和PDGF-B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降低肝组织PDGF-BB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王培彭忠田欧阳兵谭思赵美芬刘京陈川铁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20例(A组),恩替卡韦组20例(B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组20例(c组)(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4、12及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sAg和HBeAg血清转换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分别在治疗第4、12、24周时比较三组,A组、B组的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低于c组(分别为:Z=-4.6,P〈0.0001;Z=-2.53,P=0.0114);A组ALT复常率明显低于C组(Z=-2.63,P=0.0086),B组与C组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HBsAg、HBeAg下降幅度大于A组和B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个月疗程中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曾文袁静刘映霞张影李莎茜姚思敏林益敏陈川铁赵美芬刘京刘艳周伯平
关键词: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肝炎
ARFI、Forns指数、FIB-4和APRI无创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及血清学诊断模型(Forns指数、FIB-4、APRI)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评估的价值。方法 111例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结果分组:无明显肝纤维化组(S0、S1)40例,明显肝纤维化组(≥S2)48例、早期肝硬化组(S4)23例。每例患者同期进行ARFI、Forns指数、FIB-4、APRI的评估。比较无创诊断模型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无创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ARFI、Forns指数、FIB-4、APRI 4种无创诊断方法与肝组织活检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别为0.882、0.639、0.589、0.418。明显肝纤维化组(≥S2)及早期肝硬化组,ARFI的诊断价值均优于FIB-4(Z=2.882,P=0.004;Z=3.215,P=0.001)、APRI(Z=4.850,P<0.001;Z=3.198,P=0.001)、Forns指数(Z=2.182,P=0.029;Z=2.798,P=0.005)。结论 ARFI对明显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刘京刘映霞董常峰姚思敏李莎茜袁静陈川铁赵美芬林益敏彭忠田
关键词:无创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
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收集血清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三组(对照组、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细胞Bcl-2 mRNA、Bax mRNA表达。结果 MTT: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细胞活性明显提高;AO染色:对照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脓毒症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辛伐他汀干预组可见少量细胞凋亡;RT-PCR: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Bax mRNA高表达(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高表达(P<0.05),Bax mRNA低表达(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谭思彭忠田符晖欧阳兵刘京赵美芬陈川铁
关键词:辛伐他汀脓毒症内皮细胞凋亡
艾滋病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外周血辅助性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外周血Th22、Th17、Th1和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艾滋病患者ART前及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Th22、Th17、Th1、Treg表达情况.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间比较先行方差齐性检验,再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rank检验.结果 治疗前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h22、Th17和Th1均低于健康对照者,分别为(0.59±0.47)%比(1.65±0.56)% (t=8.544,P<0.01)、(4.46±1.84)%比(6.98±1.86)%(t=5.619,P<0.01)和(16.75±6.72)%比(22.77±6.87)%(t=5.311,P<0.01).治疗3个月后,Th22、Th17分别为(1.60±1.10)%(t=5.268,P<0.01)和(6.33±2.64)%(t=3.663,P<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3、1.143,均P>0.05);而Th1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仍低于健康对照者.治疗前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reg高于健康对照者,为(10.76±3.76)%比(7.01±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P<0.01);治疗2个月时降为(9.22±2.56)%,治疗3个月时降为(8.57±2.36)%,但仍高于健康对照者(t=2.984,P=0.004).治疗前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h22/Treg、Th17/Treg、Th1/Treg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分别为0.05±0.03比0.25±0.10(t=11.69,P<0.01)、0.46±0.27比1.07±0.42(t=7.728,P<0.01)和1.56±0.89比3.37±1.02(t=7.052,P<0.01).治疗3个月时Th22/Treg、Th17/Treg、Th1/Treg的比值分别为0.17±0.10(t=6.852,P<0.01)、0.81±0.46(t=4.253,P<0.01)和2.31±1.27(t=3.030,P<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值与CD4+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312 5,P=0.049 6),与HIV RNA呈显著负相关(r=-0.474 7,P=0.002 0).Th1/Treg比值与CD4+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333 5,P=0.035 5).结论 艾滋病患者Th22、Th17、Th1与Treg免疫与C
陈川铁赵方杨桂林彭忠田周泱王辉刘映霞
关键词:抗反转录病毒治疗T淋巴细胞调节性TH22细胞TH1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