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gr6基因质粒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皮肤创面的修复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6(Lgr6)基因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细胞是否更快更好地修复小鼠皮肤创面。方法体外培养hUC-MSCs,构建pIRES2-EGFP-Lgr6表达载体,将表达Lgr6的质粒转染到hUC-MSCs中,然后种植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烧伤创面(实验组),同时设种植转染空载质粒的hUC-MSCs作对照组。于术后7、14、21 d观察创面愈合率,并做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hUC-MSCs能正确表达Lgr6靶蛋白,术后7、14、21 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实验组新生表皮较厚,细胞层数较多且分层较明显,皮肤附属器增多,总体创面愈合情况均较对照组好;在再生表皮和真皮层中均发现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细胞,且部分细胞表达人源性角蛋白14。结论 Lgr6基因转导入hUC-MSCs可应用于修复小鼠皮肤创面,修复效果较好。
- 石胜军陈广平贾思远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皮肤创面
- 小儿重症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救治
- 2011年
- 小儿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小儿外科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其病程进展迅速、病情险恶,一旦延误诊治,往往造成患儿死亡[1].我院烧伤科自2000年至2009年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 石胜军陶少华贾思远陈广平
-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小儿外科感染性疾病救治重症
- 中度发热烧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细菌感染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调查烧伤中度发热患者感染的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对比感染与非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其在判断中度发热患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常规培养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 76例中度发热患者共分离出60株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61.4%的大肠埃希菌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未感染组血清PCT水平[1.54(1.06,1.86)μg/L]明显低于感染组[7.89(6.37,9.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发热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血清PCT水平有助于判断感染。
- 贾思远陈广平石胜军
- 关键词:细菌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