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业

作品数:41 被引量:11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断层
  • 13篇地震
  • 12篇汶川地震
  • 11篇岩石
  • 9篇孔隙
  • 8篇渗透率
  • 8篇流体
  • 7篇断层带
  • 7篇层带
  • 5篇热压作用
  • 5篇孔隙度
  • 4篇联测
  • 4篇裂带
  • 3篇地壳
  • 3篇地震断层
  • 3篇地震断裂
  • 3篇地震断裂带
  • 3篇断层泥
  • 3篇断层岩
  • 3篇断裂带

机构

  • 40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代尔夫特理工...

作者

  • 41篇陈建业
  • 26篇杨晓松
  • 13篇段庆宝
  • 4篇马胜利
  • 4篇周永胜
  • 4篇何昌荣
  • 4篇党嘉祥
  • 3篇陈进宇
  • 3篇杨彧
  • 3篇闫小兵
  • 3篇韩亮
  • 2篇姚文明
  • 2篇冯庆来
  • 2篇郭彦双
  • 2篇张国苓
  • 2篇齐文博
  • 1篇何宏林
  • 1篇石耀霖
  • 1篇朱宗敏
  • 1篇吴曼

传媒

  • 9篇地震地质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2014年中...
  • 1篇青藏高原资源...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断层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断层同震摩擦滑动性质的约束被引量:1
2016年
地震断层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升温能够指示断层的动态摩擦性质,为我们认识地震的动力学过程及能量分配提供一种途径;断层带摩擦生热的残留标志也能作为识别地震活动的依据。镜质体反射率是煤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广泛使用的地质温度计,在断层岩和断层力学研究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对采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的多种断层岩样品开展了镜质体反射率研究,揭示了断层活动对断层岩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从断层角砾带向断层核部,镜质体反射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指示着地震过程中断层的摩擦生热过程。八角庙露头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明显高于深溪沟露头,可能暗示着2个露头上断层活动性质的差异。研究还表明,对断层剖面的镜质体反射率开展系统性研究有助于识别以往地震的滑动带以及限定滑动带的宽度。对深溪沟露头上断层滑动面样品开展的测试表明,2条宽度约2mm的局部黑色滑动带内存在镜质体反射率的异常高值;数值计算表明汶川地震过程中该露头附近断层滑动面上的宏观摩擦升温可能<162℃,同震阶段的动态摩擦系数较低,这些估计与高速摩擦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姚路马胜利王羽何宏林陈建业杨晓松嶋本利彦
关键词:汶川地震断裂带断层岩镜质体反射率
热-流-固耦合方法模拟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
自2005年'岩石圈与软流层相互作用'作为'国际岩石圈工程'的子课题正式启动以来,与此相关的数值模拟工作引起了地球动力学家的普遍关注。研究显示深部地幔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在岩石圈及地表引起一定的地质响应,同样岩石圈的运动也...
陈建业杨晓松石耀霖
壳内软弱层的特征: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壳内软弱层对于理解中国大陆现今岩石圈结构、板内造山动力学以及强震孕育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壳内软弱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动力学特征进行了高温高压试验、相似材料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如下认识: 对来自青...
陈建业
关键词:高温高压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超低渗岩石渗透率-孔隙度-比储流率联测
<正>多孔介质中流体运移是岩石中物质输运最重要的过程,对环境科学、地震学、能源地质学等都有重要影响。低渗-超低渗岩石的传输性质的测量是渗流力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例如,富含黏土矿物、有机质的岩石以及非常规油气...
陈建业杨晓松
文献传递
基于指数相位相关性目标函数的全波形反演
2024年
全波形反演(FWI)已成为获取浅地表高分辨率S波速度(VS)的有效方法。为了克服FWI在野外应用中的一些挑战,文中引入了一种基于指数相位相关性的目标函数,该函数不依赖于测量和模拟数据的振幅信息。文中采用伴随状态方法高效计算目标函数相对于模型的梯度,并分析了新目标函数的形状。使用受随机噪声污染的模拟数据,证明了该目标函数对随机噪声的鲁棒性。此外,使用在考古遗址上采集的地震数据作为基准数据集,测试了基于指数相位相关性的全波形反演方法在真实野外环境中的性能,同时还添加了随机噪声以进一步评估目标函数对噪声的鲁棒性。文中所得反演结果与该遗址已有的速度结构非常相似,并已通过独立的考古挖掘验证。因此,基于指数相位相关性目标函数的FWI具有在实际野外情况下显著提高浅地表成像准确性的潜力。
刘建欢陈建业赵吉海Deyan Draganov
关键词:目标函数随机噪声
汶川地震基岩同震断层泥结构特征被引量:16
2010年
汶川M_s8.0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主要沿松散沉积层分布,但在北川-映秀地表破裂带中,发现5处同震地表破裂带穿过基岩。通过详细介绍其中的4处基岩同震断层剖面,给出基岩同震断层泥的特点和识别标志。断层剖面位置从北向南:平武平溪、北川擂鼓、安县肖家桥和虹口八角庙。同震断层主要出露在相对较软的基岩中,断层长期活动形成了分带性特征显著的断层变形带,主要包括构造角砾岩、断层角砾、老断层泥和最新断层泥。其中,同震滑动产生的最新断层泥最为松软,厚度最薄,颜色最深,内部几乎不含角砾并与其他部分接触边界清晰平直。基岩同震断层泥的结构特征与断层围岩性质密切相关,当同震断层上下盘围岩由多种岩石组成,而且上下盘围岩强度差别较大时,断层变形带结构相对复杂,发育有厚层断层泥,局部存在多个滑动面;当上下盘围岩岩石组成相对单一时,断层变形带结构相对简单,断层泥厚度较薄。在野外断层变形带结构划分基础上,对部分断层剖面中的同震断层泥和断层岩进行了初步的显微结构分析,给出断层蠕滑和粘滑的显微结构特征,对同震断层泥中的流体活动方式进行了讨论。
韩亮周永胜陈建业马胜利杨晓松何昌荣党嘉祥
关键词:地表破裂带基岩流体活动
华南泥盆纪地层底部碎屑岩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华南泥盆纪地层底部包含一套碎屑岩建造,代表了海西期最早沉积,其岩石组成与沉积特征明显受加里东运动形成的古地理格局制约。笔者选择了华南地区144个剖面,综合统计分析泥盆纪地层底部碎屑岩的沉积时代、下伏地层时代、岩石特征、砾...
田洋陈建业颜佳新
关键词:碎屑岩古地理泥盆系
文献传递
一种三轴补偿压力实验装置、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样品的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三轴补偿压力实验装置、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该三轴补偿压力实验装置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容器外壳、三轴压力总成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外壳在自身轴向两端之间处设有环形凹槽结...
段庆宝陈建业
地震断层带流体作用的岩石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研究综述被引量:8
2015年
断层活动导致断裂带裂隙广泛发育,成为地壳中流体运移与聚集的有利通道和场所.流体在地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流体与地震破裂带内的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其具有与其他完整岩石不同的性质,包括矿物-化学组成、粒度分布及传输性质(渗透率、孔隙度)等.这些特性可以视为流体与地震断层带岩石相互作用的响应.一方面,较高的孔隙流体压力导致断层的有效正应力降低.另一方面,流体会与断层岩发生一系列水-岩反应导致矿物蚀变、分解,生成大量摩擦系数较低的粘土矿物,同时一些不稳定元素可能会随流体发生迁移,导致大量物质流失.在地震周期过程中,伴随着流体运移,断层带的物理性质(渗透性、流体压力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同震快速摩擦生热会导致流体产生热压作用,促进同震滑动.另外,同震破裂导致断层带的渗透性快速上升,较高的流体压力会很快释放.在间震期过程中流体会使破裂趋向于缓慢变形,矿物溶解-沉淀、重结晶及压溶等作用胶结并愈合裂隙,断层强度恢复的同时断层带渗透性逐渐降低,孔隙压力又逐渐积累.研究流体的这些物理化学行为对理解地震成核、同震滑动及震后断层愈合等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有关流体对断层带物理化学性质的改造及流体的动力学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流体在地震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岩石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对地震过程的影响.
段庆宝杨晓松陈建业
关键词:渗透率水-岩反应孔隙流体压力
超低渗透率测量仪的测试标定及初步测量结果被引量:11
2011年
低渗-超低渗透率测量是流体渗流力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断层带流体输运的定量化研究对于了解断层的力学性质和预测地下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新研制的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和工作原理。这套设备使用稳态法和目前逐渐流行的孔隙压力振荡法进行测量,其孔隙流体为蒸馏水和氮气,最高围压可达200MPa,孔隙压上限为40MPa。对该测量系统进行了参数标定,并给出了循环加载条件下典型砂岩的渗透率测量结果。对比了2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比较了2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探讨了孔隙压力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按照加载间隔计算了有效压力系数。结果发现有效压力系数依赖于加载路径。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有数据进行拟合,求出了最优有效压力系数并获得渗透率和有效压力函数关系,为分析围压和孔隙压对渗透率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吴曼杨晓松陈建业
关键词:稳态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