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烽

作品数:2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胆管
  • 7篇手术
  • 5篇细胞
  • 5篇腹腔
  • 5篇肝癌
  • 4篇胆管结石
  • 4篇血氧
  • 4篇血氧饱和度
  • 4篇血氧饱和度监...
  • 4篇氧饱和度
  • 4篇氧饱和度监测
  • 4篇切除
  • 4篇结石
  • 4篇腹腔镜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3篇内胆
  • 3篇腹裂
  • 3篇肝内
  • 3篇肝内胆管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漳州市医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漳州卫生职业...
  • 2篇福建省漳州市...
  • 1篇漳州医学护理...

作者

  • 24篇陈德烽
  • 7篇陈宇峰
  • 6篇韩明瑞
  • 5篇李辉
  • 4篇刘泉源
  • 4篇陈玉喜
  • 4篇许笃行
  • 4篇李建国
  • 3篇林志川
  • 3篇郭钟容
  • 2篇张万广
  • 2篇陈孝平
  • 2篇陈宇峰
  • 1篇沈学艺
  • 1篇陈谭根
  • 1篇杨传永
  • 1篇王少发
  • 1篇何松青

传媒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破裂并胆管损伤20例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破裂并胆管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治疗的20例肝破裂并胆管损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9例行肝毁损切除术,1例行肝脏清创修补术。胆管损伤均同时修复后T管引流。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胆瘘1例;胆道出血1例,是右肝动脉右后支的假性动脉瘤破裂引起,予肝动脉栓塞止血。结论非手术治疗期间高度怀疑肝破裂并胆管损伤时,尽早手术是抢救的最好方法。可行肝脏破裂修补术,或肝脏切除术,同时修复胆管损伤并放置T管,一旦发生胆道出血首先采用肝动脉栓塞止血。
陈德烽陈宇峰韩明瑞郭钟容
关键词:肝破裂胆管损伤
PPARα在PP诱导肝癌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Issemann等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的甾体激素受体,它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s,PP)激活,而被命名为PP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
陈德烽
关键词:PPARΑ肝癌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腹膜缝合法的试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把医学生分成12个小组做实验,观察白兔腹部纵切口的两种腹膜缝合法对腹内压骤增的耐受性,为临床防止小儿切口裂开,并减少肠粘连的机会创造良好条件。方法①白兔纵切口的腹膜间断缝合与腹膜间断U型缝合法比较;②小儿腹部纵切口间断U型缝合法的应用。结果①本组数据表明,白兔的两种腹膜缝合法对腹内压骤增的耐受力用配对t检验进行检验(P<0.01);②45例小儿腹部纵切口腹膜采用间断U型缝合法无一例切口裂开。结果①间断式U型缝合法能提高切口对腹内压增加的耐受性,防止小儿切口裂开,增加壁层腹膜的光洁面,减少肠管与切口粘连的机会;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科学研究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玉喜陈德烽
肝母细胞瘤并十二指肠癌性穿孔一例
2006年
1.病例报告:患孩,男性,7岁。反复右上腹闷痛伴高热10d,伴解黑褐色样便。查体:巩膜无黄染,右季肋区稍膨隆,肝右肋下5cm,剑突下10cm,边缘钝,表面光滑,质中,轻压痛,肝区轻叩痛。血常规WBC:32.4×10^9/L,W-LCC:24.5×10^9/L,HGB:86g/L。HBsAg:阴性。甲胎蛋白:4ng/ml。彩超:于肝右前叶与左内叶探及一囊实性包块,范围10.6cm×10.3cm×7.7cm,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内为强回声中见无回声区,周边探及动脉样血流频谱,脾脏饱满。肝脏CT平扫+增强诊断为右肝巨大肿瘤并出血、感染。手术方法:气管静脉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见:癌肿位于右肝叶,大小15.0cm×10.0cm×10.0cm,包膜不完整,内为脓血性液体约300ml及坏死组织,门脉未触及癌栓,肿瘤与侧腹膜、十二指肠球部及横结肠粘连,其中肿块与十二指肠球部分离后,见十二指肠球部0.8cm×0.8cm穿孔,肝脏无硬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行右半肝切除术+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后诊断:右肝恶性肿瘤并浸润十二指肠球部、横结肠,十二指肠球部癌性穿孔。术后病理示:右肝母细胞瘤,十二指肠肠壁肿瘤浸润坏死可能。术后2周病愈出院。
刘泉源李建国陈德烽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剖腹探查手术恶性肿瘤细胞右半肝切除术术后诊断
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2例)和观察组(20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IL-1β、TNF-α和TBIL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和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
沈学艺陈宇峰陈德烽许笃行李政刘敏超陈锦鸿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即时反应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转染小鼠pSG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SG5mPPARα)质粒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转染pSG5mPPARα质粒及加入PPARα配体(WY14643)后,检测即时反应基因(IEG)如fos癌基因(cfos)、jun癌基因(cjun)和早期生长反应因1(EGR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结果EGR1基因表达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转染pSG5mPPARα质粒及加入PPARα配体WY14643组与未转染加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jun、cfos和CyclinD1基因表达,较未转染加药组明显增强。结论EGR1、cjun、cfos和CyclinD1基因在肿瘤发生前阶段肝脏中的异常表达,对肿瘤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陈德烽张万广陈孝平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小鼠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
血氧饱和度监测下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新生儿腹裂与巨大型脐膨出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应用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新生儿腹裂与巨大型脐膨出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7月在血氧饱和度监测下应用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治疗12例新生儿腹裂和9例巨大型脐膨出。选择7号无菌手套作囊袋加涤纶补片,术后逐步回纳脏器。结果所有病例肠管5~6d可全部还纳,1周后行二期腹壁重建。21例患儿全部顺利分期关闭腹壁缺损。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平均使用(5.6±O.5)d,完全经口进食平均时间(19.6±0.5)d。结论应用无菌手套加涤纶补片分期关闭腹壁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方法。
陈玉喜陈德烽
关键词:腹裂
腹腔镜左肝蒂阻断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4例。开腹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左肝蒂阻断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资料、不同时点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70±54)min比(212±33)min],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少于开腹组[(3.5±0.5)cm比(21.8±1.9)cm、(189±54)ml比(220±64)ml、(3.1±1.1)h比(5.2±1.6)h、(22±7)h比(47±12)h、(11.8±2.2)d比(16.3±3.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7 d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2组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72±8)分比(64±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11.1%(6/54)比33.3%(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左肝蒂阻断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
沈学艺陈宇锋王艺敏刘敏超陈锦鸿陈德烽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开腹手术
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免疫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比较术后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对胃肠道癌患者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 36例胃肠道癌患者分两组 ,每组 18例 ,一组接受腹腔化疗 ,另一组接受静脉化疗 ,检测血清中T细胞亚群和sIL 2R水平。结果 血清CD3、CD4和sIL 2R水平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CD3、CD4、CD8在两治疗组之间相似 (P >0 .1) ,但sIL -2R水平腹腔化疗较静脉化疗低 ( 0 .0 5

陈德烽杨传永
关键词:胃肠道化疗免疫腹腔化疗静脉化疗胃癌
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40例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总结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左半肝切除的体会。方法4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左半肝切除。术中采用不解剖第一肝门的左半肝肝蒂的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先切肝后胆总管切开,同时将肝断面与尾状叶缝合。结果术中平均失血(620.4±127.6)ml,术后3d创面引流量(76.8±14.6)ml/d,术后胆瘘3例,平均住院时间(16.4±3.8)d。术后T管造影结石残留率10%。结论左肝内胆管结石,最好的手术方式是切除左半肝,采用不解剖第一肝门的左半肝血流阻断,先切肝后切开胆总管,同时将肝断面与尾状叶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德烽韩明瑞陈宇峰刘泉源郭钟容
关键词:左肝内胆管结石左半肝切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