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斐

作品数:109 被引量:1,204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经济管理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区域经济
  • 12篇经济增长
  • 10篇城乡
  • 9篇经济发展
  • 8篇GIS
  • 8篇产业转移
  • 8篇城乡收入
  • 7篇农业
  • 7篇两极分化
  • 6篇收入两极分化
  • 6篇农村
  • 6篇区域经济增长
  • 6篇面板数据
  • 5篇生态
  • 5篇企业
  • 5篇城市
  • 4篇中国城
  • 4篇中国区域经济
  • 4篇中国区域经济...
  • 4篇三农

机构

  • 89篇南昌大学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1篇江西师范大学
  • 9篇浙江理工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7篇宜春学院
  • 6篇东华理工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景德镇陶瓷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基础地理...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106篇陈斐
  • 20篇康松
  • 12篇张新芝
  • 7篇程朋根
  • 7篇康涛
  • 7篇孙向伟
  • 6篇王海萍
  • 4篇潘海燕
  • 4篇刘耀彬
  • 4篇肖根如
  • 3篇毛建华
  • 3篇尹继东
  • 3篇兰天
  • 3篇况学文
  • 3篇陈秀山
  • 3篇张清正
  • 2篇俞彤晖
  • 2篇涂淑丽
  • 2篇吴静
  • 2篇杜道生

传媒

  • 6篇南昌大学学报...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华东经济管理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测绘科学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求实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江苏商论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市场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商业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27
2009年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日益提高。以江西省为例,运用有关旅游乘数和旅游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定量、系统地分析了旅游业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研究了旅游业对江西省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陈斐张清正
关键词:旅游乘数旅游经济效应
Pearson-Ⅲ型负偏频率曲线的权函数参数估计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Pearson-Ⅲ型水文频率计算以正偏序列为主,但在处理水库水位、潮位序列时常出现负偏的情况。针对正偏序列的权函数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公式推导将其拓展应用到负偏序列,完善了这一水文参数估计方法体系。统计试验表明相比常规矩法,权函数参数估计方法能显著提高对Cs估计的无偏性,并在有效性方面有所提升。比较权函数框架下的三种参数估计方法,发现二阶权函数矩法(WFM2)整体优于一阶权函数矩法(WFM1),利用权函数矩结合法(WFM3)对Cv(或σ)进行估计的前提是要确保Cs的估计优于Cv,否则其不如WFM1和WFM2的参数估计结果。以某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序列和某水文站年最高水位序列进行了实例验证,拟合优度检验表明WFM2方法的拟合误差小、精度高,是所有比较方法中应用效果最好的方法。
陈斐谢平桑燕芳梁忠民袁苏
关键词:权函数法水文频率分析
民营企业家的六大困惑
2010年
领袖型的强悍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上往往专横独断,偏重于人治;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个人很低调,偏重法制,善于用制度管人。
张新芝陈斐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企业管理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被引量:20
2007年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在继续推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前提下,特别要抓好两大重点:一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二是健全区域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等四大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陈斐陈秀山
关键词:区域功能定位
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被引量:43
2002年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因旧中国经济落后以及我国农业资源缺乏和农民知识贫乏等原因 ,而形成严重的贫困问题。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积极进行反贫困工作 ,并取得巨大成就 ,全国范围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当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贫困 ,并且反贫困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 ,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 ,采用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与扶持贫困人口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增加反贫困资金投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营造发展经济良好环境等措施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康涛陈斐
关键词:农村贫困现象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反贫困工作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响应度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55
2008年
以江西省为例,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了响应度和综合响应度模型,对城市化进程的生态环境响应时序特征和整体响应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现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而江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不仅波动,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2)1978-1990年和1991-2005年两个时段内江西省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和强度,这不仅反映在其响应函数具有不同的方程形式,而且表现在其每个年份的响应度和两个时段内的综合响应度也不相同。综合响应度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化增长阶段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阶段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刘耀彬陈斐周杰文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响应函数响应度
基于系统基模的企业迁移机理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在东退西进的产业转移大潮中,作为产业转移的微观载体,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做出迁移的决策要面临多方面的因素。文章从企业迁移视角出发,采用系统基模方法对企业迁移的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在产业转移中影响企业迁移的各种因素,以及企业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张新芝陈斐
关键词:企业迁移产业转移系统基模
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2024年
以金融资源、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中国省级区域金融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表明:2003-2020年中国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东部各省份的金融服务能力整体上高于中部、西部省份。选定的基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2003-2020年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三大地区子样本情形的分析也表明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其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两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子样本分析表明:相对发达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欠发达地区这种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全国样本情形下的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经济系统遭受外生冲击影响时,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经济增长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则对中国经济波动存在一定的反向抑制效应。进一步讨论表明:在全国样本和两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子样本情形下,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呈现出先波动变化再稳定上升的趋势;相较于增加金融资源而言,提高金融效率或改善金融生态手段在抑制外生冲击、平滑经济波动方面更为有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金融布局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持。
陈斐庞欣茹康松
关键词:金融服务能力经济增长经济波动面板模型
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97
2002年
首先概述了度量空间自相关、空间关联的一些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及识别区域空间关联的标准 ,然后探讨了将空间统计分析嵌入到一个GIS系统中的可行性 ,开发了一个分析空间关联的模块 。
陈斐杜道生
关键词:GIS空间自相关地理信息系统
中部省份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变化分析(2000~2006)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以中部省份为研究区,从市(州)、省两个层面对2000~2006年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市(州)、各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以中部省份综合评价值为参照,结合各市(州)经济增长情况将中部六省88市(州)划分为6种经济类型区,分析各经济类型区占中部省份的GDP比重、人口比重以及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指数的变化,并对中部六省的发展情况作分析比较。研究发现:(1)各市(州)呈现出多数发达市(州)发展较快而落后市(州)发展相对缓慢的特征,市(州)域经济差异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山西省、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相对崛起",江西也显现出"相对崛起"之势,湖北省、湖南省的发展速度则有相对变缓之势,安徽省则与中部各省的差距仍在拉大。
陈斐刘耀彬
关键词:中部省份经济类型区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