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军
- 作品数:27 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地区鸡球虫病情况调查与防治对策被引量:25
- 2002年
- 选择上海地区不同区县、不同经营体制、不同规模和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种鸡场 ,肉鸡场和蛋鸡场的鸡球虫病存在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了 6种球虫 ,其出现率各不相同 ,即变位艾美耳球虫出现率 83%,堆型艾美耳和巨型艾美耳球虫 6 7%、柔嫩艾美耳球虫 5 8%、毒害艾美耳球虫 33%,和缓艾美耳球虫 17%。并介绍了常用抗球虫药 11种及三方面的防治对策。
- 黄兵赵其平陈燕军吴薛忠陈兆国叶明忠史天卫
- 关键词:鸡球虫病
- 肠道出血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肠道出血综合征(HBS)是近年来发现的反刍动物的肠道疾病,其原因不甚明了。而从俄勒冈大学的实验中意外地发现,在HBS患病奶牛和对照奶牛的饲料、胃肠内容物、胃肠壁、淋巴结和血液等病料中都检测到烟曲霉菌和梭菌,怀疑这两种微生物可能是HBS的致病病原。经进一步研究表明,在HBS病牛和对照奶牛中都检测到梭菌毒素基因,而烟曲霉菌只在患病奶牛中检测到,对照牛则呈阴性。由此可见,烟曲霉菌与HBS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烟曲霉菌很可能就是HBS的一个重要的病原学因素。目前,已有一种称为OmniGen-AF的产品可有效预防HBS的发生。
- 吕彩云王权龚鹏飞艾鑫郑姣妹陈燕军胡永浩
- 关键词:烟曲霉菌梭菌
- 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为获得能在体外稳定繁殖的细粒棘球蚴细胞系。方法:用研磨法将绵羊源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处理得分散的生发细胞,将其在含10%—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24孔培养板和包被胶原的24孔细胞培养板上交替培养至14代,随后在常规24孔培养板上连续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繁殖情况;将培养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观察其形成继发性包囊的能力;用ELISA法研究细胞系抗原的免疫学特征。结果:生发层细胞已在体外连续培养75代以上,生长良好;细胞系细胞呈圆形,具有形成合胞体乃至类组织块的趋势,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半个月,在液氮中至少可保存10个月;将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3个月至7个月,解剖未见细粒棘球蚴包囊生长;细胞系抗原可和抗生发层体抗原、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液抗原的小鼠血清及人工感染原头节的阳性小鼠血清起反应。结论: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系已经建立。
- 刘金明顾惠明王爱华陈燕军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细胞培养
- 盐析囊液抗原用于ELISA诊断绵羊包虫病的试验
- 1991年
- 寄生蠕虫的共同抗原多为体抗原,特异抗原多为分泌/排泄抗原。包虫囊液中含较丰富的分泌/排泄产物,是获取包虫特异抗原的主要来源。但是囊液中还含有共同抗原和宿主体液成份,这是造成交叉反应和假阳性反应的因素。用包虫粗囊液作为抗原建立的诊断方法,往往特异性差、灵敏性低、囊液抗原成份不易标准化。本试验将盐析囊液抗原用于ELISA,以验证其在绵羊包虫病诊断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刘卫刘金凤贾万忠张克益田广孚魏润生陈燕军承艺芳顾惠明
- 关键词:绵羊包虫病ELISA
- 鸡新城疫新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
- 陈燕军顾惠明刘金明王权赵本金王爱华潘饶霖郝勤宗裘孝良李敏田兴华侯绍华
- 该研究对新引进的一株NDV天然弱毒B95株(I2)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给出病毒性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及病毒感染力方面的性质。病毒免疫学特性研究结果给出免疫剂用量及免疫力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弱毒苗
- 单克隆抗体介导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细胞毒作用的体外试验被引量:1
- 1993年
- 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试验在体外观察了单克隆抗体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原头节在1C_2、2E_3、3E_8、3F_(10)、3C_2 5株单抗浓缩上清(1:5)及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情况下培养40小时,发育抑制率分别为100%,100%,100%,100%,57%;死亡率分别为100%,100%,100%,96%和14%。这一结果显示我们所获单抗中部分具有较强保护性,为寻求保护性抗原提供了线索,同时表明ADCC是宿主获得性抵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刘金明陈燕军陈德华顾惠明王爱华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细胞毒作用体外试验
- 马杜拉霉素与地克珠利联合用药预防鸡E.tenella球虫笼饲试验被引量:7
- 1999年
- 为了克服药效下降及中毒现象,预防鸡E.tenela,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药物剂量为马杜拉霉素2.5×10-6+地克珠利0.5×10-6结果,联合用药组抗球虫指数(ACI)为194.1,高于单独用药组(马杜拉霉素5×10-6的ACI137.3,地克珠利1×10-6的ACI186.5)。表明联合用药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有效延长药物效用期的方法。
- 赵其平吴薛忠陈兆国黄兵陈燕军史天卫叶明忠
- 关键词: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
- 细胞工程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简介
- 1993年
- 对细胞工程技术在寄生虫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介:(1)应用杂交瘤技术研制抗寄生虫单克隆抗体,以此作为工具,进行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媒介昆虫体内寄生虫抗原检测、保护性因子、抗原定位、虫种和虫株鉴定、抗原纯化及基因工程疫苗靶抗原筛选、流行病学监测等方面的研究;(2)利用寄生虫虫体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表达抗原;(3)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寄生虫细胞系。
- 刘金明陈燕军
- 关键词:细胞工程寄生虫学杂交瘤技术生物工程
- 补体介导的单克隆抗体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杀伤作用的初步体外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补体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有较强杀伤作用,单抗介入后能加强这一作用。由此表明宿主体液因子对原头蚴的免疫机理可能有3,即补体经典途径、补体旁路途径和抗体直接作用。
- 陈燕军刘金明顾惠明王爱华
- 关键词:补体单克隆抗体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杀伤作用免疫机理
- 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单克隆抗体对几种抗原的识别作用观察
- 1993年
- 为了提高家畜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水平和寻找保护性抗原,我们已建立了若干株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本文之目的是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术(Western blot)对上述单抗的抗原识别作用进行观察。
- 陈德华陈燕军顾惠民刘金明
- 关键词:棘球蚴病原头蚴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