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 作品数:32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治疗3-5年失效后改为雷洛昔芬治疗疗效观察
- 陈琳游利
- 移植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然而,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PTDM)却对患者和移植物存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移植物功能下降、患者生存期缩短以及移植物功能丧失。Benhamou和Penfornis报道移植后前2年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在PTDM患者中显著升高。PTDM发病率较高,不同研究报道PTDM发病率从2%~53%不等,多数患者在移植后60d内新发糖尿病u-。
- 陈琳盛正妍王煜非
- 关键词:移植后糖尿病器官移植技术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
- 健康宣教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疗效的影响
- 目的:评价健康宣教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疗效的影响,探索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我科门诊初诊病人的基本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问卷调査。入选病例269例,其中宣教组...
- 潘凌马珏荣盛正妍游利陈瑾瑜陈琳
-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疗效评价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清尿酸水平与骨密度、骨转换标记物及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半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转换指标(Bone turnover marker,B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
- 陈琳游利
-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测定80例T1DM患者(T1DM组)与80位正常对照者(NC组)的VDR-FoKI位点基因型。结果与NC组相比,T1DM组FF基因型频率(48.75%)、F等位基因频率(71.25%)明显增加;GAD_(65)抗体阳性的T1DM组FF基因型频率(56%)、F等位基因频率(75%)也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VDR-FoKI可能是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VDR-FoKI位点基因多态性也可能与GAD_(65)抗体阳性的T1DM相关。
- 盛正妍张薇薇游利陈瑾瑜王煜非王育璠陈琳
-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
- 张薇薇盛正妍游利王煜非陈瑾瑜陈琳
- 关键词:1型糖尿病VDR基因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 文献传递
- 低体重指数伴低握力的老年女性需尽早筛查肌少症被引量:3
- 2017年
- 评估上海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女性的躯体能力,初步探讨不同躯体能力评估工具在老年妇女肌少症筛查中的价值.以106名65岁以上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包括5次坐立试验,串联站立平衡测试,2.44 m行走测试)、计时起走测试(timed get-up-and-go test,TUG)、握力、日常步速等综合躯体能力评估,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计算相对四肢骨骼肌指数(RASM).参照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106名对象中共有13例诊为肌少症,肌少症患病率为12.2%.比较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各指标,肌少症组的体重指数及握力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P=0.026,P=0.004),2组的年龄、SPPB评分、TUG时间、日常步速等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中体重指数(r=0.842,P〈0.01)、5次坐立测试时间(r=0.203,P=0.036)、TUG时间(r=0.258,P=0.008)、握力水平(r=0.217,P=0.025)与RASM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指数及握力水平最终进入肌少症logistic回归方程.低体重、低握力是老年女性肌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低体重伴低握力的老年女性需尽早筛查肌少症.
- 方圆潘凌陈琳陈瑾瑜彭永德谷文莎游利
- MiR-27a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向成脂分化基本要素
- 杨明游利陈琳潘琳彭永德陈瑾瑜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治疗3-5年失效后改为雷洛昔芬治疗疗效观察
- 陈琳游利
- 高胆固醇对成骨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胆固醇对成骨细胞MG63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别加入0、12.5、25.0、50.0μg/mL的胆固醇,培养24、48、72h,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收集细胞裂解液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采用qRT-PCR方法测定MG63细胞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olA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核结合因子α1(Cbfα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培养于含不同浓度胆固醇溶液培养基中的MG63细胞增殖在各时段均被抑制;胆固醇可致成骨细胞ALP、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增加,增加MG63细胞氧化损伤;胆固醇抑制MG63细胞内BALP、Ⅰ型胶原、BMP2和Cbfα1的基因表达。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可能与游离胆固醇抑制成骨细胞增殖有关。
- 潘凌游利陈琳陈瑾瑜彭永德
-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高胆固醇血症骨形态发生蛋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