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丽华

作品数:309 被引量:574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83篇专利
  • 6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2篇理学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电气工程
  • 30篇化学工程
  • 10篇电子电信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7篇气敏
  • 55篇纳米
  • 48篇电池
  • 46篇氧化物
  • 41篇阴极
  • 38篇燃料电池
  • 37篇性能研究
  • 37篇固体氧化物
  • 36篇氧化物燃料电...
  • 36篇固体氧化物燃...
  • 35篇电化学
  • 35篇晶体
  • 34篇晶体结构
  • 31篇阴极材料
  • 29篇气敏性
  • 27篇配位
  • 27篇配位聚合
  • 27篇配位聚合物
  • 26篇水热
  • 24篇光谱

机构

  • 294篇黑龙江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哈尔滨工程大...
  • 9篇福州大学
  • 9篇牡丹江医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 5篇齐齐哈尔大学
  • 4篇哈尔滨理工大...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黑龙江工程学...
  • 2篇黑龙江东方学...
  • 2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吉化...

作者

  • 309篇霍丽华
  • 181篇高山
  • 175篇赵辉
  • 113篇程晓丽
  • 85篇徐英明
  • 73篇赵经贵
  • 55篇张现发
  • 54篇孙丽萍
  • 46篇李强
  • 12篇陈耐生
  • 12篇席时权
  • 11篇谷长生
  • 10篇由丽梅
  • 10篇宋肖肖
  • 8篇王贵领
  • 8篇黄金陵
  • 7篇朱志彪
  • 7篇张密林
  • 7篇王海水
  • 7篇武敏滋

传媒

  • 54篇无机化学学报
  • 35篇黑龙江大学自...
  • 11篇应用化学
  • 10篇光散射学报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Chines...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应用化工
  • 3篇化学传感器
  • 3篇第16届全国...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2003年第...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25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14篇2013
  • 20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24篇2008
  • 18篇2007
  • 21篇2006
  • 24篇2005
  • 16篇2004
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酞菁铜旋涂薄膜的形貌与光谱学性质研究
酞菁类化合物因其含有平面大环共轭结构而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光催化、医学、传感器、光电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金属酞菁是一类p型有机半导体气敏材料,常温下对NO、NH、Cl等有较好的气敏性并具有良好...
李强霍丽华高山赵经贵
文献传递
一维双链4-氧-1(4H)-吡啶氮乙酸桥联铜配位聚合物[Cu(4-OPA)_2]_n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of [Cu(4-OPA)2]n (4-OPA-=4-oxo-1(4H)-pyridineacetate anion)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TG, fluorescence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1, a=0.713 17(14) nm, b=0.739 81(15) nm, c=0.753 02(15) nm, α=91.46(3)°, β=109.14(3)°, γ=111.31(3)°. V=0.344 92(17) nm3, Z=1, R=0.028 6, wR=0.080 3. The Cu atom occupies an inversion site in an octahedral environment, defined by two carbonyl O atoms and four carboxyl O atoms from different 4-OPA- ligands. Adjacent Cu髤 atoms are bridged by the 4-OPA- ligands, forming a one-dimensional double chain structure. The closest Cu...Cu distance is 0.850 6(3) nm. The results of TG and fluorescent analysis show that the title coordination polymer is stable under 262.8 ℃ and has two emission peaks at 422 and 484 nm. CCDC: 287038.
张竹艳高山霍丽华赵辉赵经贵
关键词:铜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能
α-FE<,2>O<,3>基气敏纳米陶瓷粉体的合成及在气敏元件中的应用
陈耐生黄金陵霍丽华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通过半导体气敏材料跟被测气体接触时其电阻发生改变,从而检测被测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传统的气敏元件多采用SnO<,2>和ZnO为基体材料,并需掺入贵金属提高其灵敏度,但寿命短。该研究着重探索α-Fe<,2>...
关键词:
关键词:气敏器件氧化铁陶瓷纳米材料
Ga掺杂La9+x/3(GeO4)6-x(GaO4)xO1.5的合成及导电性能研究
2009年
利用固相法合成系列Ga掺杂缺陷氧锗氧基磷灰石La9+x/3(GeO4)6-x(GaO4)xO1.5(x=0,0.5,1,1.5)。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反应物在1350℃烧结24h即可得到磷灰石结构的纯相产物。700℃时La9.5(GeO4)4.5(GaO4)1.5O1.5的电导率达到3.162×10-3S.cm-1,是同温度La9(GeO4)6O1.5(1.259×10-3S.cm-1)电导率的2.5倍。氧分压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电导率在pO2=1~105Pa保持不变,证明材料在较宽的氧分压范围内为O2-导电。
安永昕王贵领赵辉霍丽华尹鸽平
关键词:固相反应法电化学阻抗谱
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纳米薄膜阴极的方法
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纳米薄膜阴极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纳米薄膜阴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固体氧化物电池粉末阴极材料在700℃以下电催化活性低,极化电阻高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溅射薄...
李强赵辉孙丽萍曾旭霍丽华
文献传递
多级结构钼酸铋的制备及H2S气体敏感性能研究
硫化氢是无色、有剧毒的气体,威胁人身安全,及早发现并实时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浓度是十分重要的1]。目前,对于检测硫化氢气体的典型的气体传感器有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在上述传感器中,化学传感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
崔心蕾徐英明霍丽华程晓丽
关键词:硫化氢气敏性能
类钙钛矿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m_(1.5)Sr_(0.5)Ni_xCo_(1-x)O_4阴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Sm1.5Sr0.5NixCo1-xO4(x=0.0、0.2、0.4、0.6、0.8、1.0),利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200oC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在1100oC烧结4 h后,二者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接触界面.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Sm1.5Sr0.5N i0.6Co1.4O4阴极在空气中700oC条件下测试得到的极化电阻为3.78 ohm.cm-2.电极的短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7200 s测量范围内,阴极电流密度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最后逐渐趋于平稳,降幅约为2.1%.
李强范勇孙丽萍赵辉霍丽华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基于ZIF-67MOF的钴纳米粒子嵌入N掺杂多孔碳高效无酶H2O2传感器
【引言】HO作为生物体内许多高选择性氧化酶催化反应的副产物,其分析检测在食品、临床、工业、药物及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HO常用方法有滴定法、化学发光法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等。由于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
伍周玲孙丽萍霍丽华赵辉
文献传递
Na_(0.33)WO_3溶胶及薄膜的制备与光致变色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图像显示、光记录、信息存储和光转换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引起了材料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氧化钨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目前对氧化钨的研究多以无定型或多晶相为主㈣.但有关粒子更加细小的青铜相溶胶及其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尚未见报道。
徐英明霍丽华程晓丽赵辉高山
关键词:钨青铜水热合成光致变色
石墨诱导单晶WO_3/C纳米棒的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正>氧化钨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表面性能优良,具有光学、敏感、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等优点,在气敏传感器、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而成为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1]。一维材料具有
郭欣徐英明程晓丽霍丽华高山赵辉
关键词:WO3纳米棒石墨复合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