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劲松

作品数:102 被引量:333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0篇心脏
  • 28篇手术
  • 24篇动脉
  • 22篇外科
  • 21篇术后
  • 19篇瓣膜
  • 18篇缺血
  • 16篇心肌
  • 15篇心房
  • 15篇外科手术
  • 14篇房颤
  • 13篇动脉瓣
  • 13篇心房颤动
  • 12篇移植术
  • 12篇缺血预处理
  • 10篇动脉旁路
  • 10篇动脉旁路移植
  • 10篇动脉旁路移植...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机构

  • 93篇沈阳军区总医...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辽宁省科学技...

作者

  • 102篇韩劲松
  • 81篇王辉山
  • 65篇尹宗涛
  • 57篇韩宏光
  • 35篇汪曾炜
  • 23篇李新民
  • 20篇张南滨
  • 18篇刘宇
  • 15篇宋恒昌
  • 13篇阎德民
  • 12篇姜辉
  • 11篇朱洪玉
  • 10篇陈朝辉
  • 9篇祝岩
  • 9篇安君
  • 9篇孟庆涛
  • 8篇方敏华
  • 8篇李晓密
  • 8篇金岩
  • 7篇徐莉莹

传媒

  • 1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1篇中国胸心血管...
  • 8篇临床军医杂志
  • 7篇中华胸心血管...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心肺血管病杂...
  • 5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体外循环...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沈阳部队医药
  • 3篇创伤与急危重...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THE 23...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7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6
  • 5篇200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在体心肌NO—cGM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糖尿病大鼠心肌在缺血预处理(IPC)后环磷酸鸟苷(cGMP)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抑制IPC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糖尿病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30只,各分为3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Sham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持续155min,全程旷置作为基础对照。(2)缺血再灌注组(I/R组):穿线平衡35min后,持续收紧结扎造成缺血30min,放松后再灌注90min。(3)IPC组:穿线平衡35min后,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而后重复I/R组操作。比较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心肌组织cGMP、NO、NOS含量的变化。电镜标本行线粒体Flameng评分。结果非糖尿病IPC组与I/R组比较,心肌酶漏出明显减少,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cGMP、NO、NOS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IPC在糖尿病大鼠未表现出明显心肌保护作用,cGMP、NO、NOS含量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抑制IPC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大鼠心肌NO—cGMP通路表达受抑制有关。
韩宏光韩劲松王辉山张南滨姜辉尹宗涛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糖尿病环磷酸鸟苷一氧化氮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共73例,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栓塞等;血培养及赘生物培养阳性17例(23.3%),以草绿色链球菌居多,病原体菌种呈现多样化趋势。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率83.6%(61例)。病灶分布以主动脉瓣病变(33例),二尖瓣病变(21)例为多。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赘生物,并相应纠治瓣膜病变和心脏畸形。其中择期手术54例(74.0%),急诊手术19例(26.0%)。血培养阳性病例应用大剂量敏感广谱抗生素4~8周。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经手术及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改善,仅1例1年后心内膜炎复发。结论:大剂量敏感广谱抗生素治疗与积极的相应外科治疗相结合的个体化处理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韩宏光王辉山李新民姜辉尹宗涛韩劲松张南滨汪曾炜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Cox迷宫Ⅲ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总结应用Cox迷宫Ⅲ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手术经验和术后近、中期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施行Cox迷宫Ⅲ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8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律及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79例均顺利出院,无再次开胸止血患者。79例均获随访,随访率100%。随访1个月~1.5年。随访期间无死亡。心功能(NYHA)Ⅰ级71例(89.87%),Ⅱ级8例(10.13%)。随访1、3、6个月和1年以上患者分别为79、69、51和25例,窦性心律分别为75(94.94%)、66(95.65%)、48(94.12%)和24例(96.00%)。恢复窦性心律患者均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结论严格系统训练,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应用Cox迷宫Ⅲ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安全可靠,近、中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王辉山汪曾炜尹宗涛韩劲松赵科研金岩刘宇韩宏光
关键词:心房颤动迷宫手术疗效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外科治疗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TOF-PA)外科治疗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58例TOF合并P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6个月~29岁,平均(9.14±5.25)岁。按Castaneda分型,Ⅰ型28例、Ⅱ型11例、Ⅲ型9例及Ⅳ型10例。本组49例采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期矫治手术,Ⅰ型采用跨瓣环的带单瓣的人工血管补片加宽,Ⅱ型采用右心室到肺动脉带瓣管道,Ⅲ型和Ⅳ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单源化和心内修复术。11例在全麻下行主动脉-肺动脉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心律失常9例、早期低氧血症7例、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5例、血红蛋白尿3例、灌注肺3例、气胸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感染1例、肺不张1例及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早期死亡10例,病死率5.8%,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15.5年复查,发绀消失,体质量明显增加。彩超复查未见残余分流,右心室流出道未见梗阻,肺动脉与右心室流出道之间无明显压力阶差。X线检查两肺血均有明显的增加,分布均匀对称。结论:TOF-PA一经诊断应尽快手术,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及时纠正术后低心排,积极防治术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均为提高手术成功率的诸因素。外科手术应早期手术病死率低,中、远期心功能效果良好。
韩宏光王辉山方敏华尹宗涛姜辉韩劲松张南滨汪曾炜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闭锁心脏外科手术病死率
膨体聚四氟乙烯片作单瓣重建右室流出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处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膨体聚四氟乙烯片(Gore-Tex片)作肺动脉单瓣重建右室流出道(RVOT)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11年11月对7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的患者旋行矫治手术,术中采用厚度0.1mm的Gore—Tex片作肺动脉单瓣重建RVOT,其中男42倒,女33例。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狭窄57例,l型肺动脉闭锁10例.肺动脉瓣缺如4例,右心室双出口台并肺动脉狭窄2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1例。结果:术后血氧饱和度为96%~100%。动脉血氧分压82~207mmHg,右室/左室收缩压比值0.22~0.70,右室与左、右肺动脉间的压力阶差小于10mmHg。左室射血分数(LVEF)0.53~O.80,右室射血分数(RVEF)0.52~07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I)0,28~0.62ml/m2。术后早期并发症:心包积液7例,低氧血症(氧合指数〈150)6例。心律失常5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残余室间隔缺损4例。术后随访3~48个月,无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其中62~Gore-Tex片作肺动脉单瓣重建右心室流出道(RVOT)早期瓣膜活动功能正常,13例单瓣固定在开放状态:72倒均无肺动脉单瓣狭窄.3例单瓣轻度狭窄;21倒肺动脉瓣轻度返流.5例中度返流。结论:采用厚度0.Imm的Gote-Tex片作单瓣重建RVOT,可获得满意的lI缶床和血流动力学效果.近期效果良好。膨体聚四氟乙烯片作单瓣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应引起高度熏视,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及时纠正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积极防治术后心律失常等均为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李晓密韩宏光李新民王辉山方敏华尹宗涛韩劲松孟庆涛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膨体聚四氟乙烯手术后并发症
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的近中期疗效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人工腱索移植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50例,随访48例(96%)共3—4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出院时患者心功能均为I级或Ⅱ级。随访1例因术后13个月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死亡。余47例均存活,无再次手术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I级45例,Ⅱ级2例。与术前比较,术后3年超声心动图显示LVEDD、LVESD、LAD均明显减少(均P〈0.01),LVEF明显增加(0.55±0.06比0.67±0.07,P〈0.01),反流束面积/左房面积明显减少(39.5%±9.7%比5.6%±0.1%,P〈0.01)。未发现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结论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近中期疗效良好。
韩劲松王辉山尹宗涛韩宏光
关键词:二尖瓣脱垂二尖瓣闭锁不全人工腱索
牛心包补片修补心脏缺损并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降低肺动脉高压
2014年
背景: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传统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效果确实,但存在不易监测、停药后反跳等现象;传统的心脏涤纶补片较易引起吻合口变形、血栓、栓塞、溶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目的:观察应用戊二醛处理牛心包补片和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采用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补片修补心脏间隔缺损,术后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30 ng/(min·kg),日间12 h按1次/4 h给药,夜间12 h按1次/6 h给药,连续给药2 d。记录每次吸入药物前、吸入后即刻、吸入30 min后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体循环阻力指数与肺循环阻力指数,于随访期观察有无心包材料相关并发症和心功能情况。结果与结论:90例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见活瓣均已关闭,无分流,心脏间隔缺损无回声中断,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未发现与牛心包补片相关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体循环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吸入药物后即刻平均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吸入药物前(P<0.01),吸入30 min后平均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指数亦明显低于吸入药物前(P<0.05)。表明应用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补片和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环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
韩宏光韩劲松王辉山方敏华李波李晓密徐莉莹孟庆涛
关键词:牛心包补片心脏间隔缺损
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修复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被引量:9
2014年
背景:人工腱索移植是二尖瓣成形的难点,瓣环环缩也是二尖瓣成形术式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而目前国内相关此类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期疗效的较大样本报道较少。目的: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间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应用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85例。用Gore-Tex缝线作为人工腱索,马鞍环用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共行人工腱索移植41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21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Sliding技术23例。均行人工瓣环环缩术。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78例,随访率为91.7%(78/85)。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78例中,1例于治疗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76例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59例,Ⅱ级17例。复查心脏彩超示微量及以下反流67例,轻度反流9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直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反流速面积/左房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未出现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SAM征)。并发症情况:治疗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5例。1例治疗前伴快-慢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治疗后1周出现延迟性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无成形环断裂或撕脱、无溶血、左室流出道梗塞、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发生。无再次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结果可见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
韩劲松王辉山尹宗涛韩宏光宋恒昌
关键词:退行性病变二尖瓣成形术人工腱索人工瓣环
低温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血小板ADP抑制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低温对血小板ADP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巴马香猪10只,建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前(T0)、休克后1h(T1)、低温34℃(T2)、低温30℃(T3)时留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ADP抑制率以及计算休克指数。结果休克后ADP受体抑制率明显高于休克前[(91.83±5.63)%vs.(83.69±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克指数与ADP受体抑制率呈正相关(r=0.8343,P<0.001)。当温度降到34℃时,ADP受体抑制率较降温前显著的下降[(84.64±4.14)%vs.(91.83±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继续下降到30℃,ADP受体抑制率仍然继续下降[(84.64±4.14)%vs.(77.6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休克时ADP抑制率明显升高,增加出血风险,但低温使ADP受体抑制率明显下降。
贺元辰厉志韩劲松王辉山
关键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在早期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在早期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和早期缺血预处理的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30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组):全心灌流120min,不做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min后,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min,经2次缺血5min复灌5min后,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PGC-1α的表达,测定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ODA);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心肌线粒体进行Flameng评分。结果IPC组PGC-1α表达(IODA10.94±5.23)明显高于I/R组(IODA3.88±1.72)和CON组(IODA3.39±2.46;P=0.009,0.007)。I/R组线粒体水肿、破裂明显,而CON组、IPC组线粒体损伤较轻。Flameng评分分析显示,IPC组(0.44±0.13)和CON组(0.88±0.22)线粒体评分低于I/R组(1.78±0.14;P=0.003,0.014)。结论IPC能明显减轻线粒体损伤,其机制与PGC-1α激活和高度表达有关,PGC-1α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心肌保护物质。
韩劲松阎德民汪曾炜朱洪玉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线粒体缺血-再灌注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