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春
- 作品数:16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基于脉冲激光离散划痕技术的涂层表面动态应变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脉冲激光离散划痕过程中,激光冲击波动态加载及界面破坏在瞬间完成。其所包含的脱粘、裂纹扩展、翘曲、断裂和剥落往往无法分辨。为了准确判断涂层失效的临界点,提出一种利用应变诊析膜基系统失效临界点的方法。利用双面胶作为粘结剂,2024铝合金为基体,304不锈钢箔为涂层构建膜基系统理论模型,采用PVDF贴片传感器技术研究了脉冲激光作用下不同理论模型涂层表面的动态应变。结果表明:脉冲激光作用下,涂层表面的动态应变不断往复变化,最终趋于平衡,整个过程在微秒量级的时间内完成。同时,涂层表面的动态响应与膜基系统界面结合状况有关,膜基系统结合完好时,涂层表面的动态响应时间长,得到的最终应变量小。膜基系统全完脱粘时,涂层表面的动态响应时间短,最终应变量大,膜基系统刚开始脱粘的试样介于两者之间。
- 施芬薛伟冯爱新李彬杨润卢轶王术新韩振春
- 关键词:PVDF
- 热处理和激光冲击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冲击试验机、X射线应力检测仪、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观察和分析了2Cr13不锈钢在920℃~970℃温度下淬火、700℃回火与激光冲击(LSP)复合处理后的冲击韧性、残余应力、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2Cr13钢的冲击韧性为先增加后减少;尤其是在淬火温度为940℃、回火700℃热处理后,LSP强化得到的冲击韧性最高。在这种条件下,其残余压应力相比其他热处理的残余应力要稍高,冲击断口断裂为准解理与韧窝的混合型断裂。
- 冯爱新周鹏程聂贵锋王俊伟韩振春施芬李彬
-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冲击冲击韧性
- 激光冲击波对5B05铝合金表面应力状态的调整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光斑中心及其边界点冲击前后3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根据主应力及其方向角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各测试点冲击前后的主应力值和主应力方向角,分析了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激光冲击波不仅能调整5B05铝合金表面残余主应力值,还能调整其方向。最大主应力增幅最大点与最小主应力增幅最大点并不在同一点上。5B05铝合金经激光冲击波作用后,表面应力状态得到了改善,应力分布变得分散,应力域变大。
- 冯爱新施芬孙淮阳薛伟聂贵锋李彬韩振春
- 关键词:激光冲击波主应力
- 激光诱导2024铝合金表面动态应变检测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PVDF贴片传感器对脉冲激光作用下2024铝合金表面的动态应变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动态应变曲线的特性。结果表明,PVDF贴片传感器在动态应变测量中动态响应快,灵敏度高,可有效应用于脉冲激光诱导材料表面动态应变的实时测量。脉冲激光作用过程中,2024铝合金冲击光斑周围材料先受挤压,后压应变减小。脉冲激光作用结束后,2024铝合金冲击光斑周围材料表面粒子在卸载稀疏波和表面稀疏波的作用下不断往复运动,冲击光斑周围材料甚至受到了拉应变的作用。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表面粒子的动态响应经反复震荡后逐渐衰弱形成最终的稳定状态。
- 冯爱新施芬韩振春薛伟李彬杨润卢轶
- 关键词:脉冲激光PVDF2024铝合金
- 激光冲击诱导弹簧钢丝残余应力状态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高功率Nd:YAG激光对不同工艺处理的SWOSC-V弹簧钢丝进行单点冲击处理,用X射线应力分析仪测量弹簧内外侧、侧表面的残余应力并计算出残余主应力,建立了激光冲击SWOSC-V弹簧钢丝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弹簧钢丝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弹簧钢丝在经激光冲击处理的表面强化区产生残余压应力,钢丝退火后直接激光冲击处理与经喷丸强化的钢丝激光冲击处理的表面残余应力变化不同,喷丸强化所引起的材料硬化是激光冲击处理弹簧钢丝残余应力变化不同的原因。
- 冯爱新李彬郭儒成薛伟韩振春施芬杨润
- 关键词:激光冲击X射线衍射弹簧钢丝
- 激光微织构硬质合金表面润湿性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了研究硬质合金表面激光微织构对其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利用光纤激光不同功率(3,5,7,9,10W)及不同加工次数(1,2,3,4,5)加工微凹坑,采用VHX1000c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分析微凹坑形貌,利用CAM 200光学接触角仪测量表面微织构(微凹坑直径、深度和织构密度)与润湿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微凹坑深度增加,直径变化不明显;硬质合金表面的亲水性能随着微凹坑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微凹坑直径的增大,亲水性增强;随着微织构密度的增加,亲水性出现极值。
- 冯爱新杨润施芬李彬韩振春谢永庄绪华印成
- 关键词:硬质合金微织构光纤激光润湿性
- 基于喷丸强化的气门弹簧激光冲击强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研究基于机械喷丸(SP)、热定型工艺的激光冲击处理(LSP)对气门弹簧性能影响,利用高功率激光对不同加工工艺制造的气门弹簧内侧进行单点冲击处理,从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等方面分析了激光冲击强化对气门弹簧的影响。结果表明,弹簧的激光冲击强化与喷丸强化相比,效果差距不大。对基于喷丸强化的气门弹簧激光冲击处理的强化效果明显,二次喷丸下的激光冲击处理出现最大残余压应力,达到-541 MPa,经二次喷丸+热定型处理的弹簧表面显微硬度最大,达到668.4 HV。不同制造工艺制造的弹簧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与冲击前基本一致。弹簧经激光冲击强化后晶粒发生细化,晶粒尺寸和强化相是提高硬度的主要原因。
- 李彬冯爱新薛伟曹辉荣聂贵锋施芬韩振春王术新谢永
- 关键词:激光冲击处理气门弹簧残余应力显微硬度
- 激光冲击调整5B05铝合金残余应力状态的模拟仿真被引量:3
- 2013年
- 开展了激光冲击波调整表面残余应力(主应力)状态的模拟仿真与实验研究。以ABAQUS为平台,建立了激光冲击5B05铝合金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激光冲击参数对5B05铝合金激光冲击处理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表层残余压应力逐渐增大,当冲击次数为3次时,增加并不明显,说明表面峰值残余压应力趋于饱和;在冲击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表面残余应力随光斑直径增大而增大,半径增加至一定程度后表面峰值残余压应力增幅会达到最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发现,尽管实验值与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总体趋势一致,说明建立有限元模拟模型结构有效可行。
- 卢轶冯爱新薛伟韩振春孙淮阳施芬李彬陈风国
- 关键词:激光冲击有限元残余应力
- 正交法优化X射线衍射测量铝合金残余应力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提高X射线衍射法测量材料残余应力的精度,减小残余应力误差,采用不同X射线衍射参数对6061-T6铝合金进行残余应力测量,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61-T6铝合金表面质量对残余应力的测量影响较大,误差达到±40~±60 MPa;管电压、管电流是影响残余应力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采用管电压22kV,管电流6mA,计数时间1s,准直管直径2mm,可快速获得更好的效果。
- 李彬施芬韩振春吕豫文
- 关键词:X射线衍射法残余应力正交实验法
- 含Ni涂层激光离散划痕区域残余应力的测试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脉冲激光对含Ni不锈钢防护涂层进行离散划痕,通过X350A残余应力测试仪对激光离散划痕区残余应力进行测试,研究离散划痕后涂层表面残余应力状况,并分析激光冲击应力波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激光加载的中心区域内涂层产生均匀的残余压应力,但该区域的边缘残余压应力急剧减小,甚至出现了残余拉应力;研究还表明,在激光加载区域涂层的残余压应力值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激光功率密度接近阈值时,涂层的残余压应力因脱黏鼓包开始减小,当激光功率密度足够大时,含Ni不锈钢涂层在拉应力作用下于激光加载光斑边缘发生断裂剥离。
- 曹宇鹏薛伟冯爱新韩振春
- 关键词:激光技术残余应力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