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燕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枸杞
  • 4篇土壤
  • 3篇同位素
  • 3篇农药
  • 3篇农药残留
  • 3篇稳定同位素
  • 3篇风险评估
  • 2篇性状
  • 2篇燕麦
  • 2篇营养
  • 2篇油菜
  • 2篇真空干燥
  • 2篇质谱
  • 2篇质谱仪
  • 2篇生理生化
  • 2篇蔬菜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前处理

机构

  • 20篇青海大学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省三角城...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互助县北山林...
  • 1篇青海省草原总...

作者

  • 20篇韩燕
  • 9篇孙小凤
  • 8篇耿贵工
  • 5篇崔明明
  • 2篇张文英
  • 2篇肖明
  • 2篇乔枫
  • 2篇党斌
  • 2篇赵殿智
  • 2篇代辛
  • 1篇李熠
  • 1篇袁玉伟
  • 1篇来有鹏
  • 1篇施建军
  • 1篇张洋
  • 1篇杨希娟
  • 1篇陈兰珍
  • 1篇温小成
  • 1篇丁恺
  • 1篇韩梅

传媒

  • 5篇青海大学学报...
  • 2篇农产品质量与...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饲料研究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青海草业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草业与畜牧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养组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秋果枸杞的鉴别被引量:5
2019年
通过不同产区枸杞多种营养组分含量差异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确立了枸杞产地鉴别的一种新途径。以3个不同产区(新疆、青海、甘肃)的121份宁杞7号秋果枸杞的干果样品为研究对象,对5种营养组分(总糖、枸杞多糖、总黄酮、甜菜碱和β-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典型判别分析(CDA)建立枸杞产地鉴别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5种营养组分的含量在3个产区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甜菜碱与β-胡萝卜素和枸杞多糖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外,其余营养组分彼此间均呈显著性相关(P<0.05);基于此,以枸杞5个营养指标结合CDA建立新疆、青海和甘肃的枸杞产地判别模型,其预测集与交叉验证集的地理识别率分别为86.3%和84.3%。研究表明,营养组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枸杞的产地溯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意义。
郑耀文孙小凤韩燕陈兰珍耿贵工崔明明李熠
关键词:枸杞营养组分
氮、硫及氮硫交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研究氮、硫及氮硫交互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春油菜种植土壤为供试土样,采用二因素、四水平完全随机设计方案,分析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硫量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N3、S5处理,其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以N5S3处理脲酶活性最高;N1,S3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但交互条件下N5S5处理蔗糖酶活性最高;当施氮量为N1,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施硫量为S3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交互作用以N3S3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因此,单因素处理下,当施硫量为13.3-26.6 mg/kg时对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抑制土壤蔗糖酶活性;氮硫交互条件下,高氮(N5)和中硫(S3)交互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严焕焕耿贵工乔枫韩燕孙小凤
关键词:土壤土壤酶活性
青海省枸杞种植土壤重金属富集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分析评价青海省枸杞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潜在环境风险,采集青海省红枸杞无公害种植区的表层土壤,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Cd,Cr,Hg,Pb,As的含量,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土壤质量现状及潜在环境风险。结果表明:5种元素的富集比例大小排序为Cd>Hg>As>Pb>Cr;Cd,Hg,As和Pb元素在样区有一定程度的累积,Hg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Cd、Hg和Pb元素的含量值略高于土壤自然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Cd元素属轻度污染级,As元素属警戒级,其余3种元素的污染指数均属安全级;潜在环境风险指数分析显示,Cd,Hg和Pb元素为主要生态风险因子,该区域综合风险程度为轻微水平。总体看来,样区土壤尚未受到影响。
王奂仑耿贵工韩燕孙小凤崔明明
关键词:枸杞土壤重金属风险分析
不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和施氮量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以"青引1号"燕麦和箭筈豌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和施肥量对燕麦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燕麦在高寒地区的高效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累积贡献率达到89.12%的3个主成分因子;对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分析表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4∶1+120kg·hm^(-2)(N)综合得分最高,较其它处理具有较高的株高(133.03cm)、穗长(18.36cm)、单株茎质量(8.12g)、单株叶质量(1.25g)、叶茎比(0.154)、鲜草产量(30 330kg·hm^(-2))、干草产量(13 267kg·hm^(-2))、鲜干比(2.29)、粗蛋白质含量(14.39%)和较低的灰分含量(2.91%)。说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比例4∶1+120kg·hm^(-2)(N)是当地最适宜的牧草栽培群落结构和施肥方式。
张洋孙小凤张荣韩燕胥婷婷
关键词:混播比例施氮量
异质生境对青藏高原光稃茅香分株、种穗相关表型性状的影响
2024年
表型性状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并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重要属性,研究植物与环境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大武滩不同生境光稃茅香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不同生境条件下光稃茅香冠幅、营养枝长度、穗长、种子质量、种子纵横径等,11个植株表型性状变异特征、相关性及其与土壤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湿生生境下光稃茅香冠幅、生殖枝长、种穗等表型性状显著优于旱生生境,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变异程度均较低,绝大部分变异系数未超过10%;旱生生境下变异系数大于湿生生境,分株相关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大于种穗相关表型性状。光稃茅香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因生境不同存在一定变化,5种生境中有5对表型性状指标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有21对呈显著相关(P<0.05);不同生境光稃茅香的原位土壤生态因子表现异质性特征,光稃茅香表型性状的变异是含水量、pH、有机质质量分数、电导率、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碱解氮质量分数和速效磷等土壤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除土壤电导率与光稃茅香表型性状呈负相关外,其他各土壤因子均与光稃茅香表型性状呈正相关。光稃茅香通过自我调节表型性状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在局域尺度上,不同生境的土壤因子是导致光稃茅香表型性状产生分异的主要因素。
吕亮雨蔡宗程刘青青沈成姬高佩韩燕常诗娅施建军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境土壤生态因子
西北地区四种蜜源蜂蜜的农药残留风险暴露评估被引量:12
2018年
采集近两年西北地区油菜蜜、葵花蜜、洋槐蜜和枸杞蜜样品,对其中的五种农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多菌灵和克螨特)进行残留检测。针对儿童,孕龄女性及老人三类敏感人群,用风险商值进行蜂蜜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五种农药残留的检出率在5.22%~29.57%之间,参照欧盟限定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3.91%的啶虫脒含量超标,吡虫啉超标率为7.83%。不同蜜源蜂蜜的农药残留检出率从25%~100%,枸杞蜜农药检出率最高。对不同蜜源植物蜂蜜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多菌灵,啶虫脒和吡虫啉残留水平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跟蜜粉源植物中农药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三类人群的风险商值均低于1%,说明残留风险较低,可以接受。在不同人群中,10岁以下儿童的膳食暴露风险最高。
谭阳孙小凤韩燕耿贵工崔明明肖明
关键词:蜂蜜蜜源植物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三江源东部不同地区天然牧草品质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旨在评价三江源东部不同地区天然牧草品质。选择三江源东部不同地区青草期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产草量、常规营养成分及模拟瘤胃发酵特性,并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三江源东部不同地区天然牧草鲜草产量基本一致,但果洛州玛沁县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地区(P<0.05)。黄南州泽库县天然牧草总能值、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及粗蛋白含量均最高,其中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在模拟瘤胃体外发酵过程中,黄南州泽库县天然牧草72 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72 h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海南州同德县(P<0.05),而迟滞时间和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地区(P<0.05)。研究表明,综合产量、常规养分及体外发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黄南州泽库县天然牧草综合性能最佳。
张生萍魏民谭阳韩燕张文英拜彬强
关键词:天然牧草营养成分体外发酵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种测定干果枸杞稳定同位素时枸杞前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溯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干果枸杞的稳定同位素测定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若干粒枸杞干果样品平铺于玻璃培养皿中;2):在65℃—75℃、真空度为100KPa条件下真空干燥步骤一所得枸杞干果样品24h‑...
孙小凤 郑耀文韩燕 耿贵工 肖明 崔明明
文献传递
马铃薯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13年
为优化马铃薯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工艺,采用水溶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与单体(g/mL)比例为1∶7,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为0.5∶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60℃,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的0.25 wt%,0.6 wt%,交联时间为1.5 h。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达到786 g/g,吸0.9%NaCl倍率达到76.1 g/g,且吸水速率较快。对人工血、人工尿及一价阳离子溶液有较好的吸收率;热稳定性较好,保水能力强,在室温条件下保水能力在7 d左右;在30、40、50、60℃条件下保水能力均优于科翰98保水剂,但耐酸性较差,在中性偏碱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吸水倍率。
张文英韩燕党斌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高吸水性树脂
乳酸菌和米根霉混合固态发酵对黑青稞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2019年
本研究以黑青稞为原料,探究2株乳酸菌(R1、R5)、1株米根霉单独及混合发酵黑青稞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株菌株单独发酵过程中,R5发酵的黑青稞其pH明显下降,最低达到4.32±0.01,且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株菌,最终达到2.52%±0.12%;而米根霉发酵的黑青稞其还原糖含量及乙醇含量明显高于R1、R5,最高分别达到(6.94±0.22)、(9.19±0.49) mg/g;R1、R5发酵得到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为接近且高于米根霉,最终分别达到(0.10±0.01)、(0.11±0.01) mg/g。混合发酵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能显著提高黑青稞发酵制品的营养品质、改善其风味,其中R5+米根霉混合发酵的黑青稞制品在发酵过程中pH下降较快,且产酸较多,pH由降低5.65±0.08至4.16±0.08,总酸含量由0.48%±0.03%增加至7.16%±0.03%,乙醇含量较低,最终仅为(8.25±0.35) mg/g,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最终达到(0.11±0.01) mg/g,同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发酵组合,48 h评分最高,达到(86±0.89)分,适宜发酵制备低酒精、高营养型黑青稞制品。而R1+米根霉混合发酵的黑青稞制品产酸较少,但其乙醇含量最高,最终达到(9.80±0.60) mg/g,适宜发酵低酸、高酒精黑青稞发酵制品。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混合固态发酵48 h时其黑青稞制品营养品质及感官特性最佳。根据发酵黑青稞产品的品质及风味要求,可选择适宜的混合发酵菌株。该研究可为开发黑青稞产品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张杰张文刚党斌杨希娟韩燕
关键词:乳酸菌米根霉生化成分营养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