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立业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关节
  • 4篇膝关节
  • 4篇关节镜
  • 3篇截骨
  • 3篇老年
  • 3篇关节置换
  • 2篇置换术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截骨治疗
  • 2篇老年人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2篇高龄
  • 1篇短缩
  • 1篇旋转截骨
  • 1篇旋转截骨术
  • 1篇异体

机构

  • 11篇赤峰市医院

作者

  • 11篇韩立业
  • 10篇张爱民
  • 6篇杨朝君
  • 5篇孙智文
  • 4篇郭峰
  • 4篇王帝
  • 3篇吕欣
  • 2篇朴俊杰
  • 1篇李明玉
  • 1篇周国钦
  • 1篇冯勋芝
  • 1篇和玉芹
  • 1篇杨华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2020年
目的探究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对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赤峰市医院82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统计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截骨区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术前、术后3 d、7 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水平,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胫骨近端内侧角、膝关节屈曲度、WOMC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9.52±1.84)d vs(10.85±1.63)d]、截骨区愈合时间[(6.02±0.87)月vs(6.94±1.02)月]较对照组短(P<0.01);术后3 d、7 d,两组血清MMP-1、MMP-3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P<0.01);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胫骨近端内侧角、膝关节屈曲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但两组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Lysholm、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高,WOMAC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清MMPs水平,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郭峰杨朝君张爱民孙智文韩立业李明玉吕欣朴俊杰牛爽
关键词:关节镜满意度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骨水泥型双极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新鲜骨折。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7.5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拍患髋X线片评价关节假体有无松动。结果:平均住院17 d,平均手术时间70 min;平均出血量300 cc。无1例死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5~14 d下床负重行走,平均7 d。Harris评分优10例,良14例,可5例,差1例。总优良率80%。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下沉,断裂的情况。结论:骨水泥型双极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早期下床活动,使患肢尽早恢复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韩立业张爱民杨朝君郭峰
关键词:骨折老年人股骨头置换
自体对侧腓骨小头移植治疗桡骨下端骨缺损被引量:3
2006年
周国钦韩立业冯勋芝杨华
关键词:节段性骨缺损自体骨移植腓骨小头腓骨上段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中,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内蒙古赤峰市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分析对象,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对照组(n=33)及研究组(n=3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对象接受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观察两组对象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对象接受治疗后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Lysholm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在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王帝韩立业张爱民孙智文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关节镜疼痛膝关节功能
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手术入路方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方法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为后外侧入路(PLA),观察组为直接前入路(DAA),各32例,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出血量较少,手术、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较短,绝对复位角误差(ARAE)外旋主动角、相对复位角误差(RRAE)内旋的主动及被动角、RRAE外旋被动角较小,疼痛感较轻,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均P<0.05)。结论相较于PLA而言,DAA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稳定性,加速其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王帝韩立业张爱民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
Salter截骨术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治疗蒙古族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蒙古族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特点,探讨应用Salter截骨术联合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治疗蒙古族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改变髋臼的方向;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矫正异常增大的股骨颈前倾角;降低头臼压力;使股骨头获得各向稳定覆盖良好的中心复位;并能维持复位.对30例42髋进行了联合手术;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4平均34个月.疗效评价按照Mckay标准:优36髋,良5髋,可1髋,差0髋.X线疗效评价按照Severin分级标准:Ⅰ级35髋,Ⅱ级6髋,Ⅲ级1髋.结论 根据蒙古族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特点,应用Salter截骨术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治疗,可以在确保髋关节稳定中心复位的同时,不影响髋臼的生长,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及术后再脱位的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韩立业张爱民杨朝君
关键词:SALTER截骨术旋转截骨术髋关节脱位
不同截骨技术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测量截骨法与间隙平衡法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照组采用测量截骨法,观察组采用间隙平衡法进行治疗。观察指标包括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AKSS)、36项健康简表。术后1年进行患者满意度回访。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SS评分、ROM评分、AKS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间隙平衡法与测量截骨法作为两种不同截骨技术均有各自的优势,但间隙平衡法临床疗效更为突出,其优势在于股骨假体安放更为精确、创伤更小,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王帝韩立业张爱民孙智文
关键词:临床疗效
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评价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于赤峰市医院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术治疗53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8例,女35例,年龄75~93岁,平均年龄为80.2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ⅡB型36例,Ⅲ型17例.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Ⅲ级32例,Ⅱ级2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11d,平均3.8d.全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股骨假体.根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47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5例患者在此期间死于内科系统疾病,实际随访人数42例.随访时间12 ~ 60个月,平均33个月.其中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血管外科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于术后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经抗感染、化痰、机械通气等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大转子向近端移位出现跛行步态;2例患者于术后再次受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给予更换生物型加长柄假体,捆扎带固定后骨折愈合;4例患者小粗隆部骨折不愈合,但并不影响行走功能;其余27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无一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感染及下沉松动迹象.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0.21 ±5.2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6.21 ±6.12)分;其中优14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3.3% (35/42).结论 采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效果令人满意,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杨朝君孙智文张爱民韩立业郭峰吕欣朴俊杰王帝
关键词:髋骨折老年人
膝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总结膝关节功能障碍行关节镜下松解,以及术后康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2月,采用膝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5~56岁。左侧9例,右侧6例。髌骨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3例,化脓性关节炎1例。病程6个月~3年,平均1.5年。膝关节功能障碍程度:伸膝0~10o,屈膝30~60o;膝关节活动范围30~50o。术后行关节腔冲洗,早期CPM机功能锻炼,手法屈膝按摩。结果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获随访1~3年半,平均2年。膝关节活动度:屈110°~伸0°者4例,屈100°~伸0°者7例,屈90°~伸0°者3例,屈70°~伸0°者1例。按KSS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松解,术后关节腔冲洗,为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张爱民和玉芹韩立业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松解
氨甲环酸关节腔注射联合引流管夹闭3h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前瞻性选择100例患有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51),关节置换完成后松止血带前自引流管向关节腔注入氨甲环酸10 m L(含1 000 mg)+0.9%氯化钠10 m L,注入后引流管夹闭3 h;对照组(n=49),同期关节腔注入0.9%氯化钠溶液20 m L,注射后引流管未夹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14 d血红蛋白含量、术后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1 d D-二聚体值、术后7 d下肢静脉血栓(VTE)发生率、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其中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1、7、14 d血红蛋白平均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总失血量分别为(712.6±260.5)m L、(1109.6±350.5)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量分别为(27.0±49.2)m L、(232.0±119.3)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患者分别为5例和21例,输血率分别为9.8%和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5)。两组术后1 d D二聚体含量均升高,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术后皮下瘀斑面积>1%的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 TKA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可显著降低TKA术后失血量、输血率及皮下瘀斑面积>1%发生率,并未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是安全有效的。
杨朝君孙智文张爱民韩立业
关键词:氨甲环酸引流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