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梗死侧皮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梗死侧皮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刺激组、rTMS组,每组24只,各组根据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再分为1、7、14、21 d四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rTMS组于动物清醒后当天即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rTMS治疗(频率为0.5 Hz,场强为1.33 T);假刺激组模拟rTMS固定大鼠头部放置线圈但不给予脉冲磁刺激;模型组不给任何治疗。各组在规定的时间点应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治疗结束前24 h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梗死侧皮质巢蛋白(nestin)及BrdU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 rTMS组脑梗死后7、14、21 d mNSS评分明显低于假刺激组及模型组同时间点大鼠(P<0.05),假刺激组及模型组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mN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脑梗死后1d模型组、假刺激组和rTMS组梗死灶周围皮质均可见nestin及BrdU阳性细胞,7 d达高峰。和假刺激组及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rTMS组7、14、21 d nestin及BrdU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rTMS能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rTMS治疗能促进脑梗死周围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及增殖有关。
- 张小乔李鹂马国平潘庆敏严洁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锥体细胞树突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l区锥体细胞树突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后符合标准的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rTMS组,每组12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rTMS组于制模成功后给予rTMS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于造模后第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3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Golgi—Cox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l区锥体细胞树突的分支、长度及树突棘密度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l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rTMS组在测试的第1、2、3、4天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7.32±15.44)S、(37.20±14.76)s、(25.16±11.55)S和(21.48-I-9.90)S,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明显缩短(P〈0.05),rTMS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次数达(8.25±1.75)次,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rTMS组海马锥体细胞一级树突的分支数、树突总长度及树突棘密度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海马锥体细胞树突的分支数、树突总长度及单位长度树突棘密度分别为(6.9±1.8)个、(935±108)μm和(0.72±0.19)个/μm,和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rTMS组BDNF阳性表达细胞数为(23.17±1.17)个/200倍视野,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机制可能与rTMS治疗能促进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从而改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树突形态有关。
- 张小乔李鹂马国平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功能海马锥体细胞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