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薇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角膜
  • 7篇角膜塑形
  • 7篇角膜塑形镜
  • 5篇接触镜
  • 4篇近视
  • 3篇散光
  • 3篇视觉
  • 3篇视觉质量
  • 3篇配戴
  • 3篇角膜接触镜
  • 2篇硬性透气性
  • 2篇硬性透气性角...
  • 2篇治愈
  • 2篇治愈后
  • 2篇弱视
  • 2篇屈光
  • 2篇屈光性
  • 2篇无晶状体
  • 2篇无晶状体眼
  • 2篇立体视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马薇
  • 12篇刘陇黔
  • 7篇杨必
  • 6篇王雪
  • 2篇廖孟
  • 1篇肖满意
  • 1篇方冰兰
  • 1篇杨晓
  • 1篇颜月
  • 1篇廖咏川
  • 1篇瞿小妹
  • 1篇唐莉
  • 1篇谭琦
  • 1篇沈晔
  • 1篇金宏智
  • 1篇周佳奇
  • 1篇蓝方方
  • 1篇周茂玉
  • 1篇伍叶
  • 1篇王雪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四川省预防医...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屈光性弱视儿童治愈后的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者与正常儿童的对比敏感度、近立体视、远立体视和融合范围的差异,评价弱视儿童治愈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对48例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者,及20例正常儿童,采用VCTS6500测试卡检查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立体视锐度、交叉立体视和非交叉立体视,同视机检查远立体视和融合范围。结果对比敏感度比较: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所有空间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在高频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立体视比较: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的各项视差检出率最低,其次是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儿童;远立体视和融合范围比较: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远立体视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范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对比敏感度、近/远立体视尚未恢复正常,需要进一步治疗。对弱视治愈者进行对比敏感度、立体视的评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马薇廖孟刘陇黔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
透气性硬性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矫正中高度散光视觉质量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中高度散光患者配戴框架眼镜和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的主客观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5月中高度角膜散光20例共40只眼进行角膜地形图、综合验光仪验光等检查后,选择合适试戴片作配适评估并定制RGPCL。要求患者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记录矫正视力、镜片配适、眼部情况,并在第4次复查时进行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查及主观问卷调查。结果 RGPCL矫正视力优于框架眼镜,但两者对比敏感度视力在各空间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主观评分时,远视力两者无明显差别;中距离视力框架眼镜评分(3.825±0.245)分,RGPCL评分(3.525±0.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9,P=0.000);近距离视力框架眼镜评分(3.795±0.233)分,RGPCL评分(3.690±0.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2,P=0.030)。有45%患者选择RGPCL为主要配戴方式;40%患者选择RGP CL和框架眼镜交替使用的方式;10%患者选择仅在有特殊社交需求时使用RGPCL;另5%患者放弃使用RGPCL。结论 RGPCL和框架眼镜矫正中高度角膜散光均能取得较满意效果,在中近距离精细作业时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更为稳定清晰。但由于RGPCL在成像质量和外观上的优势,多数患者仍愿意坚持配戴RGPCL。
王雪马薇杨必刘陇黔
关键词:框架眼镜散光视觉质量
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的视觉质量评估
马薇刘陇黔
外伤或手术所致无晶状体眼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矫正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 探讨用框架眼镜和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分别对无晶状体眼进行矫正后,两者在矫正视力和处方度数有无差异。方法51例(53眼)无晶状体眼分别接受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记录其矫正视力和处方度数,将框架眼镜处方度数使用12mm镜眼距进行换算后,再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RGPCL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无晶状体眼处方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框架眼镜矫正效果可大致预估RGPCL矫正效果,但RGPCL矫正在视力舒适度及双眼视的获得较框架眼镜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并且对由于角膜不规则散光等造成的屈光矫正视力不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无晶状体眼进行光学矫正时,应首选RGPCL。
王雪马薇杨必刘陇黔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隐形眼镜框架眼镜矫正视力
长期配戴球面和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后角膜散光的变化对比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长期配戴球面和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探讨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隐形眼镜门诊验配球面和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长期配戴2种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且停戴镜片1个月后角膜散光变化的差异,并分析角膜散光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56例,其中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组76例(76只眼),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组80例(80只眼)。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近视屈光度、戴镜总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面设计组和环曲面设计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前的基线角膜平K值[42.1(41.3,43.3)vs.43.1(42.0,44.1)D]、基线角膜陡K值[(43.4±1.3)vs.(44.6±1.5)D]、基线角膜散光量[(1.1±0.5)vs.(1.6±0.6)D]、基线全眼散光屈光度[-0.6(-1.2,0.0)vs.-1.4(-1.8,-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值相比,2组停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角膜平K值均变得更平坦[球面设计组:42.09(41.28,43.34)vs.41.73(40.98,43.16)D,环曲面设计组:43.09(41.95,44.10)vs.42.61(41.52,43.56)D;P<0.05],角膜陡K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值均增加[球面设计组:(1.05±0.49)vs.(1.37±0.56)D,环曲面设计组:(1.62±0.57)vs.(1.99±0.63)D;P<0.05]。2组的角膜平K值变化量、角膜陡K值变化量、角膜散光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1)和戴镜总时长(P=0.004)是影响角膜散光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长期配戴球面和环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停戴1个月后,角膜平K值变平,角膜陡K值不变,角膜散光增加,球面和环曲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无差异。角膜散光的变化与患者年龄和戴镜总时长有关,年龄越小,配戴角膜塑形镜总时长越长,停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散光增加越显
杨必彭益鸿何元浩马薇马薇
关键词:球面角膜塑形镜角膜散光
青少年近视患者夜戴角膜塑形镜后的视觉质量评估被引量:29
2012年
背景角膜塑形镜配戴可暂时改变眼的近视度数,但其对配戴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值得关注。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使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视觉质量的改变。方法采用描述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每个受试者纳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2010年1月1日至12月30目的近视患者76例150眼,年龄(14.90-+1.2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SE)为(-2.79+0.82)D。所有患者均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配戴夜用型角膜塑形镜,每日戴镜至少8h,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第1周、第3个月时接受主觉验光、裸眼视力(UCVA)、对比敏感度、角膜地形图、像差检查,并由同一验配医师询问患者配戴前后的视觉质量及相关症状。视觉质量的评价标准参照美国国家眼科研究院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NEI—RQL42),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1周、3个月后sE分别为(-0.33±1.02)D和(-0.26±0.60)D,较配戴前的(-2.79±0.82)D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配戴后1周和3个月问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周和3个月各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低于配戴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周:3cpd时P=0.001,6cpd时P=0.001,12cpd时P〈0.05,18cpd时P〈0.05;3个月:3cpd时P=0.001,6cpd时P=0.001,12cpd时P〈0.05,18cpd时P〈0.05),而配戴后1周和3个月之间患眼对比敏感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1周、3个月后角膜平坦K值、陡峭K值、e值均较配戴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较配戴镜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像差研究显示,�
马薇廖孟金宏智刘陇黔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青少年视觉质量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估
伍叶谭琦杨必马薇王雪刘陇黔
接触镜学实践教学及评价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被引量:2
2019年
目前,学校开展的接触镜学课程所设置的实践课内容与课时不能满足教学和临床要求。实践中通过优化接触镜学实践操作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时数,并多样化实践课模式,如采用PBL、社区实践课、实践强化课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多种评价模式来增加教师对学生真实水平的了解,从而在教学及评价过程中反馈与调整,使学生实践考试成绩较前届有所提高,并且较好地掌握实践技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临床带习教师的反馈评分较前届也有提高。
马薇刘陇黔杨必王雪董光静颜月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育改革
青少年近视眼角膜塑形镜后视觉质量评估
马薇
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性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观察比较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对比观察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性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临床资料,共75例儿童纳入分析。离焦软镜组:日戴周边离焦软性接触镜的近视儿童30例(60眼),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9.9±1.00)岁,等效球镜度数(-2.78±0.70)D。角膜塑形镜组: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45例(90眼),女性30例,男性15例,年龄(9.67±1.11)岁,等效球镜度数(-2.67±0.71)D。两组患儿均已配戴12个月及以上框架眼镜后验配接触镜。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近视儿童眼轴变化情况及角膜结膜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近视儿童戴框架眼镜期间眼轴增加较快,OrthoK组配前的框架期眼轴增量(0.34±0.09)mm,DISC组配前的框架期眼轴增量(0.37±0.07)mm;换为接触镜后戴接触镜12个月后,OrthoK组眼轴增量(0.18±0.04)mm;DISC组眼轴增量(0.19±0.05)mm,两组儿童更换近视防控方案后眼轴增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接触镜的眼轴长度增量接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两种接触镜12个月期间,慢性滤泡性结膜炎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11.20%,离焦软镜组为20.00%,其中离焦软镜组比例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染色1级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66.70%,离焦软镜组为56.70%;角膜染色2级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17.80%,离焦软镜组为16.70%,其中两种程度的角膜染色角膜塑形镜组比例均略高于离焦软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镜乳头性结膜炎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2.20%,离焦软镜组为10.00%,离焦软镜发生率略高于角膜塑形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焦软镜与角膜塑形镜均可有效控制近视儿童眼轴长度的进展,其控制效果均优于框架眼镜,两种接触镜对眼轴控制效果接近。两种接触镜的角结膜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
马薇马薇杨必王雪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