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煜
- 作品数:103 被引量:7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化转型
-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国实现产业政策的低碳化转型,其中包括降低碳排放的狭义转型和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广义转型。其基本思路是,以产业组织政策为核心,以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的发展为重要条件,...
- 高煜
- 文献传递
-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模式选择被引量:53
- 2019年
- 紧抓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契机,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手段,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实质是,在智能化时代即将来临的重大历史节点,建立智能化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智能化模式,推动智能化时代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从当前实践的实际发展看,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的智能化改变体现在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商业应用智能化、产业生态智能化等六个方面。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的智能化改变对于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成本节约、效率提升、价值创造、发展扩散等方面。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的智能化改变要求制造业实现全面智能化发展模式,包括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式、智能化生产运营模式、智能化组织管理模式、智能化商业模式、智能化企业竞争模式等。中国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现实悖论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智能化模式系统构建约束、转换成本约束、双期叠加约束等。推动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政策取向应当从短期政策调整转向长期体制机制配套建设。
- 高煜
- 关键词:人工智能制造业
- “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省份产业结构升级:理论解析与经验辨识被引量:11
- 2020年
- 在理论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从不同层面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沿线省份第一、二、三产业间结构的升级,还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革。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基础设施效应、贸易开放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等途径对沿线省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升级效应在“一带”和“一路”沿线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一带”省份表现强于“一路”省份。
- 张营营高煜
-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双重差分中介效应
- 日本相互持股问题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08年
- 相互持股理论从比较制度分析角度对日本相互持股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该理论已经成为企业理论、金融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等的重要内容。相互持股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了相互持股条件下企业内部代理问题、非代理问题,以及产业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我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所有权改革是其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相互持股研究对于确保我国企业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高煜
- 关键词:相互持股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
- 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困境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近年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区域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但是区域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体现在区域差距大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提高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配置效率面临不少障碍,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与环境生态承载力存在不协调。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效率、公平和环境友好的统一。
- 杨晓师萍高煜
- 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抑或“人的发展”——一个基于自由发展观的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将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目的,是"人的发展"思想下的一种系统理论。按照自由发展观,收入分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自由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的影响上。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出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失衡的严重问题对于"人的发展"的实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主要包括引发低收入群体自由的损害,劳动者可行能力降低,自由行使成本上升,发展方向偏离,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受到制约等。因此,必须通过"人的自由发展的收入分配观"的树立和收入分配政策创新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 高煜
- 关键词:收入分配
- 产业智能化能否破除“资源诅咒”——基于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资源诅咒”是中国资源型地区绿色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产业智能化为破除“资源诅咒”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运用2012—2021年104个资源型城市和171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能够破除“资源诅咒”,而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破除“资源诅咒”的主要机制。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未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未对“资源诅咒”产生降低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产业智能化对衰退型资源城市“资源诅咒”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中国证据。
- 赵培雅高煜孙雪
-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源诅咒
- 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资本市场:供求现状·竞争挑战·发展选择被引量:3
- 2000年
- 郭立宏高煜
- 关键词:资本市场
- 公司相互持股与中国企业改革——对发展条件、利弊影响及管制对策的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公司相互持股在中国形成的一些条件正在具备,许多同相互持股相似的现象与后果已经在中国出现,公司相互持股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改革中一个引入瞩目的新问题。公司相互持股的出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将产生许多新的影响,包括促进企业之间长期交易关系,保护专用性人力资产投资,导致企业资本虚增,出现新的内部人控制等。因此,对于公司相互持股的管制必须根据相互持股的效率,明确管制原则,采取新的对策措施。
- 高煜王忠民
- 关键词:公司相互持股交易费用
-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基于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许钊张营营高煜
- 关键词:经济集聚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