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1,00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基本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西拉木伦河断裂带位于内蒙古东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带.为了进一步研究断裂带的变形特征与活动历史,作者在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一带做了研究工作,从而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该文通过对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地貌形态、地...
- 高立明
- 关键词:脆性断裂新生代
- 文献传递
- 高应力区岩石能量耗散、损伤及脆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反映高应力区岩石力学性质,开展不同围压下高应力英安岩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通过能量理论研究3种高应力区岩石的损伤累积和裂隙发展规律,并探讨其脆性特征。结果表明,从初始到弹性变形阶段,岩石吸收的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可释放的弹性应变能;塑性变形阶段,弹性应变能占岩石吸收总能量的比例逐渐减小,耗散能逐渐增长;峰后阶段的弹性应变能骤降,耗散能剧增;岩石损伤累积与能量的耗散呈正相关,损伤演化过程近似"S"形发展;低围压下,岩石脆性指标更为敏感,脆性程度更强,围压增大促进岩石脆性程度降低。
- 成伟赵立财王学军高立明
- 关键词:岩石力学能量耗散
- 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北亚造山区:定义、结构与演变
- 古亚洲洋构造域是1989年启动的IGCP283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中正式使用的一个词汇,源于古亚洲构造域,但在范围上又不同于古亚洲构造域。中亚及天山前身的洋盆是新元古代中期大陆裂解形成的,在石炭纪晚期关闭,将其称之为古亚洲洋...
- 李锦轶高立明朱志新冯乾文张拴宏许文良郭瑞清张进刘建峰曲军峰杨天南宋彪王励嘉孙桂华李亚萍
- 关键词:古亚洲洋结构特征历史演变
- 中天山地块南北两缘的韧性剪切带被引量:31
- 2004年
- 本文详细描述了天山中段沿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后峡—乌瓦门段的构造变形特点。综合室内外观察研究结果 ,在中天山地块南、北缘 ,及内部的乌拉斯台地区鉴别出三条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前人已有研究 ,出露宽达 10 km的右行斜冲剪切带 ,见大量糜棱岩、超糜棱岩 ;乌拉斯台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宽超过 2 0 0 m,具有左行走滑运动特点 ;中天山地块南缘剪切带宽度达 5 km,内部发育大量闪长质糜棱岩、超糜棱岩 ,运动方式为左行斜冲。中天山块体南北两侧的脆性边界断层与糜棱岩带变形中心基本重合。这些剪切带具有相当大的走滑位移量 ,指示天山各地质单元间目前的空间关系可能是走滑拼接的结果。研究天山造山带内剪切带的展布、运动方式、总变形量 ,对于恢复各地质单元的初始位置。
- 杨天南李锦轶文中田冯晓飞王瑜孙桂华高立明
- 关键词:剪切带运动学糜棱岩
- 内蒙古东部双井子中三叠世同碰撞壳源花岗岩的确定及其对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碰撞时限的约束被引量:393
- 2007年
- 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以北双井子花岗岩侵入古生代晚期增生-碰撞杂岩,遭受了中生代强烈韧性构造变形的改造,在岩石学方面以含有白云母为特征,在岩石化学方面表现为富SiO_2、Al_2O_3和碱质,Na_2O/K_2O比值小于1,A/CNK比值为1.02~1.08,A/NK比值为1.20~1.35,轻稀土元素富集,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中Ti和Sc亏损、特别是Nb和Ta亏损、Th相对富集,^(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介于0.512229~0.512286,^(143)Nd/^(144)Nd初始比值为0.512068~0.512199,其ε_(Nd)(t)均为负值,介于-2.71~-5.28,Nd模式年龄介于1000~1300Ma;^(87)Sr/^(86)Sr同位素比值介于0.713516~0.722096,^(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5756~0.709187。这些特征揭示出该岩体是壳源的,可能主要来源于古生代增生-碰撞杂岩和相对古老的大陆边缘的重熔。从该岩体采集的两个样品选出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29.2±4.1Ma和237.5±2.7Ma,表明该岩体是在三叠纪中期侵位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推测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之间沿西拉木伦缝合带的碰撞始于二叠纪中期(约270Ma),于三叠纪中期结束;从三叠纪岩浆岩的露头推测,这一碰撞事件形成了从北山向东通过内蒙古南部到吉林中部的近东西走向的巨型山脉;区域上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形成于该山脉演化晚期的伸展构造背景,标志着该区地壳演化新阶段的开始。
- 李锦轶高立明孙桂华李亚萍王彦斌
- 关键词:壳源三叠纪
-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91
- 2006年
- 基于笔者近20年来在新疆北部地质调查积累的资料,并结合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简要讨论了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该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是垂向上具有双层结构,侧向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分区。新生代侧向构造分区表现为盆山构造,古生代晚期侧向构造分区总体表现为显生宙造山带与古老地块的镶嵌,具体划分为两个弧形造山系、两个雁行斜列的帚状构造和3条线性造山系,分别属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喀拉塔格等4个古板块;喀拉塔格古板块是新元古代地壳作为基底的古岛弧与其周围的海洋岩石圈组成的板块,残迹保存在南天山碰撞带之中;阿尔泰山、东准噶尔、准噶尔—吐哈地块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一部分,西准噶尔和中亚地区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组成部分,查尔斯克—斋桑带、依连哈比尔尕带和康古尔塔格带,构成了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南界,南天山是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古板块的碰撞带。在纵向上,该区地壳被划分为震旦纪至石炭纪、二叠纪至侏罗纪和白垩纪以来的陆内演化等3个构造层。该区构造格架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元古代至古生代晚期古洋盆的演化与关闭、二叠纪至侏罗纪受古太平洋和古特提斯洋演化影响、以及新生代期间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影响等3个构造阶段;在某些地质时期还与幔源岩浆的底垫对地壳或岩石圈的改造有关。该区前身的古洋盆包括古太平洋和古亚洲洋两个洋盆。从动力学角度看,该区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分别受控于水平方向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垂直方向上软流圈地幔与上覆岩石圈或地壳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不仅使该区大陆地壳的增生有水平的和垂直的两种方式,而且使该区地壳演化表现为挤压和伸展两种方式并存。
- 李锦轶何国琦徐新李华芹孙桂华杨天南高立明朱志新
- 关键词:地幔岩石圈
- 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中亚地区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地质记录被引量:161
- 2006年
- 本文根据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系统论述了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该区活动陆缘残片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和泥盆纪、石炭纪深成岩组成。这些不同时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该区弧岩浆前锋带的演化具有向南逐渐迁移的特点。这些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和深成岩在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方面都类似于钙碱系列弧岩浆岩。它们的这些特征,结合它们的区域地质背景,使我们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它们的形成演化与以南侧康古尔塔格碰撞带中的洋壳残片为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有关;它们很可能与出露在阿尔泰山南侧、蒙古南部和大兴安岭中部等地的类似杂岩一起构成了古亚洲洋中西伯利亚古板块活动陆缘;该活动陆缘的发育,揭示出古亚洲洋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在奥陶纪至石炭纪期间一直在持续进行。
- 李锦轶王克卓孙桂华莫申国李文铅杨天南高立明
- 关键词:吐哈盆地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