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纪东

作品数:66 被引量:59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国癌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乳腺
  • 38篇肿瘤
  • 34篇腺癌
  • 32篇乳腺癌
  • 23篇腺肿瘤
  • 22篇乳腺肿
  • 22篇乳腺肿瘤
  • 15篇手术
  • 12篇淋巴
  • 12篇淋巴结
  • 10篇预后
  • 9篇早期乳腺癌
  • 9篇直肠
  • 9篇肠癌
  • 8篇前哨
  • 8篇前哨淋巴结
  • 8篇临床病理
  • 8篇淋巴结转移
  • 8篇病理
  • 7篇直肠癌

机构

  • 4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白城市医院

作者

  • 66篇高纪东
  • 28篇王翔
  • 21篇宣立学
  • 19篇邵永孚
  • 12篇王靖
  • 11篇张保宁
  • 10篇王昕
  • 7篇赵东兵
  • 6篇王靖
  • 5篇毕建军
  • 5篇赵平
  • 5篇王文彦
  • 5篇毕晓峰
  • 5篇王仲照
  • 5篇王翔
  • 4篇冯勤付
  • 4篇李晔雄
  • 4篇单毅
  • 4篇王一澎
  • 4篇方仪

传媒

  • 9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中国医刊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癌症进展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抗癌之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08例T_(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指导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应用,以避免腋窝清扫术(ALND)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T1~2期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108例患者入组,其中1021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8.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ER、PR、Ki-67指数以及分子分型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HER-2是否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ER表达状况(P﹤0.05);而年龄也可能是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结论肿瘤越大、分化越差、伴脉管瘤栓、ER阳性表达以及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小叶癌的T1~2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风险更高,而年龄≤50岁也可能增加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T1~2期乳腺癌患者是否直接行ALND应持谨慎的态度。
王一澎张扬王仲照方仪宣立学高纪东王靖王翔陈国际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增生会变成癌吗?
2016年
田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本来公司的业务非常顺利,但金融危机后,公司经营出现了困难,田女士很着急,工作也更加努力。但最近半年来,她时常感觉到乳房疼痛,尤其是在月经前期,
高纪东
关键词:乳腺增生金融危机乳房疼痛月经前期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175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7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年龄、分期、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等指标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7(18~94)个月。全组5年的总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分别为96.4%和91.1%,局部复发率1.7%。单因素分析显示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3 cm、切缘<2mm以及TNM分期。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治疗是安全的,但要掌握保乳手术指征,保证术后综合治疗。
裴炜宣立学高纪东王翔张保宁赵平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手术局部复发
原发性脾肿瘤11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6年 8月至1997年 10月收治的 11例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良性肿瘤 4例 ,恶性肿瘤 7例。11例均经手术切除 ,其中脾血管瘤 3例 ,脾肉芽肿 1例 ,脾血管肉瘤 4例 ,脾恶性淋巴瘤 3例。在随诊的 7例恶性肿瘤中 ,有 3例脾血管肉瘤和 1例恶性淋巴瘤分别于术后 7、9、2 8及 14个月死亡 ,1例脾血管肉瘤和 2例恶性淋巴瘤分别随诊 16、5 8及 2 2个月 ,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 原发性脾肿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良性肿瘤术后无需处理 ,对瘤体较大、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病人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
高纪东蔡建强邵永孚
关键词:脾脏肿瘤外科手术生存率
三阴性乳腺癌578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1990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78例TNBC资料。结果 578例TNBC占同期乳腺癌的18.6%,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86.0%)。全组总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6%和56.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瘤栓、N分期、T分期以及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BC具有较强的侵袭性,预后较差,淋巴结状况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因素。
王宝娜王翔王靖高纪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头乳晕区的乳腺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研究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5-07-0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54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47例患者中,348例不伴有非典型增生(63.6%),199例(36.4%)伴有非典型增生。中位随访37个月,导管内乳头状瘤组和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5.0%;3年无肿瘤生存率分别为99.1%和98.5%。2组无复发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ox分析结果显示,非典型增生是影响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RR=0.183,95%CI=0.045-0.675,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乳房肿物(OR=0.448,95%CI=0.29-0.68,P〈0.001)、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OR=0.444,95%CI=0.45-0.72,P=0.001)术后病理更易出现非典型增生。结论非典型增生情况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复发重要预测指标。
王文彦王翔王昕高纪东王杰刘嘉琦赵东兵
关键词:乳腺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非典型增生预后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部分乳腺照射的临床分析
王昕马勤付王文彦高纪东宣立学王靖方仪李晔雄王翔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放疗
核素淋巴显像识别前哨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在乳腺癌中确定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验证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安全性与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6月至2009年11月本院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6例(体检时腋窝均未扪及肿块),应用99Tcm-DX37~74 MBq或99Tcm-SC74 MBq经皮下注射,行核素淋巴显像后,术中注射专利兰1 ml和(或)术中用γ探针定位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若术中冰冻发现有前哨淋巴结转移,则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若前哨淋巴结阴性,则不做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06例乳腺癌术中成功活检SLN204例,成功率为99.0%(204/206)。本组有64例仅行SLN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64例SLN均阴性,故未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其中仅1例于术后1年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余6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未出现同侧上肢水肿、感觉及活动异常;另140例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其中6例经病理证实SLN阳性但腋窝淋巴结为阴性,134例经病理证实SLN阳性35例,阴性99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7例,阴性97例。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法的灵敏度为94.6%(35/37例),准确率为98.5%(138/140),假阴性为5.4%(2/37)。结论核素淋巴显像和γ探针定位应用于乳腺癌是切实可行和可能的,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如技术方法规范,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则能取代常规的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乳腺癌手术上肢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刘琳张保宁杨红鹰王翔高纪东王靖宣立学王仲照张慧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核素淋巴显像Γ探针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从原位癌到微小浸润: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对外科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背景对乳腺原位癌(CIS)是否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目前仍处于争议中。临床诊疗中常遇到:一些在术前穿刺或术中活检被诊断为原位癌且未进行SLNB的患者,术后却经病理确诊为乳腺微小浸润性癌(MIBC)。此时,是否二次手术进行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对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一方面,MIBC淋巴结转移风险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再次手术时SLNB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往往受到质疑,多数情况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唯一的选择。目的识别原位癌伴发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比较CIS和MIBC腋窝淋巴结的转移风险;探索选择合适的病例直接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以避免二次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位癌(493例)及微小浸润癌(199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对;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识别原位癌伴发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结果原位癌组中出现4例小叶原位癌(LCIS),其余均为导管原位癌(DCIS),而MIBC所伴发的原位癌均以DCIS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X线片BI-RADS≥4级的钙化,肿瘤﹥2.5 cm,高级别DCIS,ER(-),PR(-),HER-2(+++)是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P均﹤0.05);Ki-67≥20%也可能与发生微小浸润有关(P=0.057)。使用Logistic回归将重要协变量(年龄)与上述危险因素一起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P=0.034),肿瘤﹥2.5 cm(P=0.033),高级别DCIS(P=0.011)等是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相对于2.0%的原位癌淋巴结转移概率,MIBC的淋巴结转移概率为5.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MIBC淋巴结转移风险为5.5%,多伴发于患者年龄超过50岁的较大范围的高级别DCIS中。目前来说,对合并这些高风险因素的原位癌患者直接进行SLNB是一种合理和稳妥的诊治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二�
王一澎郭文青张丽华马沛卿张扬王仲照方仪宣立学高纪东王靖王翔陈国际
关键词: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转移及治疗耐药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过程包括微环境中分子适应细胞扩张的调节,以促进组织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的生长。这些变化依赖于空间和时间,其特征在于生产分泌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同时细胞持续膨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ECM过程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1]。此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MMPs和下游Smad信号进行调节,以增强这些退行性变化。
王雪玮王昕高纪东
关键词:肿瘤转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