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玉辉

作品数:92 被引量:483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温病
  • 11篇辨治
  • 10篇中医
  • 10篇纤维化
  • 10篇临证
  • 10篇肝纤维化
  • 9篇叶天士
  • 9篇医案
  • 8篇温病条辨
  • 8篇临证指南医案
  • 8篇《临证指南医...
  • 8篇《温病条辨》
  • 7篇肾病
  • 7篇细胞
  • 7篇病机
  • 6篇叶下珠
  • 6篇叶下珠复方
  • 6篇伤寒
  • 6篇湿热
  • 6篇通路

机构

  • 80篇福建中医药大...
  • 8篇福建中医学院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91篇鲁玉辉
  • 14篇林敏
  • 9篇吴清梅
  • 7篇徐文洋
  • 5篇吴若云
  • 5篇陈锦芳
  • 4篇甘慧娟
  • 4篇符林春
  • 4篇李灿东
  • 4篇郑春素
  • 4篇王心蕊
  • 3篇高展翔
  • 3篇郑旭
  • 2篇杨雪梅
  • 2篇邬瑞兰
  • 2篇杨朝阳
  • 2篇纪立金
  • 2篇朱为坤
  • 1篇李奕祺
  • 1篇张明选

传媒

  • 23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光明中医
  • 7篇福建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医药通报
  • 4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1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病学说在皮肤瘙痒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中医又称风瘙痒、痒风、血风疮、诸痒、逸风疮等,根据其发病部位还可称为阴痒、后通痒、谷道痒、爪风疮等。一般认为,本病由内、外因所致。内因多与脏腑气血有关,外因常与风、湿、热、虫相关。文章从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及三焦辨证论治两大方面简要分析了温病学说在皮肤瘙痒症的临床应用。
吴清梅鲁玉辉
关键词:温病学说皮肤瘙痒症
从抑制异常血管新生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补虚通络法
2024年
异常血管新生是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DN异常血管新生以正气亏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文章结合DN发病特点,从络病理论入手探讨中医补虚通络法对DN异常血管新生的认识,梳理常见相关分子靶点并总结近年来重要中药单体、单味药、复方(药对)调控DN异常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证实了不少中药可通过不同途径、靶点抑制DN异常血管新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抑制DN异常血管新生提供参考。
林敏郭玉琴范丽妃郭静鲁玉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管新生络病理论中医药疗法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探析——以构建《温病学》教学新模式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用于构建温病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及不足之处,结合本次新冠疫情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温病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文章认为可以借助微课优势更新温病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需要,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提高微课沟通质量及移动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注意微课与面授(线上教学)及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
林敏朱为坤高展翔郑春素张明选吴清梅郭静鲁玉辉
关键词:混合教学温病学
健康状态表征参数体系的建立与集合分析被引量:46
2011年
健康状态表征参数是指与健康状态相关的表征或影响因素,不同医学体系所依据的表征参数及参数的获取方式有所不同,但均应立足于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方面构建健康状态表征的参数体系。按参数意义可分为整体健康状态参数和病证诊断特征参数;按参数性质可分为阳性参数、阴性参数和隐性参数;按参数的测度水平可分为名义参数、顺序参数、等距参数和比例参数。由于状态表征参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需要借助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对参数进行集合、分析和筛选。
李灿东杨雪梅纪立金朱龙甘慧娟鲁玉辉
关键词:健康
由达原饮管窥温疫学派治疫要旨被引量:17
2021年
文章结合明代瘟疫流行的历史背景,从《温疫论》原文出发,根据达原饮的立法和运用思路及温疫学派相关论述,认为达原饮为邪在膜原而设,治疗"以逐秽为第一要义"。湿热秽浊盘踞膜原具有多重隐匿性,瘟疫伏邪理论和逐邪法可为应对现今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思路。
林敏鲁玉辉
关键词:疫病膜原温疫论达原饮
王李清暑益气汤析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王李"清暑益气汤"的理论异同及意义。方法分别从王李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对暑邪的看法、方药配伍、清何暑、益何气等方面探析王李"清暑益气汤"的深刻含义。结果王李二人生平相似,王氏认为所清之暑为纯阳无阴,所益之气当为全身之气阴,李氏认为所清之暑多夹杂它邪,所益之气当为脾胃之元气。结论无论李东垣还是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于临证都值得借鉴与推广,不因有偏废,失其光彩。
吴启龙鲁玉辉
关键词:暑邪厚势益气
叶下珠复方对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叶下珠复方大、中、小剂量组,联苯双酯组(150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小鼠于实验首日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后,叶下珠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和联苯双酯治疗组均灌胃口服,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4小时,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 20mg/kg,8h后取血检测ALT活性、TNF-α和IL-8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叶下珠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均能降低ALT、AST和TNF-α、IL-8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并在不同程度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叶下珠复方对ConA所致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鲁玉辉符林春
关键词:刀豆蛋白A
加味宣痹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TLR4/MyD88/IRAK4通路的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尿酸血症(HUA)联合AGA的造模方法,以加味宣痹汤对照秋水仙碱作为干预手段。评测干预后各组大鼠左踝关节炎症指数、足肿胀情况;并在取材后,观察大鼠左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学炎性病理情况,检测血清中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及左踝关节液中TLR4、MyD88、IRAK4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次后,加味宣痹汤各剂量组大鼠炎症指数、足肿胀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宣痹汤各剂量组大鼠血清SUA、CRP、IL-1β、TNF-α水平和关节液TLR4、MyD88、IRAK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加味宣痹汤中、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秋水仙碱组和加味宣痹汤各剂量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数量和血管充血现象明显较少,其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最接近。结论:加味宣痹汤对HUA合并AGA大鼠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降尿酸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MyD88、IRAK4的活化,使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减少释放,从而发挥作用。
郭玉琴鲁玉辉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高尿酸血症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脏器纤维化中医辨治策略的共性研究与展望
2024年
脏器纤维化是组织和器官适应不良修复的结果,是一个慢性和不可逆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络病理论高度相关。因此,文章从络病理论视角探讨脏器纤维化络脉病变的生理病理及其诊疗过程的一致性,认为持续的组织损伤和实质细胞破坏的病理变化是久病入络、络毒蕴结、络脉虚损的结果,由此提出以“通补”之法治疗脏器纤维化络脉虚损病证,其治疗精髓在于以补为通,以通为用,进一步挖掘脏器纤维化中医辨治策略上的共性互乘,寻求宏观与微观上的对应关系,思考络病理论指导脏器纤维化临床防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脏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范丽妃林敏郭玉琴翁曼华鲁玉辉
关键词:络病理论脏器纤维化络脉中医辨治通补
从“湿”邪在瘟疫发病中的作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治被引量:1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性有寒、湿、热、毒、虚之分。根据大多患者具有低热、脘痞、肢倦乏力、便溏、苔白腻等证候表现,该病与“湿”邪关系密切。全国各省市中医诊疗方案亦提示湿邪为患为本次新冠肺炎病机的基本特点。湿性重浊、黏腻,起病隐匿,可蒙上流下,病变早期多在太阴、阳明,其后可窜及少阳,内陷厥阴,甚则内闭外脱。湿邪为患,病势缠绵,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较为棘手。湿邪对瘟疫发生、发展及传变可推波助澜,使瘟疫复杂多变。从“湿”邪在瘟疫中的发病作用着手,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辨治,分析新发传染病发病及传变特点,以期运用瘟疫理论完善中医防治方案,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吴清梅鲁玉辉杨朝阳
关键词:瘟疫湿邪辨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