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麦伟文

作品数:14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介入
  • 6篇介入治疗
  • 4篇成像
  • 3篇栓塞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动脉
  • 3篇疗效
  • 3篇磁共振
  • 2篇导管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动脉栓塞术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张量成像
  • 2篇介入性
  • 2篇颈髓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分子

机构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麦伟文
  • 8篇蔡名金
  • 6篇何婉玲
  • 4篇邝惠兴
  • 3篇宋亭
  • 3篇李冰
  • 2篇梁碧玲
  • 2篇黄穗乔
  • 2篇张立冬
  • 2篇沈君
  • 1篇董天发
  • 1篇陈德基
  • 1篇蔡绍常
  • 1篇林文建
  • 1篇潘永谦
  • 1篇生秀杰
  • 1篇黄健威
  • 1篇江魁明
  • 1篇沈重贤
  • 1篇王簕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髓扩散张量成像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脑部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在脊髓的运用却非常少;主要是因为DTI容易受到磁敏感性伪影,脑脊液搏动以及心脏和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图像信噪比和分辨率...
宋亭梁碧玲沈君麦伟文江魁明李志钊黄穗乔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颈椎病
文献传递
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颈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例和20例正常志愿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和DTI扫描。DTI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EPI成像序列,取6个方向,b值取400 s.mm-2。使用感兴趣区技术测量:正常人4个不同水平(C2/3、C3/4、C4/5和C5/6)颈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病例组病灶和正常颈髓节段的ADC和FA值。结果(1)正常颈髓在ADC图上信号均匀呈中等信号;在FA图上为高信号,在彩色张量图上为蓝色。颈髓4个不同节段的FA值有明显差别(F=159.24,P<0.001),以C2/3水平脊髓的FA值最高(0.85±0.03);但ADC没有明显差别(F=2.191,P>0.05)。(2)病例组:T2WI发现颈髓内异常信号9例,另外12例未见异常。而在彩色张量图上有16例信号异常,表现为正常蓝色颈髓中斑片状绿色异常信号影;病灶和正常区域颈髓间的ADC(t=-2.883,P=0.009)和FA(t=2.615,P=0.017)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人正常颈髓FA值约在C2/3水平最高,越往尾侧FA值越低,而颈髓4个节段ADC值则没有明显差别;DTI彩色张量图可以发现常规MRI所不能显示的异常改变;使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EPI成像序列,取6个方向,b值取400 s.mm-2,DTI的图像质量令人满意。
宋亭梁碧玲胡春洪沈君麦伟文黄穗乔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部分各向异性表观弥散系数
探讨介入治疗软组织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0年
探讨介入治疗软组织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介入治疗各种血管畸形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2—51岁,发生于四肢的血管畸形最为常见,其他部位的有躯干、生殖器官等。治疗方法为在DSA引导下:①经皮穿刺血管畸形注射硬化剂治疗;②经导管供血动脉对血管畸形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的畸形血管团得到全部或大部分闭塞、血管畸形局部肿胀减轻、溃破出血停止、软组织肿块变硬变小及固定;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软组织血管畸形是一种有效的、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在目前情况下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蔡名金麦伟文何婉玲邝惠兴
关键词:血管畸形介入性软组织
急症病人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04年
麦伟文宋亭王正维
关键词:急症影像学检查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5月 ,采用Seldinger方法对 12 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经导管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明胶海绵粒 ,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9个月 ,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子宫 (含瘤体 )缩小程度。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 ,子宫 (含瘤体 )体积缩小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达 87.87%。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蔡名金麦伟文李唐胜邝惠兴李冰张立冬
关键词:子宫肌瘤栓塞介入治疗子宫动脉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3例均有头痛和视乳头水肿,发热8例,呕吐7例,肢体运动障碍7例,肢体偏瘫5例。6例行头颅CT检查,均发现脑实质内多发低密度影,但均未能显示CVST的直接征象---空三角征。13例行MRI,能明确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影6例,此6例中增强扫描后呈空三角征5例(此5例可确诊CVST);13例均可见较有诊断价值的静脉性脑梗死征象。13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均能显示CVST病灶的静脉窦狭窄、闭塞或者充盈缺损。所有病例均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脱水等对症治疗,全部治愈。对于围生期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伴或不伴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的患者首先应想到CVST,及时行MRI及MRV以作出诊断,给予低分子量肝素等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宋亭许晓矛麦伟文董天发黄健威许治强彭睎刘子凡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围生期磁共振磁共振静脉成像低分子量肝素
术前介入治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治疗前后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的分析,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68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术前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观察MRI图像上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信号变化,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率。结果MRI示观察组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29/33);26例(78.79%)T2WI信号消失;25例(75.76%)T1WI增强扫描肿瘤不强化或轻微强化;11例(33.33%)盆腔内淋巴结肿大。对照组与观察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2.86%(29/35)和84.85%(2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3%(18/35)和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介入治疗能为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创造条件,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预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MRI对宫颈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蔡名金麦伟文生秀杰何婉玲原志光
关键词:宫颈肿瘤
宫颈癌行超选择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治疗疗效的MRI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MRI成像对宫颈癌超选择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治疗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在行超选择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行盆腔MRI扫描,在MRI图像上观察肿瘤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大小及信号变化。结果肿瘤完全消失6例,肿瘤体积缩小>50%10例,肿瘤体积缩小<50%4例。15例肿瘤信号消失,局部T2WI序列呈低信号,5例肿瘤信号与介入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有5例肿瘤强化信号不均匀,出现"无强化区",其中4例肿瘤体积缩小<50%。15例肿瘤不强化或轻微强化,其中14例肿瘤体积缩小>50%。介入治疗后宫旁浸润肿瘤信号降低,盆腔淋巴结肿大者明显缩小。结论 MRI成像对宫颈癌超选择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蔡名金沈重贤何婉玲蔡绍常麦伟文廖广群
关键词:宫颈癌MRI疗效评价
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动脉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分析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灌注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子宫动脉灌注PLE随访2~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子宫体积(含瘤体)缩小30%~5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动脉疗子宫肌瘤是有效的。
蔡名金麦伟文李冰王颖何婉玲张立冬
关键词:平阳霉素碘油平滑肌瘤子宫肌瘤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4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同程度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应用PVP治疗的208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2例,女136例;年龄70~96岁,平均77.8岁;共242个椎体,其中胸椎134个,腰椎108个。椎体压缩分度的判定及分度方法根据X线片和CT检查选用Genant半定量目测法,椎体压缩骨折Ⅰ、Ⅱ、Ⅲ度的标准分别为椎体压缩比〈25%、25%。50%、〉50%。术后测量椎体压缩比,观察脊柱稳定性、疼痛缓解及骨水泥渗漏等相关并发症。结果20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0.5个月(6~84个月)随访,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胸椎(2.6±0.6)mL,腰椎(4.8±0.4)mL。I度压缩比椎体手术前、后压缩比和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度压缩比椎体手术前、后压缩比和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度压缩比椎体之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0.955,P〉0.05)。Ⅰ、Ⅱ、Ⅲ度压缩比椎体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3.2%(1/31)、10.3%(15/145)、25.8%(17/66),但所有患者均未引起临床症状。Ⅰ、Ⅱ、Ⅲ度压缩比椎体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31)、6.9%(10/145)、22.7%(15/66)。结论PVP在治疗OVCF时,压缩程度不同与患者疼痛缓解无必然关系。但随着椎体压缩程度的增加.术后椎体压缩比及cobb角的恢复也较羔.建议PVP应早期治疗OVCF,避免椎体进一步压缩。
潘永谦李健杨波麦伟文张平王簕钟志宏
关键词:脊柱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