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媛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有机碳
  • 3篇有机碳矿化
  • 3篇水分
  • 3篇碳矿化
  • 3篇土壤
  • 2篇典型土壤
  • 2篇桂西北
  • 1篇沼气
  • 1篇沼气工程
  • 1篇生态
  • 1篇水分含量
  • 1篇碳酸钙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矿...
  • 1篇能值
  • 1篇能值分析
  • 1篇农业

机构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黄媛
  • 2篇苏以荣
  • 2篇何寻阳
  • 2篇陈香碧
  • 1篇关阅章
  • 1篇李娇娇
  • 1篇王嫒华
  • 1篇艾训儒
  • 1篇梁士楚
  • 1篇胡乐宁
  • 1篇李杨
  • 1篇茅夫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壤丘陵区水田和旱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矿化对水分的响应被引量:10
2014年
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水田和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土壤中添加Hc标记稻草,培养30d后,提取-9原位土壤中结构相似的Hc可溶性有机碳(DOC);将HC.DOC加入水田和旱地土壤中,并设置45%、60%、75%、90%和105%田间持水量(WHC)5个水分梯度,在标准状态下(25℃)培养100d,监测^14C—DOC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培养100d后,两种土壤中28.7%~61.4%的标记DOC被矿化为CO2,且5个水分条件下,水田土壤DOC的矿化率均显著高干旱地,这主要是由于水田土壤DOC的结构组成比旱地土壤更简单.好气条件(56%~75%WHC)有利于两种土壤DOC的分解,淹水条件(105%WHC)则有利于DOC的积累.土壤处于好气条件(45%~90%WHC)时,DOC的生物可分解率及易分解态所占比例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100d内,水田和旱地易分解态DOC分别占其累积矿化量的80.5%~91.1%和66.3%-72.4%,说明DOC的生物可分解率主要由其易分解态组分所占比例决定.
陈香碧王嫒华胡乐宁黄媛李杨何寻阳苏以荣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水分旱地
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碳酸钙、水分及温度的响应
有机碳的矿化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关系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对大气CO2浓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又受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环境因子的控制,其中土壤pH、含水量和温度都是关键的控制因子。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是准确预...
黄媛
关键词:桂西北土壤有机碳矿化水分碳酸钙
文献传递
通过能值探讨沼气工程在恩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收集恩施市三龙坝村2000年和2008年能源结构调整的各能源的数据,用能值法转换成能值指标体系,分析各能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再以一家典型户为代表具体分析沼气工程在家庭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沼气工程的建设使三龙坝村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进了新型能源的普及利用,沼气普及率达到61.53%,全村每年热值增产共9.84×1012J.沼气在2008年的总能值比例占总数的10.59%,木柴占10.31%,较2000年减少了11.41个百分点,蜂窝煤也减少了9.43个百分点,液化气减少了0.21个百分点,电和块煤的能值比例较2000年有所增加.对典型户研究可知,沼气工程的建设在家庭农业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由2000年的0%增加为2008年的10.09%,为家庭创造了8355.68×1012sej.a-1的能值.说明三龙坝村通过沼气工程建设,不仅为家庭增加了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而且在家庭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李娇娇艾训儒茅夫关阅章黄媛
关键词:沼气工程能值分析农业生态系统
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碳酸钙与水分含量的响应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研究碳酸钙存在条件下水分对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本文以添加定量Ca^14CO_3(50 g·kg^(-1)干土)的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和地带性红壤(对照)的表层土(0~15 cm)为研究对象,进行100 d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3个水分梯度(30%、65%、100%WHC,分别记为W1、W2、W3)、25℃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经培养100 d后,在3个水分条件下,来源外源碳酸钙的~14C-CO_2占棕色石灰土和红壤土壤表观累积矿化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64%、6.01%、7.63%和34.05%、27.73%、24.18%;棕色石灰土和红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分别表现为W2>W1>W3(P<0.05),W2、W3>W1(P<0.05);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富含碳酸盐土壤的有机碳矿化,尤其是喀斯特地质背景发育的石灰土,应考虑水分和无机碳酸盐分解对有机碳矿化的作用,并将这种作用纳入C循环的模型中,才能准确评估土壤无机碳对有机碳碳库的影响。
黄媛苏以荣梁士楚陈香碧何寻阳
关键词:土壤水分无机碳有机碳矿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