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崛起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镍合金
  • 2篇锌镍合金
  • 2篇可剥离
  • 2篇合金
  • 1篇电化学
  • 1篇电积
  • 1篇电积铜
  • 1篇有机层
  • 1篇铜工艺
  • 1篇氰化物
  • 1篇无机
  • 1篇稀土
  • 1篇硫酸盐
  • 1篇焦磷酸
  • 1篇焦磷酸盐
  • 1篇剥离型
  • 1篇SM2FE1...
  • 1篇
  • 1篇
  • 1篇磁性

机构

  • 6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黄崛起
  • 4篇邓庚凤
  • 3篇何桂荣
  • 2篇徐鹏
  • 1篇赖远藤
  • 1篇肖文仲
  • 1篇赖远腾
  • 1篇邓华军

传媒

  • 2篇有色金属(冶...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可剥离型载体超薄铜箔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10年
超薄铜箔的生产大多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载体箔作为阴极,在其上电沉积铜,形成超薄铜箔层.载体超薄铜箔生产的关键主要是解决载体与超薄铜箔剥离的问题,综述了载体超薄铜箔剥离层的研究现状,并对可剥离型超薄铜箔的发展作了展望.
邓庚凤何桂荣黄崛起肖文仲
关键词:有机层
超薄铜箔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制备工艺为研究对象,用SEM考察电沉积时间、搅拌方式、电流密度及溶液温度等对铜箔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搅拌,溶液温度45~50℃,电流密度15A/dm2,在载体亮面电沉积6 s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厚度小于5μm超薄铜箔层.
邓庚凤何桂荣黄崛起徐鹏
还原扩散法制备钐铁氮磁性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还原扩散法制备Sm2Fe17Nx(x≈3)磁性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用DTA方法测定了Sm2Fe17Nx的热稳定性,用VSM测定了本实验所制Sm2Fe17Nx磁体的磁滞回线和退磁曲线;用TEM及高分辨电镜分析了渗氮前后Sm2Fe17合金及Sm2Fe17Nx结构。结果表明:Sm2Fe17Nx的分解温度为841 K,用还原扩散法制备的Sm2Fe17Nx磁粉做成粘结磁体后各向异性不是很强烈,性能偏低。Sm2Fe17Nx磁粉磁性的好差与渗氮层的厚度有密切的关系,渗氮后的Sm2Fe17Nx确实有体积膨胀的现象,而且属非晶结构。
邓庚凤何桂荣邓华军黄崛起
关键词:SM2FE17NX磁性材料稀土
可剥离超薄铜箔沉铜工艺研究现状
2012年
载体支撑的可剥离超薄铜箔的三种常用沉铜方法是:氰化物电沉铜法、焦磷酸盐电沉铜法、硫酸盐电沉铜法。本文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逐一分析了三种沉铜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得出硫酸盐电积铜作为最普及的沉铜方法的原因,并对载体支撑的可剥离超薄铜箔的沉铜方式的发展作了展望。
黄崛起赖远藤
关键词:铜工艺焦磷酸盐可剥离硫酸盐氰化物电积铜
锌镍合金用于载体支撑超薄铜箔剥离层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在35μm载体铜箔上电镀一层高锌低镍合金镀层作为剥离层,再在焦磷酸盐液中电沉积超薄铜箔层,最后制得载体支撑超薄铜箔。考察了镀液硫酸锌和硫酸镍的配比、焦磷酸钾络合剂及明胶添加剂等对剥离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剥离层镀液中Zn2+∶Ni 2+=4∶1,焦磷酸钾0.5mol/L,明胶0.2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0.3g/L条件下,锌和镍能够共同沉积,该镀层作为剥离层后剥离效果良好,载体箔和超薄铜箔间的剥离强度较稳定,可以达到4.7N/cm。
邓庚凤黄崛起赖远腾徐鹏
关键词:锌镍合金
载体超薄铜箔的制备及其剥离层形成过程电化学机理研究
金属铜是电的良导体,同时价格较低且易于加工,因此电解铜箔被广泛应用于印制线路板和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近年来,使用印制线路板和锂离子电池较多的电子及电气设备逐步向轻薄短小化方向发展,电解铜箔也被要求向更薄的趋势发展,带...
黄崛起
关键词:锌镍合金电化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