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建勇

作品数:37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胸腺
  • 8篇胸腔
  • 8篇胸腔镜
  • 8篇细胞
  • 7篇肿瘤
  • 7篇肺移植
  • 6篇手术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缺血
  • 4篇淋巴
  • 4篇灌注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胸骨
  • 3篇胸腺瘤
  • 3篇胸腺切除
  • 3篇胸腺切除术
  • 3篇胸腺组织

机构

  • 37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7篇丁建勇
  • 17篇谭黎杰
  • 13篇葛棣
  • 13篇王群
  • 9篇徐松涛
  • 8篇郭卫刚
  • 7篇王帅
  • 6篇高健
  • 4篇卢春来
  • 4篇汪灏
  • 4篇冯明祥
  • 3篇古杰
  • 3篇林宗武
  • 3篇郑如恒
  • 3篇蒋伟
  • 2篇韦烨
  • 2篇周波
  • 2篇林奇
  • 2篇叶青海
  • 2篇余一祎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组织环指蛋白RNF3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环指蛋白RNF38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检测208例肺癌组织中RNF38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RNF38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不同肿瘤大小(P=0.000 2)、不同肿瘤分期(P=0.01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0 04)及不同肿瘤类型(P=0.030)患者肺癌组织RNF38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F38高表达预示肺癌患者总生存率低。单因素分析显示RNF38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RNF38高表达与肺癌的恶性表型及不良预后相关。
李继军金淳熊点蒋家好丁建勇
关键词:肺癌预后
无心跳供体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热缺血时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无心跳供体(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比较不同热缺血时间(WIT)对大鼠移植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供受体随机配对成16对,分成4组,分别为有心跳供体组(对照组,HBD)、NHBD热缺血1 h组(实验组,NHBD1h)、热缺血2 h组(实验组,NHBD2h)和热缺血3 h组(实验组,NHBD3h),每组4对。供肺摘取后置于4℃低钾右旋糖苷(LPD)液中4 h。采用三"袖套"套管法行左肺原位移植术。测定和观察移植前、移植后10 min1、h和2 h的右颈动脉血气,移植后2 h的左肺静脉血气、移植肺湿/干重比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NHBD1h组移植肺再灌注10 min1、h和2 h所采集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177.8±15.5、162.0±19.3和195.5±26.4)和对照组HBD组(187.3±34.4、191.8±36.6和198.8±36.6)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10 min和2 h,NHBD2h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154.8±25.2和116.5±32.1)以及NHBD3h组(121.0±28.2和88.3±23.6)和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再灌注2 h后,NHBD1h组左肺静脉血PaO2数值与对照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132.3±33.8vs143.8±17.1),NHBD2h和NHBD3h组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78.8±16.1vs143.8±17.1,70.8±15.5vs143.8±17.1,P<0.05)。NHBD3h组的湿/干重比数值和肺损伤程度病理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在本实验动物模型中,大鼠可以耐受的WIT为1 h。
徐松涛郭卫刚谭黎杰丁建勇王群
关键词:无心跳供体肺移植热缺血时间
一种PLXND1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PLXND1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包括以PLXND1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诊断胸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药剂或诊断试剂盒上的应用,以及以PLXND1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监测胸腺瘤术后复发的诊断药剂或诊断试剂盒上的应...
丁建勇蒋家好王海坤高士麟
文献传递
深低温冷冻保存降低大鼠气管移植物免疫原性的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气管移植物经深低温冷冻保存后免疫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Sprgue Dawley大鼠30只,取其气管冷冻保存于-85℃的冰箱。在新鲜和冷冻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共5个观察点上,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来观察冷冻保存后气管黏膜上皮的形态改变,在透射电镜下观察DCs(dendritic cells,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冷冻保存后各个时间点气管上皮内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大鼠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多,MHC-Ⅱ类分子表达下调,同时黏膜上皮内DCs发生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表现为突起减少、线粒体基质深染及胞质内出现空泡变性等改变。结论大鼠气管冷冻后免疫原性降低可能有多种因素的参与,包括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出现的黏膜上皮脱落、MHC-Ⅱ类分子表达下调以及DCs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
丁建勇郑如恒乔玉磊杨煜刘愉王群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树突状细胞
一种压力监测的体腔热灌注组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监测的体腔热灌注组件,包括导管套件,导管套件包括管体、引流连接头和测压鞘连接头,管体内设有彼此间隔的引流通道和测压鞘通道,引流通道和测压鞘通道分别连通管体的头端和尾端,引流连接头和测压鞘连接头连接管体...
王帅丁建勇王箭杨新宁高健敖永强蒋家好谭黎杰
胸骨抬举法辅助经剑突下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病变的初步尝试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胸骨抬举法辅助经剑突下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对连续24例胸腺病变患者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后12例加用术中胸骨抬举法辅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80.3±14.9)min vs(96.2±1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出血量、中转开胸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骨抬举法辅助经剑突下胸腔镜治疗胸腺疾病简便经济、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汪灏李继军丁建勇金淳张永星谭黎杰葛棣王群
关键词:胸腺切除术
一种离心法提取组织间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法提取组织间液的装置,包括:容纳部,内部具有上下贯穿的空腔,空腔用于容纳待离心的组织;承接部,可拆卸式连接在容纳部的底部,承接部用于承接离心后的组织间液;尼龙滤膜,经紧固单元固定张紧在容纳部和承接...
敖永强钟宇辰冯山入丁建勇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7年10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10例中男3例,女7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2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结果组织病理学报告,良性和恶性肿瘤各5例;恶性肿瘤CD34表达阳性率较低(3/5例),其中CD34阴性者nestin表达均阳性。失访1例,其余9例随访6~35个月,平均17.3个月,复发1例,死于脑转移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是术前明确诊断的一种较好方法。对于较小带蒂的肿瘤,胸腔镜手术是最佳手术方法。CD34阴性,同时nestin表达阳性可能是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一个恶性指标。
卢春来纪元单飞郭卫刚丁建勇葛棣
关键词:纤维瘤胸膜肿瘤针吸胸腔镜检查NESTIN
缺血预处理对无心跳供体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无心跳供体(NHBD)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配对分成4组,分别为NHBD热缺血1h组(对照组,NHBD1h)、IP组(实验组,IP)I、P+5-羟基葵酸盐组(实验组,IP+5-HD)和IP+二甲基亚砜组(溶剂对照组,IP+DMSO),每组4对。IP方案为开胸后夹闭大鼠左侧肺门5min,开放10min,然后放血处死。热缺血1h、冷缺血4h后行左肺移植。结果:IP组移植肺再灌注10min和1h的右颈动脉血PaO2与自身术前值差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h后,IP组左肺静脉血PaO2数值优于对照组(175.5±14.3比132.3±33.8,P<0.05)。再灌注1h和2h时,IP组的双肺顺应性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2h时,IP组以及IP+DMSO组的血清和移植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移植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凋亡指数显著低于NHBD1h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高于NHBD1h组(P<0.05);上述指标IP+5HD组与NHBD1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TNF-α、IL-6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IP以及IP+DMSO组的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较轻,NHBD1h组以及IP+5-HD组细胞损伤较明显。结论:本大鼠模型中,单次5min缺血+10min再灌注的IP方案,对热缺血1h的大鼠NHBD移植肺IRI有较强的早期保护效应,这种保护效应与线粒体ATP敏感的钾通道开放有关。
徐松涛郭卫刚谭黎杰丁建勇王群
关键词:无心跳供体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
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通过阻断NF-κB下游炎性因子的释放,从分子水平、组织水平和移植肺功能评估等方面来考察其在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0对,每只质量200~300g。分为两组(对照组和PDTC干预组)。每个组又按供肺的保存时间分为0h、2h、6h、8h和12h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行6次成功的肺移植实验,收集实验标本。对照组供肺保存于LPD液中,实验组的保存液中加入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PDTC(Sigma公司,40mmol.L-1)。移植术后30min,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供肺P50表达水平,凝胶迁移试验(EMSA)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入核的变化。检测其下游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气道压力、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湿干重比、HE染色、透射电镜等指标。结果:PDTC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P50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276)。PDTC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NF-κB入核明显的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和iNOS表达有显著差异(均P〈0.01)。PDTC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移植肺的NF-κB入核减少和下游炎症因子TNF-αi、NOS表达上的变化密切相关(TNF-α:r=0.636,P〈0.01;iNOS:r=0.633,P〈0.01)。PDTC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肺移植后30min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0.042)、湿干重比(P=0.001)、移植肺的肺损伤评分(P=0.017),均有显著差异。结论:PDTC预处理能显著降低移植肺细胞因子水平,并进一步改善移植肺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断NF-κB的入核来实现的,而非下调NF-κB的表达量。
丁建勇谭黎杰徐松涛王群
关键词: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NF-ΚB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移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