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拱东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事件关联电位
  • 7篇脑电
  • 4篇磁场
  • 4篇磁场刺激
  • 3篇低频
  • 3篇失重条件
  • 3篇脑电位
  • 3篇脑功能
  • 3篇极低频
  • 3篇磁效应
  • 2篇电图
  • 2篇心算
  • 2篇硬件
  • 2篇硬件参数
  • 2篇失重模拟
  • 2篇缺血
  • 2篇相干
  • 2篇模拟失重
  • 2篇脑电图
  • 2篇脑缺血

机构

  • 16篇航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严拱东
  • 16篇魏金河
  • 11篇赵仑
  • 9篇段然
  • 4篇任维
  • 3篇吴建平
  • 2篇黄增明
  • 2篇王玉清
  • 2篇赵德明
  • 1篇杨明浩
  • 1篇沈羡云
  • 1篇孙亚志
  • 1篇卢遥

传媒

  • 13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中国科学(B...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Hz 和 20Hz 磁场对脑反应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基于在脑电频率范围内的磁场剌激对脑过程可能有调制作用的假设,并在已取得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在22名正常被试者中比较了5Hz和20Hz的磁场剌激对进行选择反应(SRP)和选择心算(SMA)时脑反应的影响。在选择反应作业中,要求被试者对听到的奇数进行拨开关反应而忽略偶数,在选择心算时则要求仅对听到的奇数进行连续累加。磁场强度2mT,剌激时间20min。评价脑反应的指标为事件关联电位(ERPs)、事件关联功谱(ERPSD)和相干幅谱(CohA)。主要结果如下:(1)5Hz磁场剌激后SMA的ERPs中正慢波增大,SRP的在后脑区的P300潜伏期缩短,SMA靶信号的ERPSD中θ、α脑电活动的功率增强,而SRP的ERPSD中δ活动增强,同时高频活动显著下降;(2)20Hz磁场剌激后,无上述变化,但SMA的CohA中高于10Hz的相干幅增强。考虑到P300潜伏期和低、高频脑电活动的生理心理意义,以及认知活动中正慢波可能和与注意有关的主动抑制过程有关,上述结果提示:5Hz磁场剌激后脑处于较佳的功能状态,而20Hz磁场的作用则可能影响脑的高频活动本身。
魏金河严拱东赵仑段然
关键词:磁场事件关联电位脑电图
脑电同步指数谱 :计算方法及视觉选择反应中的关联性变化被引量:2
2000年
脑电相干幅谱是目前用来研究脑电同步性变化的主要指标 ,但由于计算中可靠性的要求 ,不可能同时具备较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 ,因此其应用价值受限 ,特别是难以进行事件关联性观察。为此 ,本文报道一个可以克服上述局限的新方法。方法 1 .利用快速哈特莱变换和建立的算法得出具有 1s和 1Hz分辨率的相干相位。 2 .对相干相位值序列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3.根据相干相位的分布特征提出了脑电同步指数谱SynI(f)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 ,计算了 2 5名正常青年被试者在对视觉信号进行选择区分反应作业中的事件关联脑电同步指数谱。结果 ( 1 )左右脑区之间的脑电同步指数谱表现出一定的脑区 -频率特征 ,在额区α活动的SynI高于其它频率 ,但在后脑区则相反 ;( 2 )除中央脑区外 ,额区和后脑区的中线与左右两侧的SynI有不大但统计上显著的差别 ,且都是右侧大于左侧 ;( 3)与VC比 ,DR作业中靶信号在中央脑区和后脑区引起SynI显著增大 ,但在中央脑区主要发生在 7~ 2 3Hz,而在后脑区则在 1~ 4Hz,额区无明显变化 ;对非靶信号的反应在程度上明显小于靶信号 ,特别是后脑区的 1~ 4Hz活动。结论本文报道的脑电同步指数谱可以从一个新的侧面揭示出脑在进行认知活动中的空间 -频率反应特性。
魏金河赵仑任维严拱东李大琛杨明浩
5Hz和20Hz磁场刺激对大鼠脑缺血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观察 5Hz和 2 0Hz磁场对脑缺血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阻断致大鼠急性脑缺血 ,缺血后给予 5Hz和 2 0Hz的磁场刺激 3h或 5h。观察脑细胞的缺血性病理变化。结果锥体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不同的缺血性病理变化 ;对锥体细胞的缺血性损害 5Hz组轻于对照组和 2 0Hz组 ,而对星形胶质细胞则表现为 5Hz组的缺血性损害程度重于对照组和 2 0Hz组 ;2 0Hz组的缺血性损害程度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不同频率的磁场对大鼠脑急性缺血性损害有不同的影响 ,磁场的频率效应可能与磁场作用机制及细胞的不同特性有关。
赵仑赵德明魏金河严拱东王玉清黄增明
关键词:磁场磁效应脑缺血
模拟失重条件下与视觉注意关联的脑电位变化被引量:7
1996年
为研究模拟失重对脑功能状态的影响,在9名正常被试者中比较了头低位倾斜(HDT-模拟失重)和头高位倾斜(HUT,对照)条件下视觉选择反应的事件关联电位(ERPs)。主要结果为:靶和非靶闪光信号均引起显著的正慢电位;与HUT比较,在HDT条件下额区的正慢电位幅值显著下降且在非靶反应中更为突出。由于上述正慢电位可能与视觉选择反应中的注意过程有关,本文结果表明,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脑的功能状态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注意过程中主动抑制活动的减弱。
魏金河严拱东赵仑段然肖锋李大琛吴建平
关键词:失重模拟脑功能事件关联电位
脑电比功谱及其计算方法被引量:1
1994年
针对目前脑电功谱计算中因方法不同而造成的彼此间结果难以比较的状况,本文提出了脑电比功谱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脑电比功谱即脑电信号的功率在单位频率(每赫)上的分布。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脑电幅值的规范化处理;(2)用快速哈特莱或富氏变换求出与所选样本长度有关的各频率节点上的功率值;(3)通过积分处理求出单位频率上的功率;(4)进行对数变换将功率值以dB表示;(5)校正平均功率水平。对模拟白噪信号及两类典型脑电信号的比功谱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为不同条件下的脑电功谱的比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手段。
魏金河吴建平严拱东段然
关键词:脑电图频谱分析
模拟失重对脑反应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为系统地考察模拟失重对脑功能状态的影响,本文以头低位15°倾斜(倒位)来模拟失重,从体感、选择注意和心算三个水平上观察了与事件关联的脑电功谱、中频同步电位及慢波的反应变化。结果发现,倒位对上述脑电反应产生特征性的影响,提示此影响主要发生在脑的调节系统,使脑的功能状态发生了变化。
魏金河官志强严拱东
关键词:模拟失重
极低频磁场刺激对心算脑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1995年
为探讨极低频磁场(ELMF)对脑功能状态影响的特点,在6名18~20岁健康男性青年中,比较ELMF刺激前后连续和选择心算的行为效果和事件关联电位(ERPs)。结果发现:在第一次刺激后心算正确率显著提高,ERPs中正慢电位(特别是后脑区)亦显著增强;但第二次ELMF剌激后心算正确率和ERPs均出现逆向变化。这表明所用的ELMF刺激可以改善脑功能状态,并可通过ERPs波形变化反映出来,且提示:刺激的效应与脑的基础状态有关。
魏金河严拱东吴建平段然赵仑
关键词:磁场磁效应脑功能事件关联电位
极低频磁场刺激对模拟失重条件下选择心算脑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极低频磁场(ELMF)在航天医学中的可能应用价值。方法在40名20~25岁健康男性青年中,比较了头低位-10°(HDT)模拟失重条件下5Hz的ELMF刺激前后选择心算事件关联电位(ERPs)的变化。结果对照组ERPs中的正慢电位(主要位于后脑区)随头低位时间的延长,幅值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ELMF组在ELMF刺激前后此正慢电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ELMF刺激抑制了模拟失重期间选择心算ERPs中正慢电位的下降。此正慢电位可能反映了一种集中注意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主动脑抑制过程。
赵仑魏金河严拱东陈文娟段然任维
关键词:磁场事件关联电位模拟失重极低频
极低频磁场刺激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1997年
为探讨极低频磁场(ELMF)的生物效应,研究了ELMF(15Hz,18mT)对大鼠左侧颈总动脉(CCA)阻断所致急性脑缺血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缺血1h、3h和6h后,对照组脑血管反应不明显,而磁场组脑血管扩张充血的数量和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脑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加重;磁场组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的程度轻于对照组,尤以刺激3h和6h更为明显。这表明所用的ELMF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缺血后脑微循环,减轻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
赵仑魏金河严拱东王玉清黄增明赵德明
关键词:极低频磁效应脑缺血脑血循环
卧床期间体表温度和心率节律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1991年
由于生理节律与人体生理系统的稳定性调节状态有密切关系,考察在模拟失重时生理节律的动态变化是航天生理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6名健康青年被试者在15天头低位4°卧床的第2、第7和第14天中体表温度(BT)和心率活动(HR)的昼夜及超昼夜节律变化。在测试的的三个昼夜中,每20分钟同时记录一次6名被试者的BT和HR数据。三个体表温度传感器分别置于被试者的胸及腹部,取三点的三次读数的均值为一个BT数据。心率以记录在磁带机(SONY A69)上的ECG信号脱机计算。用FFT方法计算BT及HR的波动在24小时内的功率谱,并对三个测试日的功率谱进行逐点统计比较。用256阶非递归数字滤波方法将BT及HR的昼夜节律及12小时节律滤出,用相关方法得出它们在不同被试者之间及不同测试日之间的同步性,在对相关系数进行统计比较时,先进行z变换,即z=1/2×1n[(1+r)/(1-r)]。结果得出,除功率最大的昼夜节律外,BT和HR均含有丰富的超昼夜节律,在24—1.5小时范围内随节律周期变短,BT节律功率皆比其相邻的较长周期的节律显著下降,而HR节律的功率随周期的下降的一致性较差,仅12小时和3小时节律的功率分别三天一致地显著小于24小时及3.43小时的节律。BT与HR节律的另一重要差别,表现在1.33—1.09小时范围BT有一个超昼夜节律群,而HR却无。BT和HR的24小时节律在不同被试者之间及不同测试日之间均有较高的同步性,但HR的12小时节律的同步性显著大于BT。在卧床的第2天,BT和HR典型节律的功率显著小于第7天和第14天,如BT的昼夜节律,HR的12小时和3.43小时节律,BT的1.09—1.33 小时节律群不如第7天,更不如第14天时显著、一致,BT的昼夜节律的同步性亦偏低。上述结果表明,虽然BT和HR节律有不同的调节机制,HR活动与机体的睡眠一觉醒及休息一活动周期关系更密切,但在卧床初期均发生一定程度
魏金河严拱东官志强沈羡云孙亚志
关键词:卧床试验体表温度失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