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卫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防化医学课程“五位一体”实战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思考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索“五位一体”实战化教学模式在防化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国家培养专业的防化应急救援人才。方法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五位一体”的实战化教学模式,即以实战化为导向开展“核心知识理论精讲-关键技能专项训练-经典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模式桌面推演-综合模拟实战演练”。结果实践表明,“五位一体”实战化教学模式从不同维度培养了学生防化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结论“五位一体”实战化教学模式适应了防化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为相关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 于卫华曹猛孔德钦刘江正彭洁王钊张晓迪吴昊刘瑞李文丽
-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模式
- 多氯联苯(PCBs)诱导糖脂代谢紊乱的新机制
- 目的:多氯联苯(PCB)是一种主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CB主要分为二恶英类似(Doxin-like)与二恶英类似物(Doxin-nonlike).PCB-126与PCB-153...
- 龙子于卫华海春旭王欣
- 关键词:糖脂代谢紊乱ROSNF-ΚB
- PCB-153通过下调HNF1b激活ROS/NF-κB通路诱导代谢紊乱
- 目的:多氯联苯(PCB)是一种主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本研究旨在阐明PCB-153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糖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并使用脂肪分化...
- 龙子于卫华海春旭王欣
- 关键词:糖脂代谢紊乱ROSNF-ΚB
- 文献传递
- 丙酮酸乙酯注射液的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 2013年
- 目的:观察连续肌肉注射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注射液后大鼠产生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按年龄、体质量、性别均衡的原则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EP注射液高(2 400 mg/kg)、中(1 6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15只,3个给药组每天进行双后肢(或臀部)肌肉注射给药,连续14 d,溶剂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大豆油,观测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血液生物化学等相关毒性反应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每次注射EP药物后5 min内高剂量组产生明显抽搐、俯卧、后肢僵直、呼吸急促等毒性反应但逐渐缓解,注射后30 min内即恢复正常,未见动物死亡;中剂量组上述毒性反应较轻;低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血常规和血液生物化学相关指标除在第1次给药14 d后高剂量组的肺和脾系数,中剂量组脾系数明显增加外(P<0.05),其余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各剂量组均未见迟缓性毒性发生。结论:高剂量(2 400 mg/kg)EP注射液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较明显毒性作用,但为可逆性的。EP注射液作为单次用药对大鼠无长期毒性作用。
- 张涛陈宏莉张伟彭洁刘江正于卫华海春旭
- 关键词:丙酮酸乙酯注射液长期毒性试验
- ROS-activated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is required for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A revisit to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poptosis
- Obesity has reached epidemic proportions world-wide,with more than a billion adults being overweight,and over ...
- 王欣廖鼐王钊吴昊于卫华张涛海春旭
- 关键词:APOPTOSISROS
- 文献传递
- PCB-153通过下调HNF1b激活ROS/NF-κB通路诱导代谢紊乱
- [目的]多氯联苯(PCB)是一种主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本研究旨在阐明PCB-153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糖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并使用脂肪...
- 龙子于卫华海春旭王欣
- 关键词:糖脂代谢紊乱ROSNF-ΚB
- 硒对镉暴露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硒预处理对镉暴露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灌胃法建立大鼠镉暴露肝损伤模型。观察硒预处理对大鼠肝脏镉暴露相关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相关机制。通过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评价大鼠肝功能;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含量并计算Bax/Bcl-2的比值来判定大鼠肝脏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肝组织冰冻切片DHE探针检测肝组织活性氧(ROS)水平和试剂盒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通过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匀浆超氧阴离子歧化酶(SOD)及分型SOD-1活力、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的活力,免疫印迹检测抗氧化酶SOD-1、GPx-1和CAT及抗氧化调控因子Nrf-2的蛋白水平评价大鼠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功能。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硒预处理对镉暴露导致大鼠的血清ALT和AST升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均<0.05)。硒能抑制镉暴露导致的肝脏组织Bax/Bcl-2的升高(P<0.05),表明硒具有抑制镉导致的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硒预处理明显减缓了镉暴露导致的肝脏ROS水平和MDA水平的升高(P均<0.05),并引起抗氧化酶SOD和GPx活力的升高(P均<0.05),以及诱导核转录因子Nrf-2蛋白表达的上调(P<0.05),提示硒预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镉暴露导致的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结论:硒对大鼠镉暴露导致的肝脏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 傅晗刘颖刘江正于卫华彭洁海春旭
- 关键词:镉暴露肝损伤抗氧化作用
- EP注射液对SD大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 目的:对SD大鼠进行EP注射液长期毒性试验过程中,观察EP注射液的急性毒性。方法:按年龄、质量、性别均衡的原则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EP注射液高(2400mg/kg)、中(1600mg/kg)、低(50mg/kg)剂量...
- 张涛陈宏莉张伟彭洁刘江正于卫华海春旭
- 关键词:EPSD大鼠急性毒性
- 文献传递
- 环孢霉素A对葡萄糖氧化酶诱导的HepG2线粒体功能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CsA)对葡萄糖氧化酶(GOX)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GOX和CsA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所要选用的剂量和时间点。以10μmol/L的CsA预处理2 h,并给予25 U/L GOX处理12 h作为CsA+GOX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GOX阳性对照组、CsA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GENMED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荧光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JC-1染色激光共聚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液相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耗氧量。结果:MTT结果显示GOX能诱导HepG2细胞活力下降,且呈现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 U/L GOX作用12 h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同时伴有线粒体膜通道开放和膜电位下降,细胞内ATP水平和线粒体耗氧量下降(P均<0.05),而10μmol/L的CsA预处理2 h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阻断线粒体结构功能的损伤,降低凋亡率,CsA+GOX组与GOX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sA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和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 于卫华刘江正王钊刘颖海春旭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环孢霉素A急性肝损伤线粒体膜电位
- 线粒体在炎症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7年
- 炎症反应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不仅担当机体重要的"安全卫士",也是引起绝大多数疾病的"罪魁祸首"。炎症相关的急慢性疾病是临床病例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炎症分子通路复杂,且具体机制尚未阐明,导致炎性相关疾病缺乏有效救治措施,给患者造成沉重的身心伤害和医疗费用负担。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与多种炎症信号密不可分,是调控机体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炎症过程中线粒体的改变及其参与炎症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潜在靶点。
- 韩孝先刘泽宇周庆彪张晓迪孔德钦海春旭于卫华
- 关键词:线粒体炎症自噬免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