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分子量测定实验的改进被引量:1
- 2001年
- 于清江
- 关键词:四氯化碳
- 一维链状冠醚配合物:[K(18C6)]_2[Pd(NO_2)_4](H_2O)的合成与结构(英文)
- 2001年
- 研究了 1 8冠 6与 K2 [Pd( NO2 ) 4 ]的反应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 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配合物 [K( 1 8C6) ]2 [Pd( NO2 ) 4 ]( H2 O)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 P2 1/c.晶体学数据 :a=1 .71 0 4 ( 3) ,b=1 .4859( 3) ,c=1 .5763( 3) nm,β=93.49( 3) 0 ,V=3.9987( 1 4) nm3,Z=4,Dcal.=1 .50 7mg/m3,F( 0 0 0 ) =1 880 ,R1=0 .0 681 .w R2 =0 .1 0 0 4 .在固态 ,配合物具有 [K( 1 8C6) ]2 [Pd( NO2 ) 4 ]( 1 )和 [K( 1 8C6) ]2 [Pd( NO2 ) 4 ]( H2 O) ( 2 )两个基团 ,两者比例为 1 :1 .
- 刘雪贺媛于清江窦建民
- 关键词:一维链冠醚配合物钯单斜晶系
- 化学教学应充分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
- 2001年
- 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学生自学潜能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开发学生自学潜能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于清江张季东
- 关键词:主动性多样性化学教学
- 平等性应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
- 2001年
- 于清江刘桂华
-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教学原则平等性自我教育能力
- 18—冠—6与Na2[M(mnt)2](M=Cu,N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被引量:3
- 2001年
- 研究了18-冠-6分别与Na2[M(mnt)2][M=Cu,Ni;mnt=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C2S2(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8-C-6)][Na(18-C-6)(H2O)]}[Cu(mnt)2](1),[Na(18-C-6)(H2O)]2[Ni(mnt)2]@(18-C-6)(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两个配合物均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1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22697(19)nm,b=1.22780(19)nm,c=1.5665(3)nm,α=95.083(3)°,β=101.534(3)°,y=91.007(3)°,V=2.3016(6)nm3,Z=2,Dcalcd=1.350g/cm3,F(000)=976,R1=0.0726,wR2=0.1843.2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11620(17)nm,b=1.22054(18)nm,c=1.27939(18)nm,α=111.647(2)°,β=92.792(3)°,y=103.201(2)°,V=2.5461(4)nm3,Z=1,Dcalcd=1.304g/~cm3,F(000)=642,R1=0.0459,wR2=0.1003.1中的[Cu(mnt)2]2-通过mnt的氮原子与[Na(18-C-6)]+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Na(18-C-6)(H2O)]+只起平衡电荷的作用.2中的[Ni(mnt)2]2-也通过配体的mnt氮原子与两个[Na(18-C-6)(H2O)]+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 窦建民李大成于清江刘颖徐立强毕文华雍伟郑培菊
- 关键词:18-冠-6冠醚配合物
- 论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被引量:1
- 2000年
- 傅尚奎于清江
-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育功能道德结构审美结构
- NO和NO_2相互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讨论
- 1999年
- 对NO和NO2相互转化过程中体积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通常状况下,由于存在一个受温度约制的NO2N2O4平衡体系,无论用何种方法制取NO2,得到的都是NO2和N2O4混合气体.体系内气体的体积是这两种气体的体积之和;这种混和气体溶于水后的气体体积是NO2和N2O4分别和水反应后生成的NO的体积之和.
- 于清江王晓玲
- 关键词: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化学平衡体积
- 气化法测定四氯化碳分子量实验的改进
- 1999年
- 讨论了影响气化法测定四氯化碳分子量实验误差的因素,对文献[1]中报道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学生按改进的方法进行实验,测定的四氯化碳分子量在150~155范围内.
- 于清江房磊朱武宽高洪霞
- 关键词:四氯化碳分子量气化法
- 也谈氨水受热时的电离被引量:2
- 2001年
- 讨论分析了氨水受热过程中体系发生的变化 ,指出了要依据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变化去判断氨水电离的程度和趋势。依据反应NH3+H2 ONH3·H2 ONH4 ++OH-的平衡移动方向去判定NH3·H2
- 于清江武建功
- 关键词:氨水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化学教学
- 18冠6与K_2[M(mnt)_2](M=Cu、N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研究了18冠6分别与K2[M(mnt)2][M=Cu、Ni;mnt,1,2-dicyanoethene-l,2-dithiolato,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C2S2(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K(18C6)]2 [Cu(mnt)2](1)、[K(18C6)]2[Ni(mnt)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两个配合物均为三斜晶系,空间群 P-1.l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226 97(19),b=1.227 80(19),c=1.566 5(3)nm,α=95.083(3),β=101.534(3),γ=91.007(3)0 ,V=2.301 6(6)nm3,Z=2,Dcalc.=1.350 Mg/m3 ,F(000)=976,R1=0.0726,wR2=0.184 3.2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116 20(17),b=1.220 54(18),c=1.279 39(18)nm,α=111.647(2),β=92.792(3),γ=103.201(2)0,V=2.546 1(4)nm3,Z=1,Dcalc.=1.304 Mg/m3,F(000)=642,R1=0.045 9,wR2=0.100 3.l中的[Cu(mnt)22-通过mnt的氮原子与[Na(18C6)]+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Na(18C6)(H2O)]+只起平衡电荷的作用。2中的[Ni(mnt)2]2-也通过配体的mnt氮原子与两个[Na(18C6)(H2O)]+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 王大奇于清江窦建民
- 关键词:冠醚配合物钠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