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纪军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对外经济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早衰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贸易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轻工
  • 1篇轻工业发展
  • 1篇重工业
  • 1篇重工业化
  • 1篇自销
  • 1篇经济贸易
  • 1篇就业
  • 1篇就业结构
  • 1篇工业化
  • 1篇工业经济
  • 1篇国贸
  • 1篇百分点
  • 1篇产业结构

机构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7篇任纪军
  • 1篇江小涓
  • 1篇赵英

传媒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学家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超前重工业化和轻工业早衰状况分析
1991年
作者认为,我国工业超前重工业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时序结构三个方面;与重工业比重超前膨胀的轨迹相对应,则是随着中国轻工业份额的过早衰落,其结构功能也在不断衰落。作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这一观点。
任纪军
关键词:重工业产业结构
日用工业品的自销与工商关系——从上海、江苏的调查谈起
1992年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日用工业品批发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国营商业统购包销已被打破,新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体制已初步形成。这对发展生产、繁荣市场、加速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特别是产地国营批发企业由于工业自销日益扩大,销售额大幅度下降,
裴叔平任纪军
中国贸易发展战略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一、出口导向与超大国经济的不适性和出口换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一) 我国经济不宜采用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大国经济具有较小的对外贸易份额。对外贸易份额随国家规模成反比变化,被美国国际经济学家中的后起之秀梅基称为对外贸易份额下降第一规律,即一国的地理疆域越大外贸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就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假如一个区域是弹丸之地,几乎所有的贸易都是对外贸易;但若将整个地球看作一个国家,那也就无外贸可言了。二是运输和分配成本,假如面包分发的最大半径是150公里。
任纪军
森林工业产业政策研究
1991年
自8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工业、主要是木材采运业的经济状况日趋恶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森林工业生产增长衰退。首先,80年代森林工业的增长速度在波动中不断衰减,最终未能摆脱衰退的趋势,出现负增长;特别是80年代后期木材产量逐年下降,降幅逐年增大。其次,森林工业发展很不稳定,增长速度波动的正负变动频率和幅度都较高和较大。再次,森林工业的增长与整个工业的增长相关程度极低,特别是在整个工业超高速增长时,森林工业却呈现出负增长或低速增长(见表1)。
任纪军印红
关键词:产业政策生态效益
九十年代中国轻工业发展的战略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90年代我国轻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与80年代相比将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有: 1.从超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变 80年代绝大多数年份轻工业以超高速增长,1985年和1988年出现两个增长速度的最高峰,增长速度高达22%,只有个别年份增长速度低于9%。1979—1989年轻工业平均增长达14.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第58页。)造成轻工业超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1)
任纪军
关键词:工业经济
中国轻重工业的结构变动被引量:1
1990年
同国际经验相比较,中国轻重工业生产结构、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以及轻重工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具有其独特性。中国轻重工业结构的异常变动是:生产结构、就业结构与出口结构的倒置;轻重工业生产比重轨迹的多次重复相支;就业结构的重工业化程度超过生产结构。从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时序结构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轻重工业结构具有超前重工业化的性质。
任纪军
关键词:制造业百分点对外经济贸易就业结构
我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的若干新特征被引量:2
1993年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工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能源、原材料供应趋紧、价格上扬、加工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基础产业、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等高速增长阶段经常存在的现象,这次也不例外地呈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但是,这一次的高速增长与历次不同,在出现上述问题的背后,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的动因和方式正全面经历着一次蓄势已久的变化,出现了若干意义深远的新特征,预示着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江小涓赵英任纪军柳红熊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