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国强

作品数:569 被引量:1,409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7篇期刊文章
  • 188篇专利
  • 6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8篇机械工程
  • 2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理学
  • 21篇电子电信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兵器科学与技...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76篇火箭
  • 150篇火箭发动机
  • 113篇燃烧
  • 103篇固体火箭
  • 80篇推进剂
  • 75篇固体火箭发动...
  • 72篇RBCC
  • 67篇火箭基组合循...
  • 63篇发动机
  • 60篇燃烧室
  • 54篇喷管
  • 52篇固体推进剂
  • 52篇冲压发动机
  • 47篇烧蚀
  • 47篇数值模拟
  • 47篇值模拟
  • 39篇进气道
  • 37篇绝热层
  • 35篇循环发动机
  • 30篇激光

机构

  • 569篇西北工业大学
  • 20篇装备指挥技术...
  • 20篇中国航天科技...
  • 5篇空军工程大学
  • 5篇中国航天科工...
  • 5篇西安航天动力...
  • 5篇中国航天科工...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第二炮兵工程...
  • 3篇中国航空工业...
  • 3篇中国空空导弹...
  • 3篇中国航天推进...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航天工业...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北京动力机械...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69篇何国强
  • 210篇刘佩进
  • 191篇秦飞
  • 133篇魏祥庚
  • 124篇李江
  • 91篇刘洋
  • 78篇陈剑
  • 66篇吕翔
  • 60篇石磊
  • 52篇胡春波
  • 37篇蔡体敏
  • 23篇王亚军
  • 22篇景婷婷
  • 20篇洪延姬
  • 16篇李宇飞
  • 16篇王国辉
  • 16篇李强
  • 15篇张铎
  • 14篇潘宏亮
  • 13篇李文强

传媒

  • 114篇固体火箭技术
  • 93篇推进技术
  • 20篇弹箭与制导学...
  • 16篇西北工业大学...
  • 12篇航空动力学报
  • 8篇宇航学报
  • 8篇第五届海内外...
  • 7篇中国宇航学会...
  • 6篇火箭推进
  • 5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实验流体力学
  • 5篇中国宇航学会...
  • 4篇中国宇航学会...
  • 3篇航空学报
  • 3篇中国宇航学会...
  • 3篇中国宇航学会...
  • 2篇含能材料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15篇2022
  • 14篇2021
  • 24篇2020
  • 26篇2019
  • 26篇2018
  • 29篇2017
  • 33篇2016
  • 21篇2015
  • 11篇2014
  • 30篇2013
  • 29篇2012
  • 49篇2011
  • 40篇2010
  • 19篇2009
  • 21篇2008
  • 31篇2007
  • 26篇2006
  • 31篇2005
5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非设计点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TSPR)将ATR的燃气涡轮增压部件和固冲发动机高能推进剂有机组合,实现了高比冲宽包线的性能要求。建立了TSPR非设计点性能模型,提出了TSPR2种调节方案,即等余气系数和等富燃流量。通过热力循环相似的ATR试验结果,校核了本性能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研究TSPR2种调节方案的推力调节特性。2种调节方案的假想TSPR不同转速比冲均高于与设计推力比推力与其相等的ATR,等富燃流量调节方案的TSPR调节简单,推力调节范围大,性能更接近ATR。物理转速不变的假想TSPR可工作的速度、高度范围分别为Ma=0—2.4、0~16km,发动机高空高速比冲最高。等富燃流量调节方案TSPR的性能略低于等余气系数,但相比等余气系数,其控制规律简单,实现方便,是更实用的控制方案。
杨飒何国强李江刘洋
关键词:非设计点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掺混与燃烧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3
2005年
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的掺混与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进气道尺寸、进气夹角、头部距离、一次喷嘴扩张比和喷嘴数目等结构因素对补燃室掺混与燃烧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进气道尺寸和进气夹角对掺混与补燃性能的影响与非壅塞式相同;增加一次喷嘴的数目和加大喷嘴的扩张比增加了燃气的分散性,提高了补燃效率。该研究从理论上找到了提高补燃效率的途径。
高岭松何国强刘佩进李江
关键词:数值模拟燃烧效率
模拟过载条件下EPDM绝热材料烧蚀模型(Ⅱ)——考虑炭层孔隙结构的颗粒侵蚀模型被引量:5
2011年
分析不同颗粒冲刷状态下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炭化层的微观结构,确定炭化层为疏松多孔介质,整体结构为致密/疏松结构。颗粒侵蚀作用分为颗粒机械破坏和颗粒热增量,根据不同冲刷状态炭化层结构形态建立颗粒机械破坏模型;通过实验测试确定颗粒热增量模型。根据气相沉积原理拟合炭化层中致密结构,将颗粒侵蚀模型与考虑炭层孔隙结构的热化学烧蚀模型耦合,计算得到多个工况的炭化烧蚀率与实验结果吻合,且炭化层结构分布与实验得到的电镜结构基本一致。
杨飒何国强李江刘洋李强孙翔宇胡淑芳
关键词:三元乙丙
基于气化煤油喷注的RBCC燃烧室亚燃模态燃烧组织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RBCC发动机亚燃模态进行主动冷却的情况下,煤油发生气化后喷入燃烧室的燃烧组织开展研究。在亚燃模态低来流总温条件下,使用小流量富燃一次火箭高温射流作为引导火焰可以实现支板喷注二次燃料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当煤油喷注前加热到气化/超临界态时,燃烧室最高压力相比于室温液态煤油提高约10%左右。当关闭一次火箭后,利用凹腔成功实现火焰稳定,而使用室温液态煤油喷注时,凹腔内无法实现火焰稳定。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喷注方案的燃烧室燃烧流场特征和燃烧组织过程,为进一步优化燃烧室的性能提供依据。结果分析表明通过合理布置燃料支板喷注位置,由燃料支板下游集中的燃料热释放使得气流在扩张燃烧室构型中实现"热力壅塞",通过燃料分配实现燃烧室内合理的燃烧释热分布,使RBCC发动机亚燃模态完成高效燃烧组织。
徐朝启何国强秦飞刘佩进汤祥
关键词:火箭基组合循环亚燃模态
固体推进剂燃烧特性实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推进剂燃烧特性实验系统,包括力矩输出装置,力矩输出装置的输出轴通过挤压装置连接有固体推进剂,力矩输出装置带动挤压装置实现对固体推进剂的压缩或拉伸;力矩输出装置还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有控制主机,数据采集...
刘洋裴净秋李江何国强韩纪昆
文献传递
燃烧条件下药柱脱粘扩展的设计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药柱脱粘部位的应力状况,设计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条件下的脱粘扩展试件,通过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纪录了燃烧过程。结果表明:要形成脱粘扩展,脱粘部位装药要有大的拉伸变形;当药柱在点火冲击作用下,脱粘产生比较大的拉伸变形,且变形达到脱粘扩展的临界变形量时,就会出现脱粘扩展。
阳建红侯根良刘朝丰成曙何国强吕秋娟岳应娟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燃烧脱粘有限元法
一种基于裂解燃气引射增压的短距高效冲压燃烧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裂解燃气引射增压的短距高效冲压燃烧室,包括:隔离管,燃烧室,中心支板,为V形薄壁件,竖向设置,其V形的开口朝向隔离管设置,中心支板由一体连接的上支板和下支板组成,上支板在下支板的上侧,上支板的下端与下...
朱韶华孟彤何国强秦飞魏祥庚
电驱推进剂供给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
本发明公开了电驱推进剂供给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包括氧化剂输送系统、燃料输送系统和推力室,上述氧化剂输送系统和燃料输送系统均各自独立与推力室相联通,以将对应的氧化剂和燃料输送至推力室内,并在推力室内混合、燃烧,产生反推力。...
刘洋付本帅何国强刘佩进胡春波裴净秋杨建刚李超
文献传递
飞行参数对导弹发动机羽流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对导弹发动机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羽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飞行参数对导弹发动机羽流的影响规律,为载机挂点设计和制定发射边界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飞行马赫数下随飞行高度的增加,导弹羽流边界随之增加;在相同飞行高度下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加,导弹羽流边界随之减小,同时导弹羽流结构也随飞行条件变化而有很大的不同。数值模拟与地面试验结果一致,计算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孙振华徐东来何国强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羽流数值模拟
基于RTR技术的绝热层烧蚀实时测量实验
发展了一种基于X射线实时诊断技术的绝热层烧蚀实时测量方法,对高浓度颗粒流冲刷条件下绝热层瞬时烧蚀率进行了测量。实验成功的获得了强冲刷条件下绝热层表面烧蚀退移过程的序列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凹坑最低点的位置沿试件长度方向是变化...
王希亮何国强李江陈剑刘洋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烧蚀
文献传递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