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委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钱钟书批评《文心雕龙》探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著名文艺理论著作,钱钟书作为我国贯通古今中外的渊博通人,在学术界众所周知。然而,由于其主要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篇》《管锥编》侧重于古代典籍与诗歌,钱钟书对《文心雕龙》的批评,尤其是整体否定,虽耐人寻味,却鲜有人关注,很大程度上被"龙学"洪流所淹没。对此,有必要爬梳钱钟书对《文心雕龙》的认识与评价,考察其所折射的治学路径,及其相关所见之得失。
- 何建委陆晓光
- 关键词:《文心雕龙》
- 满涛“痛骂”傅雷探究被引量:2
- 2016年
- 1944年,《万象》杂志发表了傅雷的著名评论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深刻又中肯"的该文,不但被张爱玲撰文予以反驳,而且被不喜欢张爱玲的满涛撰文"痛骂"。关于傅雷与满涛围绕张爱玲小说的文艺交锋,至今鲜有分析探讨。然而,若立足满涛的批评焦点,细读二人的评论文章,对照《约翰·克利斯朵夫》,不难发现"痛骂"背后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审美趣味以及傅雷文章字里行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因子。这样,既有助于理解满涛何以"痛骂"傅雷,又可以探讨"痛骂"之得失,学理审视文艺评论,正视文学作品的歧义性,营造良好评论生态。
- 何建委
- 王元化“痛诋”《围城》探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王元化于1948年发表的《论香粉铺之类》一文中,涉及对《围城》之批评。这既被《围城》作者钱钟书反驳,又在学界存在争议。对此,本文立足于1947年初版的《围城》和1948年发表的《论香粉铺之类》,考镜源流,拂去历史的尘埃,客观地呈现这段艺术对话与交锋,审视"痛诋"的合理与盲点,探讨理性批评的边界,予这段公案以客观评价。
- 何建委
- 关键词:《围城》考辨
- 莎士比亚戏剧的“新意蕴”——王元化读莎评莎及其他
- 2020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有不少学者开始重视莎士比亚文学的政治思想。探索莎士比亚戏剧当中的政治学意蕴,也是王元化读莎评莎的一个特点。在王元化看来,莎士比亚之所以永不褪色,是因为其戏剧“永远保存着未被发现未被揭示的新意蕴”,一直“展示着尚未被人认识到的深刻哲理”。对此,本文立足王元化的读莎评莎,参照相关文本,进一步考察莎士比亚戏剧的“新意蕴”。
- 何建委
-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
- “智慧风貌”“第三维”与莎剧《亨利四世》——从吴兴华到傅光明
- 2021年
- 莎士比亚历史剧当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亨利四世》。而吴兴华的译本与导读,是"‘十七年’时期英美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身处21世纪的傅光明则追求适应时代变化。鉴于此,参考卢卡奇的"智慧风貌"、艾略特"第三维"理论,立足《亨利四世》复译本,考察其背后的时代变迁与理念更迭,很有必要。
- 何建委
- 关键词:《亨利四世》
- '废话一吨'与'微言一克'--关于钱锺书论《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著名文艺理论著作,钱钟书作为我国贯通古今中外的渊博通人,在学术界众所周知.然而,由于其主要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篇》《管锥编》侧重于古代典籍与诗歌,钱钟书对《文心雕龙》的评价尤其整体否定,虽耐人寻味...
- 何建委
-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心雕龙》文学评论
- 文献传递
- 情志和理想:爱因斯坦的科学追求与人文精神
- 爱因斯坦(1879-1955),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20世纪最具人文精神”知识分子。国内学术界主要注重从真、善、美和自由等角度来阐述爱因斯坦的人文精神,而缺乏从知识分子的责任和爱因斯坦的文艺观等角度对爱因斯...
- 何建委
- 关键词:爱因斯坦人文精神文艺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