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欢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活性炭
  • 2篇城市
  • 1篇嗅味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处理
  • 1篇有机物
  • 1篇预氯化
  • 1篇原水
  • 1篇真菌群落
  • 1篇深度处理
  • 1篇深度处理工艺
  • 1篇生物活性炭
  • 1篇生物活性炭工...
  • 1篇生物稳定性
  • 1篇水厂
  • 1篇水处理
  • 1篇水系统
  • 1篇去除有机物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1篇苏州市自来水...
  • 1篇陶氏化学(中...
  • 1篇中铁上海工程...

作者

  • 5篇何欢
  • 3篇张天阳
  • 3篇徐斌
  • 2篇董秉直
  • 1篇唐玉霖
  • 1篇何畅
  • 1篇许光红
  • 1篇华伟
  • 1篇王继萍
  • 1篇蒋福春

传媒

  • 2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预氯化/粉炭工艺对原水藻源风险的控制效能
2023年
选用了5种粉末活性炭,开展与预氯化联用的粉末活性炭种类优选和与氯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粉末活性炭均可有效吸附三氯甲烷,吸附速率变化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规律,回归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木质活性炭(k=0.41912)和椰壳活性炭Ⅰ(k=0.38693)吸附效果最好。余氯的存在会降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甲烷的吸附速率,但未改变各粉末活性炭吸附效果的优劣顺序。在原水背景下,椰壳活性炭Ⅰ和木质活性炭对2-甲基异莰醇(2-MIB)去除效率在60%以上,对土臭素(GSM)去除效率在90%以上,对三卤甲烷吸附效率最高(28%)。尽管加氯会减低活性炭的吸附效率,但是其不影响不同炭型吸附的优劣顺序,木质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Ⅰ的效果依然最佳,煤质活性炭表现较差。将粉末活性炭性质与三氯甲烷、嗅味物质的去除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均孔径、碘值、亚甲基蓝值和总孔容积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平均孔径的相关系数最高,在比选优质粉末活性炭时可以将平均孔径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徐斌谢向弛夏樱周晓阳何欢孙东晓张天阳
关键词:原水预氯化粉末活性炭嗅味消毒副产物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AOC和有机物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对某水厂深度处理各段工艺出水水质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太湖原水A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深度处理工艺对DOC和UV254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35.76%和57.58%;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AOC去除效果有限。
王继萍华伟蒋福春赵世瑕何畅何欢董秉直
关键词:深度处理工艺生物稳定性可同化有机碳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
2023年
城市给水厂产生的污泥量大、有机物含量低、无机污染风险高,其绿色低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供水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国家行业政策与给水厂污泥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归纳了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给水厂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水体排放、市政排污和陆地填埋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环境风险、堵塞设施、占用土地、碳排放量大等难题。基于城市给水厂污泥的特性,其潜在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合成吸附材料、混凝/沉淀材料、再生盐材料、建筑材料和农林材料等。若能突破上述关键技术,实现给水厂污泥从“处理”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转变,将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绿色低碳运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罗振宁徐斌唐玉霖何欢朱斌张天阳
关键词:给水厂污泥无机物资源化利用
城市供水系统中真菌群落赋存规律解析
2023年
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耐氯真菌为面向直饮的高品质饮用水供应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某城市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培养法、宏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对水厂不同处理工艺出水和二次供水中真菌的数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经过水厂净水工艺处理,真菌菌落数有效降低;但相比出厂水,二次供水水箱中的真菌数量出现上升,表明存在真菌再生长风险。出厂水和二次供水中的真菌以根瘤菌属、壶菌属、曲霉属和镰刀菌属为主。曲霉是两水厂出厂水中检出频率和相对丰度最高的致病真菌,3月份最高丰度可达25.19%,建议应作为供水系统重点控制的对象。紫外装置对二次供水中耐氯真菌的数量和致病真菌丰度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赵恒轩王圣张天阳朱斌何欢何欢徐斌
关键词:供水系统群落结构宏基因组赋存规律
颗粒状大孔阴树脂去除有机物以及缓解膜污染的效果与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颗粒状大孔阴树脂和混凝作为微滤膜的预处理,考察它们去除有机物以及缓解膜污染的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树脂可有效去除中等和小分子的有机物,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混凝可有效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但对中等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仅采用树脂作为预处理,虽然去除有机物效果较好,但缓解膜污染的作用有限;而混凝与树脂联用,不仅有效去除有机物,而且也有效缓解膜污染.
何欢董秉直许光红闫昭辉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微滤膜膜污染混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