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灿浩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主题

  • 5篇吴越
  • 3篇吴越国
  • 3篇五代十国
  • 2篇政治
  • 2篇宗室
  • 2篇吴越佛教
  • 2篇五代十国时期
  • 2篇法眼宗
  • 2篇佛教
  • 1篇学风
  • 1篇元史
  • 1篇元史研究
  • 1篇政教关系
  • 1篇政权危机
  • 1篇政治风格
  • 1篇政治观
  • 1篇政治观念
  • 1篇史学
  • 1篇史学家
  • 1篇述论

机构

  • 1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2篇何灿浩

传媒

  • 5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史学月刊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闽的宗教政策与政教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王闽的宗教政策经历了太祖朝崇佛到惠宗、康宗朝崇道的变化,景宗朝,崇道政策又被否定。康宗朝道教介入政治,一度凌驾于王权之上,这种政教关系的畸态不仅破坏了政教分离,王权高于神权的传统模式,而且也导致了政教冲突、政治失位、政局动荡的恶果。尽管这种短暂的畸态必然会向常态回归,但政教关系在历史中的影响值得重视。
何灿浩
关键词:宗教政策政教关系
再论吴越佛教
2003年
德韶入浙意味着法眼宗中心区移至吴越 ,这不仅决定了法眼宗在吴越佛教中的特殊地位 ,而且也对吴越佛教有重大影响。吴越前期佛教虽兴 ,但真正兴盛却在吴越后期 ,钱时期是吴越佛教最为兴盛的时期。禅教统一体现了佛教发展的趋势 ,法眼宗以及法眼宗中心区所在的吴越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灿浩
关键词:法眼宗
五代十国时期马楚内争中的三个集团及内争特征被引量:3
2004年
五代十国时期 ,在马楚的内争中 ,宗室和军将这两大势力形成了三个集团。宗室内争、主将冲突和军将内争是依次出现的内争形式。马楚内争具有地域性、军事性、长期性的特征 ,三者互相关联。内争的重要影响是分裂与亡国 ,是武人政治的延续 ,体制演进的阻滞。但内争作为唐宋政治变革的重要背景 。
何灿浩
关键词:五代十国时期
呕心沥血 一生求真——缅怀杨志玖先生
2003年
何灿浩
关键词:史学家蒙元史研究学风
唐末五代的水军和水战被引量:4
2001年
文章简要考察唐末五代水军的规模、职能以及水战的影响因素、攻备之术等。认为水军建置是相当普遍的,水战地区则有一个北移的轨迹。水战在军事上的作用渐趋重要,在兵种、战式上的南北差异则在逐渐缩小。
何灿浩
关键词:水军水战唐朝末年军事史兵种
吴越国宗室述论被引量:1
2004年
吴越国宗室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宗室治州,控制地方上,钱氏宗室因此成为维护王权的重要支柱。钱倡导的儒学家风使宗室关系亲睦和洽。宗室的自身变化表现为具有趋势意义的文人化。钱氏宗室的特征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吴越国稳定政局与完成体制转换中,钱氏宗室起关键作用,从而对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灿浩
关键词:历史贡献
控御与柔服:赵宋兼并吴越国的特殊方式被引量:2
2008年
赵宋在统一的过程中,对吴越国采取控御的方式实现了兼并,即通过不断强化控御,最终实现兼并。赵宋与吴越国的双重关系、钱氏政权的事大忠顺态度以及赵匡胤的政治性格是决定实行这种特殊兼并方式的三大原因。而赵宋绝对的强势地位与控御的逐步推进、两国战略同盟关系的丧失、吴越国的彻底孤立和顺变,则是兼并得以实现的条件。赵宋用控御的方式实现兼并,体现了集权与统一的结合以及集权和统一重构的双重历史要求,同时也表明武力不是统一的唯一方式,因此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何灿浩
关键词:吴越国
吴越国方镇体制的解体与集权政治被引量:4
2004年
吴越建国后 ,镇海、镇东两军与唐朝时的镇海、镇东两军已大不相同 ,在与中原王朝关系方面已不具备方镇体制的内涵。建国后的王国体制由三个系统构成 ,丞相系统成为权力中枢 ,两军系统不再专擅地方大权 ,两军的地位为王国所取代 ,方镇徒有其名 ,其体制在吴越国已经解体。诸州升军 ,也不符合方镇作为州以上的道级行政实体的固有特征。从各种权力关系来看 ,吴越国已形成集权政治 ,体制的转换已经完成。
何灿浩
关键词:吴越国集权政治丞相
试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宗室内争的发生原因被引量:2
2003年
Imperial clan factions wer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South China kingdom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907-960). The political unrest in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the relatively stabl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outhern states, the small and narrow minded political concepts of most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rulers, their extravagant ruling conduct and suppressing and killing policy, and coups d’etat that took place here and there, all contributed to the frequently occurring royal family factions at that time. The conflicts failed to dissolve the miscellaneous causes of the time to which they themselves were attributed; rather, as part of the turbulent background, they became the cradle and activator of future factions, hence the repeated staging of royal clan fighting.
何灿浩
关键词: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政治观念政治风格政权危机兵变
安定战略与南唐方镇体制的崩解被引量:2
2007年
南唐方镇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方镇体制军事特质的丧失,因此南唐方镇的体制实际上已不再是原先的军政体制,而是一种新的民政体制。决定南唐方镇体制崩解的根本因素是安定战略。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在政治体制方面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
何灿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