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冉

作品数:71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污泥
  • 14篇污染
  • 13篇微生物
  • 8篇污水
  • 8篇细菌
  • 8篇降解
  • 7篇水处理
  • 6篇生物处理
  • 5篇生物处理系统
  • 5篇生物降解
  • 5篇水生
  • 5篇水生物
  • 5篇土壤
  • 5篇污水生物
  • 5篇污水生物处理
  • 5篇纳米
  • 4篇饮用水
  • 4篇营养化
  • 4篇藻毒素
  • 4篇青霉

机构

  • 69篇东南大学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生态环境部南...
  • 2篇南京市环境保...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环境监...
  • 1篇江苏省地质矿...
  • 1篇江苏南京地质...
  • 1篇南京清元景和...
  • 1篇南京博岭节能...

作者

  • 69篇余冉
  • 8篇孙丽伟
  • 7篇吕锡武
  • 7篇朱光灿
  • 6篇王长永
  • 6篇刘燕
  • 6篇刘美婷
  • 6篇张诗文
  • 5篇张振华
  • 5篇陈良辉
  • 4篇张晓东
  • 3篇张涛
  • 2篇祝欣
  • 2篇龙涛
  • 2篇宋海亮
  • 2篇于赐刚
  • 2篇林玉锁
  • 2篇叶雷
  • 2篇杨安康
  • 2篇魏昕

传媒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化工学报
  • 3篇净水技术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高教学刊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导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皮革制作与环...

年份

  • 9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生物堆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以多环芳烃(PAHs)污染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的生物堆反应器中PAHs降解效果,并通过对PAHs高效降解混菌的筛选富集,探讨菌液投加对生物堆技术处理PAHs污染土壤的强化修复作用效能。结果表明,生物堆运行过程中土壤pH和含水率基本保持稳定,总PAHs在9 d内快速降解,降解率达到80%以上,之后基本不变;生物堆在短期内(9 d)对低分子质量(2~3环)PAHs具有较高降解效率,达到91%;但中、高分子质量(4~6环)PAHs的降解效率只有60%,降解中、高分子质量PAHs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在试验期内添加表面活性剂、通风和投加PAHs降解菌液对总PAHs降解率均没有显著提升,但添加菌液后土壤脱氢酶活性大幅升高,投加菌液的3#和4#处理在80 d时脱氢酶活性较41 d时分别增加约7倍和9倍。PAHs降解菌液可能对PAHs降解中间产物的进一步矿化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并通风处理的脱氢酶活性更高,达到10740μg·g^-1·h^-1,说明其对中间产物降解的促进作用更大。该研究验证了生物堆技术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有效性,并对比了不同强化措施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为该技术在PAHs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谢林培祝冲之张晓东余冉余冉展漫军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混合菌群表面活性剂
纳米ZnO对恒流反应器中欧洲亚硝化单胞菌的毒性影响及分子机制
纳米材料(NPs)得益于其微小粒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物医药行业和科研领域.纳米氧化锌(n-ZnO)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工程纳米材料之一,在其生产、应用、流通过程...
吴俊康余冉陈良辉刘美婷常岩
关键词:毒性作用分子机制
文献传递
富营养化原水中蓝藻及其毒素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
2002年
余冉吕锡武
关键词:富营养化原水蓝藻毒素生物降解供水
一种低温水热协同高级氧化调理污泥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水热协同高级氧化调理污泥的处理方法,提高脱水率,解决污泥脱水困难、脱水成本高、能耗大的难题。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在水热反应釜内加入待处理的市政污泥;步骤20)在水热反应初始阶段,向市政污...
于洋李盼盼余冉孙正佳朱冰星方娅楠
文献传递
纳米ZnO对恒流反应器中欧洲亚硝化单胞菌的毒性影响及分子机制
<正>纳米材料(NPs)得益于其微小粒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物医药行业和科研领域。纳米氧化锌(n-ZnO)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工程纳米材料之一,在其生产、应用、流...
吴俊康余冉陈良辉刘美婷常岩
文献传递
藻毒素在传统净水工艺中的去除特性研究
以富营养化水为源水的自来水厂出水通常含有藻毒素,这是毒性极强的肝毒素与神经毒素.本文通过模拟试验装置及水厂实测数据,考察了传统制水工艺对藻毒素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富营养化原水预氯化会导致藻细胞内的毒素释于水中,混凝沉淀...
朱光灿余冉吕锡武
关键词:微囊藻藻毒素饮用水处理净水工艺富营养化
文献传递
青霉素菌渣堆肥中β-内酰胺酶基因丰度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解抗生素菌渣堆肥中抗生素残留对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环境行为的影响,以青霉素菌渣堆肥为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了8种典型β-内酰胺酶基因,bla_(-TEM)、bla_(-CTX-M-1)、bla_(-CTX-M-9)、bla_(-IMP-1)、bla_(-VIM-2)、bla_(-CMY)、bla_(-OXA-23)、bla_(-NDM-1)在整个堆肥过程中的丰度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堆肥处理大大缩短了青霉素的降解时间;bla-NDM-1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通过比较β-内酰胺酶基因在不同处理中第1d和30d的绝对数量变化,在处理组中除bla_(-IMP-1)、bla_(-VIM-2)基因绝对数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基因都明显减少.从相对丰度看,在堆肥前期,青霉素残留对bla_(-TEM)、bla_(-CTX-M-1)、bla_(-CTX-M-9)、bla_(-CMY)、bla_(-OXA-23)、bla_(-VIM-2)基因有一定诱导富集效应.随着堆肥进程及菌渣堆肥中抗生素浓度的降低,到了堆肥末期,各处理组及对照组bla_(-TEM)、bla_(-CTX-M-1)、bla_(-CTX-M-9)、bla_(-CMY)的相对丰度较堆肥前期显著降低;而处理组中bla_(-IMP-1)、bla_(-VIM-2)的相对丰度较堆肥前期显著增加.
段会英赵娟张振华余冉章嫡妮刘燕王长永
关键词:高温堆肥Β-内酰胺酶基因
小球藻生长及协同净化畜禽养殖废水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研究小球藻在模拟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高质量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分析小球藻在自养/异养混合代谢生长模式下对有机与无机碳源的竞争利用策略以及外加无机碳源对小球藻生长与废水净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质量浓度有机碳(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ρCOD为(1172±22.5)mg/L)存在条件下,一定浓度的无机碳(0.1~1μmoL/L)可以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对有机物的吸收,COD去除率可提高12.9%~40.4%,同时小球藻合成积累油脂和叶绿素能力也得到提高,藻细胞内总叶绿素质量浓度高达(8.6±0.06)mg/L,单个藻细胞中油脂质量达(0.26±0.004)ng。但当无机碳源的浓度继续提高到2.1mmoL/L时,小球藻的生长和废水有机碳利用速率明显受到抑制,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下降(6.5±2.1)%,COD去除率只有(68.8±5.6)%,但对氮磷去除率影响不大,总氮、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0±0.6)%,(86.8±3.8)%和100%。
朱中强何雪薛梦婷余冉
关键词:小球藻微藻生长废水净化
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对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的生物胁迫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对比研究了3种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NPs,包括纳米Ti O2(n-Ti O2),纳米Ce O2(n-Ce O2)和纳米Zn O(n-Zn O))在不同作用浓度下(0,0.1,1,10,50mg/L)对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代表性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连续作用6h的毒性效应及作用规律.结果表明,3种NPs对N.europaea的生物胁迫效应与其投加浓度均呈正相关.其中,50mg/L的n-Ce O2,n-Zn O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N.europaea细菌浓度,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抑制氨氧化速率.相同浓度条件下,n-Zn O对N.europaea的毒性影响最大,n-Ti O2影响最小.虽然n-Zn O释放的Zn2+对N.europaea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但n-Zn O及其产生的尺寸效应仍是其生物胁迫产生的重要来源.
刘美婷余冉陈良辉吴俊康
关键词:氨氧化菌生物毒性
一种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噬菌型细菌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泥裂解深度脱水的噬菌型细菌,该噬菌型细菌分类命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SDWB02,已于2018年5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余冉张涛展漫军陈舟凯张诗文崔婷婷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