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鸿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0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模型的构建
- 2011年
- 目的构建转染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骨髓细胞。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柔红霉素排出试验检测转染mdr-1基因后的骨髓细胞有无功能表达。结果骨髓细胞病毒转染率为30.14%,存活率为89.25%,转染后骨髓细胞mdr-1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都存在功能性表达,导入的mdr-I表达产物P-gp有药物外排泵功能。结论转染mdr-1的大鼠骨髓细胞模型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多药耐药提供实验基础。
- 陈先锋刘作金王晓波余少鸿隆洪木龚建平栾晓峰李越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1重组腺病毒骨髓细胞
- 腹腔手术史结肠癌患者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效果及手术技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治疗多次手术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术中技巧、注意事项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6例有多次腹腔手术史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回盲部7例,位于升结肠15例,位于结肠肝曲4例;术前病理证实腺癌;术前行阑尾切除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同时行阑尾切除及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胃窦部切除术1例,行剖宫产5例,行右侧附件手术(宫外孕及右侧附件囊肿切除)2例。结果全部手术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肠癌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右半结肠及部分回肠;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标本残端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手术时间150-325 min,平均186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6-120 h,平均72 h;淋巴结清扫8-21枚,平均15.6枚。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狭窄及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反复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9-28 d,平均18.2 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6年3月,有肝转移1例,有局部复发1例,再发肠梗阻行复发肿瘤切除,回肠造瘘;其他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转移、复发及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对于有腹腔手术史的结肠癌患者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优点,但术中操作要求更精细,术后并发症相对无腹腔手术史患者较多,但仍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媲美的治疗效果。
- 余少鸿汤荣春朱磊杨杰李建昌温小明
-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手术史
- 大黄素对大鼠重症胰腺炎TNFα、IL-6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大黄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作用机理。 方法 :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去氧胆酸钠法制作大鼠SAP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大黄素治疗组 ,动态测定术后 0h、6h、12h各组血清TNFα及IL - 6浓度 ,并取胰组织作病理学检查 ,同时应用TUNEL技术分析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 结果 :发现大黄素给药后 6h及 12h时血清TNFα、IL - 6水平明显降低 ,腹水量减少 ,胰组织病变程度改善 ;术后 6hSAP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为 (3 92± 0 94 ) ,大黄素治疗组为(2 6 5 0± 6 72 ) ,两组比较 ,P <0 0 5。 结论 :大黄素可明显抑制大鼠胰酶及TNFα、IL - 6的释放 ,并且诱导已受损的不可恢复的腺泡细胞凋亡 ,从而改善大鼠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发展。
- 余少鸿雷正明张培明陈永兵
- 关键词:大黄素重症胰腺炎TNFΑIL-6胰腺腺泡细胞凋亡
- 联合应用NK细胞及CTL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自然杀伤(NK)细胞及细胞毒T细胞(CTL)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作用。方法提取NK细胞及CTL,分别用白细胞介素-2(IL-2)(6 000、600IU/L)及植物血凝素(8μg/mL)活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受体,将NK细胞及CTL互为靶细胞及效应细胞进行细胞毒性实验;以黑色素瘤B16细胞为靶细胞检测CTL的杀伤率。结果 NK细胞表面受体NK1.1+的百分比在87%以上,NKp46+在90%以上;CTL表面受体CD3+的百分比在99%以上,CD8+在98%以上。NK细胞与CTL相互无细胞毒性,联合应用NK细胞与CTL明显增加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联合应用NK细胞及CTL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有协同杀伤作用。
- 余少鸿汤荣春Per H Basse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
- 纤维结肠镜在老年患者术后下消化道再出血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纤维结肠镜在临床诊断及处理下消化道系统疾病方面显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术前及术中结肠癌诊断,结肠息肉、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以及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判断等[1-2]。2005年以来,我科成功使用纤维结肠镜检查及处理12例老年患者(〉70岁)行结肠部分切除后继发下消化道再出血,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条件:(1)结肠部分切除术后,
- 余少鸿汤荣春温小明
- 关键词:纤维结肠镜高龄患者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与肝胆疾病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余少鸿严律南
-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肝胆疾病
- 不同细胞因子活化的NK细胞形态及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IL-2及白细胞介素-12(IL-12),IL-2及白细胞介素-18(IL-18),IL-2、IL-12及IL-18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形态及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率。方法提取NK细胞,IL-2 6 000 I U/mL,IL-2 6 000 I U/mL+IL-12 10 ng/mL,IL-2 6 000 I U/mL+IL-18 100 ng/mL,IL-2 6 000 I U/mL+IL-12 10 ng/mL+IL-18 100 ng/mL活化,3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前向角散射(FSC)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B16黑色素瘤细胞为靶细胞检测NK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 IL-2+IL-12、IL-2+IL-18、IL-2+IL-12+IL-18活化的NK细胞FSC值明显比仅用IL-2活化的NK细胞大(P<0.05),并且分泌的IFN量高(P<0.05),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杀伤率低。结论同时应用IL-12及IL-18与IL-2活化的NK细胞能够分泌较高的IFNγ,但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较低。
- 余少鸿汤荣春温小明张继红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黑色素瘤细胞
- PLK1及STK15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保罗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erine/threonine kinase15,STK15)mRNA及其蛋白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HT-29细胞及CACO-2细胞,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LK1 mRNA和STK15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LK1蛋白和STK1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偶氮唑盐(MTT)法检测Dulbecco改良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基)、二甲基亚砜(DMSO)、SBE13(PLK1蛋白特异性抑制剂)或VX-680(STK15蛋白特异性抑制剂)处理后4种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Hela细胞比较,HCT-116细胞、HT-29细胞及CACO-2细胞的PLK1和STK1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①Hela细胞:与DMEM组比较,SBE13组、VX-680组及SBE13+VX-680组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②HCT-116细胞和HT-29细胞:与DMEM组比较,VX-680组和SBE13+VX-680组的增殖能力均降低(P<0.05),但SBE1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ACO-2细胞:与DMEM组比较,SBE13组、VX-680组及SBE13+VX-680组的增殖能力均降低(P<0.05)。结论 HCT-116、HT-29及CACO-2结肠癌细胞的PLK1 mRNA和STK1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ela细胞,应用其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部分结肠癌细胞系的生长。
- 高俊勇余少鸿赵永恒王文学周琪李梅章
- 关键词:保罗样激酶1结肠癌
- 多药耐药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表达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构建携带多药耐药mdr1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人肝癌细胞HepG2 中的表达。方法 双酶切质粒pHaMDR1,获取含mdr1全长cDNA片断,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 neo多克隆位点,经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稳定的细胞系HepG2/mdr1,PCR检测mdr1 特异片段,RT PCR 检测HepG2/mdr1细胞mdr1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mdr1 细胞P gp的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携带mdr1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pG2 细胞中表达,形成稳定的细胞系HepG2/mdr1,其mdr1 mRNA及P gp的含量较未转染该载体的HepG2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用真核表达载体将mdr1 全长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HepG2能够建立高效、稳定的多药耐药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多药耐药机理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
- 陈永兵余少鸿严律南苟兴华李德华赵兰英张淑彬
-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肝癌细胞P-糖蛋白MDR基因片段
-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细胞因子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本研究通过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淀粉酶、TNFa、IL 6、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及胰腺组织学变化程度作用的动态观察 ,以进一步了解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chetty法制做大鼠SAP模型 ,动态测定术后 0h、2 4h、30h、36h各组血清TNFa、IL 6浓度 ,并取得胰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同时 ,应用TUNEL技术分析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研究发现SAP组 30、36h时血清TNFa、IL 6水平明显升高 ,腹水量明显增加 ,胰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加重 ;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较SAP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胰酶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在其病情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 余少鸿雷正明张陪明高俊勇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细胞因子胰腺腺泡细胞TN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