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伟平

作品数:3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强磁场
  • 5篇合金
  • 4篇渗碳
  • 4篇纳米
  • 4篇纳米化
  • 4篇机械研磨
  • 4篇38CRMO...
  • 4篇表面纳米化
  • 4篇纯铁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研究
  • 3篇渗氮
  • 3篇渗碳过程
  • 3篇碳浓度
  • 3篇碳势
  • 3篇连续冷却转变
  • 3篇纳米材料
  • 3篇金属
  • 3篇晶粒
  • 3篇表面机械研磨

机构

  • 27篇东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朝阳师范高等...
  • 2篇辽宁石化职业...
  • 2篇辽宁忠旺集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31篇佟伟平
  • 9篇左良
  • 6篇赵骧
  • 5篇何长树
  • 4篇王镇波
  • 4篇卢柯
  • 3篇赫冀成
  • 3篇任素华
  • 3篇陶乃镕
  • 3篇张辉
  • 2篇张辉
  • 2篇杨红旺
  • 2篇孙巍
  • 2篇富玉竹
  • 2篇王丽梅
  • 2篇王向杰
  • 2篇王建强
  • 2篇徐博
  • 2篇王强
  • 1篇崔建忠

传媒

  • 4篇金属学报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电镀与环保
  • 2篇热处理
  • 2篇第三届中国热...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陶瓷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纳米科技
  • 1篇Transa...
  • 1篇2006第五...
  • 1篇第三届中国热...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回火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4
2016年
对3.55C-1.95Si-0.36Mn-3.58Ni-0.708Cu-0.92Mo-0.65Cr(质量分数,%)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实施等温淬火及不同温度的回火热处理工艺,采用OM,EPMA,SEM,TEM以及XRD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并对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回火过程组织演变的物理机制包括孪晶马氏体及其位错亚结构的回复与再结晶软化、残余奥氏体分解、马氏体中过饱和碳的脱溶与相变以及共晶渗碳体的转变等过程.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基体的显微硬度和宏观硬度及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在450℃回火后,共晶渗碳体的显微硬度出现最低值,其原因是,在此温度下共晶渗碳体的亚片层有a相析出,此时,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压缩率最高,塑性提高;在600℃回火时,其力学性能明显恶化.在干砂/橡胶轮磨损条件下,450℃回火后的等温淬火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磨损形貌观察表明,其磨损机制为塑性变形疲劳磨损和显微切削,塑性变形疲劳机制对耐磨性的贡献大于切削破坏机制,在450℃回火析出的弥散Mo2C对耐磨性也有一定贡献.
崔君军陈礼清李海智佟伟平
关键词:贝氏体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回火处理力学性能
气体渗碳过程中表面碳浓度增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导出了描述气体渗碳过程中工件表面碳浓度随处理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文献中提供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佟伟平任素华何长树王强
关键词:渗碳碳势
纳米结构纯铁的气体渗氮被引量:14
2007年
通过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技术,在纯铁表面引入大量的塑性变形,导致其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随后的气体渗氮试验表明,纳米纯铁的渗氮温度远低于传统粗晶铁的渗氮温度(>500℃),可降至约300℃,形成ε-Fe2-3N相的临界氮势也明显降低。
佟伟平陶乃镕王镇波吕坚卢柯
关键词:纳米材料纯铁渗氮表面机械研磨
稀土镧对Al-0.6Mg-0.7Si-0.2Mn汽车型材机械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SEM、OM、拉伸试验(室温/高温)、弯曲试验和晶间腐蚀试验等测试方法,对添加不同含量稀土元素镧的Al-Mg-Si-Mn合金组织、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稀土元素镧对合金机械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La元素的添加,合金的铸态组织逐渐细化,第二相形貌得到了改善,同时减薄了该合金型材粗晶区厚度,提高了Al-Mg-Si-Mn合金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当La添加量为0.2%(质量分数)时,晶粒细化效果最好,型材粗晶区最薄;La质量分数大于0.2%时,过量的La形成的初生相与合金晶粒细化剂中的Ti相互作用,减少了异质形核核心的数量,导致晶粒粗化现象,降低了合金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孙巍张宇佟伟平佟伟平张辉王向杰王向杰谢方亮
关键词:晶粒细化机械性能耐腐蚀性
气体渗碳过程中表面碳浓度增长动力学研究
本文导出了描述气体渗碳过程中工件表面碳浓度随处理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文献中提供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佟伟平任素华何长树王强
关键词:渗碳碳势动力学
文献传递
静磁场下浓度梯度控制的凝固过程中α(Al)枝晶定向生长行为(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制备大小两种Cu(固态)/Al(液态)扩散偶,考察在不同静磁场下浓度梯度控制的凝固过程中初生α(Al)相的定向生长行为。结果表明:在大扩散偶中,无论是否施加磁场,α(Al)枝晶均呈现定向生长特征,但12T磁场导致枝晶的规则生长、一致偏转和二次枝晶臂减小;在小扩散偶中,当磁感应强度≤5T时,α(Al)枝晶仍呈一定的定向生长特征,当磁感应强度升至8.8T时,枝晶的定向生长被破坏并诱发严重的混乱偏转,而当磁感应强度升至12T时,枝晶尽管仍呈一致偏转,但变得非常规则。枝晶的定向生长源于在熔体中建立的连续长程浓度梯度。枝晶的形貌改变则主要与静磁场对自然对流的抑制以及其诱发的热电磁对流有关。
李磊徐博佟伟平何立子班春燕张辉左玉波朱庆丰崔建忠
关键词:扩散偶浓度梯度静磁场
强磁场对半无限Al/Cu固液扩散偶凝固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半无限Al/Cu扩散偶法,对磁场下Al-Cu合金凝固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沿扩散方向Cu原子分数逐渐减小,凝固时,沿凝固方向依次生成α-Al胞/枝状晶等组织、Al-Al2Cu共晶组织和Al2Cu过共晶组织;在不同磁感应强度下(0~12 T),各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胞状晶消失,枝晶粗化并发生偏转;共晶组织层间距与磁感应强度呈非线性关系,组织被扭曲;过共晶组织界面形貌变平整;Cu原子扩散距离缩短.利用XRD对α-Al枝晶区进行衍射分析,发现磁场下α-Al(100)晶面峰值强度变弱,(111)晶面变强.理论分析认为,强磁场对熔体流动的抑制作用和磁场下晶体的磁各向异性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徐博佟伟平左良赫冀成
关键词:强磁场铝铜合金凝固组织
表面纳米化38CrMoAl钢的低温离子氮碳共渗
本文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实现了38CrMoAl钢的表面纳米化,并对表面纳米化后的样品进行了490℃离子氮碳共渗.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等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分析及性...
王丽梅佟伟平
关键词:机械研磨离子氮碳共渗表面纳米化
文献传递
强磁场作用下的40MnMoV钢连续冷却转变组织被引量:2
2005年
本研究选取了中碳合金钢40MnMoV作为实验材料,在其奥氏体化后的连续冷却过程中施加不同强度(0T、6T、10T、14T)的稳恒强磁场。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及定量金相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强磁场对40MnMoV钢连续冷却转变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强磁场加速过冷奥氏体的高温分解,随所施加磁场强度的升高,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多,晶粒尺寸增大。
何长树张宇东佟伟平赵骧左良
关键词:强磁场
强磁场对纯铁渗碳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稳恒磁场(0T、1T和12T)对纯铁渗碳行为的影响。试验发现,当磁场方向与渗碳表面垂直时,施加强磁场将促进渗碳过程的进行,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增强;当磁场方向与渗碳表面平行时,施加磁场则抑制渗碳过程,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加强。
佟伟平苏楠子张辉赫冀成
关键词:强磁场渗碳纯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