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冬青

作品数:114 被引量:1,128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1篇儿童
  • 43篇儿童青少年
  • 41篇肥胖
  • 24篇学龄
  • 23篇学龄儿童
  • 22篇血压
  • 21篇代谢
  • 17篇队列研究
  • 16篇血管
  • 15篇心血管
  • 13篇超重
  • 13篇成年
  • 11篇综合征
  • 10篇代谢综合
  • 10篇代谢综合征
  • 10篇脂肪
  • 10篇青少年
  • 10篇高血压
  • 9篇少年
  • 9篇儿童肥胖

机构

  • 108篇首都儿科研究...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0篇首都儿科研究...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 1篇北京妇幼保健...
  • 1篇天津市妇女儿...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114篇侯冬青
  • 81篇米杰
  • 75篇程红
  • 69篇赵小元
  • 23篇刘军廷
  • 18篇陈芳芳
  • 14篇闫银坤
  • 13篇丁秀原
  • 12篇张美仙
  • 12篇张明明
  • 11篇段佳丽
  • 10篇杨平
  • 9篇孟玲慧
  • 8篇单馨影
  • 8篇王天有
  • 7篇王文鹏
  • 7篇赵地
  • 6篇孙颖
  • 6篇童方
  • 5篇吴建新

传媒

  • 18篇中华预防医学...
  • 18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国循证儿科...
  • 8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2007年全...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6篇2007
  • 1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男性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男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人群性早熟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9815名6~18岁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男性的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数据,用单位概率回归法计算首次遗精年龄、外生殖器、阴毛、睾丸开始发育年龄。9岁前阴毛达TannerⅡ期(P2),或睾丸体积〉4mL者被定义为性早熟。结果 9815名6~18岁男性儿童青少年中城区4958人,占总样本50.5%,郊区(县)4857人,占总样本量的49.5%:北京市学龄男性首次遗精年龄为(14.4±1.2)岁,其中城区男性(14.1±1.1)岁,郊区(县)男性(14.8±1.2)岁;睾丸体积达4mL时的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0.7±1.2)岁、(10.8±1.2)岁和(10.7±1.2)岁;阴毛开始发育(P2)中位年龄总体、城区和郊区(县)分别为:(12.2±1.1)岁、(12.0±1.1)岁和(12.4±1.1)岁。城区男性首次遗精年龄、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均早于郊区(县)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阴毛和睾丸体积来诊断的性早熟率分别为1.92%和0.17%。结论 北京学龄男性首次遗精、睾丸及阴毛开始发育的年龄存在城区和郊区(县)差别。需要广泛开展男性青春期发育规律的研究,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评价标准。
张金山侯冬青李辉王亚军米杰陈芳芳王天有
关键词:学龄儿童青少年第二性征性早熟
学龄儿童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病风险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罹患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儿童青少年,根据基线和随访时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持续非肥胖、肥胖恢复、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组,并按照基线与随访时点是否为肥胖分析比较不同肥胖持续状态儿童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不同肥胖持续状态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11379人(男童占49.6%)。随访2年间,人群新发肥胖率为3.2%(95%CI:2.9%~3.5%),肥胖恢复率为4.4%(95%CI:4.0%~4.8%)。新发肥胖组和持续肥胖组的SBP、DBP、TG、LDL-C和非HDL-C的增加值高于持续非肥胖组,而肥胖恢复组的SBP、LDL-C和非HDL-C的增加值较低(均P<0.05)。此外,以持续非肥胖组为对照,持续肥胖组和新发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各项异常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异常个数≥2)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而肥胖恢复组在大部分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与持续非肥胖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发肥胖和持续肥胖均可增加心血管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而肥胖儿童恢复为非肥胖后上述风险则可有效降低。
侯冬青董虹孛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程红赵小元刘军廷黄贵民陈芳芳米杰
关键词:队列研究
中国人胰岛素受体基因EXON2-2257位点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从群体角度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某一特定队列中国人群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第二外显子(EXON2)进行扩增,并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EXON2进行了单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在EXON2-2257位点测得单核苷酸多态性,在345人中表现为:纯合CC基因型237人,占68.70%,基因频率0.825;纯合TT基因型13人,占3.77%,基因频率0.175;杂合CT基因型95人,占27.54%,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X2=0.2898,u=3-2=1,0.5
王璐米杰吴建新赵小元程红丁秀原侯冬青鲁杰顾雪
关键词:中国人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胰岛素抵抗
2004-2013年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流行趋势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 分析近10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流行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2013年3次现况调查,年龄7~17岁.2004年和2013年调查为一般人群,2007年调查为肥胖人群.3个人群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对肥胖儿童健康评估,项目包括血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HDL-C)及黑棘皮症检测.其中2次调查还加测2项肝酶学指标(ALT、AST)和肝脏B超(检查脂肪肝).结果 北京市7~17岁儿童重度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从2004年1.86%上升至2013年的4.17%,年增长率为0.26%;肥胖人群中重度肥胖的比例从2004年的18.92%上升至2013年的25.15%.调整年龄、性别后,近10年肥胖儿童中IFG、血脂异常、高TG血症及高HDL-C血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重度肥胖儿童高血压、血脂异常、高TG 血症及和黑棘皮症的患病率均高于轻中度肥胖儿童(均P<0.05),3次调查重度肥胖儿童代谢异常个数≥2的比例高于轻中度肥胖儿童.结论 2004-2013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呈不断上升趋势.
闫银坤侯冬青段佳丽赵小元孙颖黄贵民苏忠剑程红孟玲慧陈芳芳张美仙王文鹏杨平单馨影米杰
关键词:肥胖患病率儿童青少年
原发性高血压患儿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儿童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关系及其诊断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未经治疗的7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16例,年龄(11.8±2.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测,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左心室肥厚(LVH)作为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评估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cIMT增厚组(18例)和cIMT正常组(46例)(64例患儿cIMT资料完整);LVH组(27例)和正常构型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FGF-23水平。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各组血浆FGF-23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血浆FGF-23与cIMT及LVH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FGF-23对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诊断预测价值。结果18例cIMT增厚组患儿血浆FGF-23水平较46例cIMT正常组高[55.6(46.2,63.5)比48.6(39.4,57.3)×10^3 RU/L,Z=-2.143,P=0.032],FGF-23与cIMT正相关(r=0.222,P=0.032);ROC曲线显示血浆FGF-23为53.9×10^3 RU/L时,诊断cIM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6%和71.7%。27例LVH组患儿血浆FGF-23水平高于50例正常构型组[55.0(46.8,65.7)比48.2(39.5,56.0)×10^3 RU/L,Z=-2.375,P=0.018],FGF-23与LVH正相关(r=0.224,P=0.018)。向心性重塑者(10例)血浆FGF-2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构型者[56.9(49.6,66.3)比48.2(39.5,56.0)×10^3 RU/L,Z=-2.093,P=0.036]。ROC曲线显示血浆FGF-23为49.1×10^3 RU/L时,诊断LVH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4%和60.0%。结论血浆FGF-23水平与LVH及cIMT增厚正相关,并对其具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林瑶石琳刘岩岩张宏伟刘杨张明明黄小兰侯冬青崔小岱
关键词:高血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儿童至成年体重状态变化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肝功异常的发生风险
闫银坤侯冬青赵小元刘军廷程红米杰
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新发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青少年的骨折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加“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2017年基线调查和2019年队列随访中骨折调查资料完整的12056名(男童49.4%)学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分组、BMI分组、骨折史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与骨折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北京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的2年累计发生率为3.1%(95%CI:2.8%~3.4%),其中男童(4.1%)明显高于女童(2.1%),P<0.01;且在男童中呈现随年龄递增而在女童中递减的特点。骨折的发生部位以上肢为主(69.0%),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男女童中均发现,骨折史是未来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男童:RR=1.81,95%CI:1.18~2.64;女童:RR=3.11,95%CI:1.74~5.13)。另在男童中发现,较长时间与频率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120 min/d)和频繁饮用含糖饮料(≥1次/周)也可增加其未来骨折发生风险。结论北京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率受到性别、年龄、骨折史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应面向不同个体开展相应的预防策略,以避免儿童骨折的发生。
董虹孛程红侯冬青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赵小元王文鹏米杰
关键词:儿童骨折发生率影响因素队列研究
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量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对15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2019年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血清25(OH)D,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机体肌肉量,并计算全身肌肉质量指数(MMI)。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基线和随访期MMI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10890名儿童的年龄为(11.5±3.3)岁,男童占49.6%,基线25(OH)D水平为(35.4±12.0)nmol/L,充足率为11.1%。多因素线性回归校正年龄、性别、体脂肪量、吸烟、饮酒、奶制品摄入、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体力活动、青春期发育状态后,未观察到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基线MMI水平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随访时点MMI,25(OH)D每增加10 nmol/L,其Z值增加0.008(P=0.058);相比于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充足的儿童分别增高0.002(P=0.815)和0.037(P=0.031),趋势P=0.089。亚组分析显示,在BMI正常组中,25(OH)D每增加10 nmol/L,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基线MMI和随访时点MMI Z值分别增高0.019和0.014,均P<0.05。结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量有关,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倾向于在未来获得更高的肌肉量。倡导儿童青少年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加强营养与运动,提升身体素质。
程红李海波侯冬青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赵小元肖培米杰
关键词:儿童维生素D肌肉质量队列研究
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跟骨骨密度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跟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对15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2019年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清25(OH)D和跟骨超声骨密度(BMD)。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随访期跟骨BMD及其变化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10914名儿童的年龄为(11.5±3.3)岁,男童占49.6%,基线25(OH)D水平为(35.4±12.0)nmol/L,缺乏率为36.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奶制品摄入、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体力活动、青春期发育状态和基线跟骨BMD Z值后,25(OH)D每增加10 nmol/L,随访时点跟骨BMD Z值增加0.01(P=0.041),2年间发生跟骨BMD Z值下降的OR=0.96(95%CI:0.93~1.00),P=0.030;相对于维生素D充足,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儿童随访时点跟骨BMD Z值下降0.03(P=0.307)和0.06(P=0.046),2年间跟骨BMD Z值下降的风险分别增加15%(P=0.037)和21%(P=0.006),趋势P值均<0.05。结论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跟骨BMD密切相关,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倾向于获得更高的BMD水平。倡导儿童青少年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加强营养与运动,促进骨骼健康。
李海波赵小元洪伟侯冬青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程红米杰
关键词:儿童维生素D骨密度队列研究
儿童青少年身体脂肪分布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关联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身体脂肪分布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2017年北京基线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BMI、全身体脂肪质量指数(FMI)、躯干脂肪质量指数(TFMI)、四肢脂肪质量指数(AFMI)和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维生素D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1960名儿童[年龄(11.0±3.3)岁,男童占49.7%]进行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为(35.0±11.9)nmol/L,维生素D缺乏率为37.2%。BMI、FMI、TFMI和AFMI与维生素D的关联性具有性别差异(交互P<0.05),在男童中呈负相关(BMI:β=-0.56;FMI:β=-0.59;TFMI:β=-0.60;AFMI:β=-0.59;均P<0.05),在女童中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FA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风险在男女童中均呈正相关,VFA每增加1个标准差,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风险均增加17%(95%CI:9%~25%)。结论儿童内脏脂肪水平越高维生素D水平越低,腹型肥胖儿童和体脂肪过多的男童是维生素D缺乏防控的重点人群。
程红肖培侯冬青郁兆仓朱忠信王宏健高爱钰赵小元李海波米杰
关键词:儿童维生素D肥胖体脂肪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