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美云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婴儿
  • 4篇孕期
  • 4篇孕期增重
  • 2篇婴儿母亲
  • 2篇体重
  • 2篇体重增长
  • 2篇产后
  • 1篇蛋白质摄入
  • 1篇新生儿
  • 1篇婴儿生长
  • 1篇婴儿生长发育
  • 1篇婴儿体格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新生儿
  • 1篇摄入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体格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妇幼保...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作者

  • 6篇关美云
  • 5篇胡传来
  • 4篇李李
  • 3篇邵子瑜
  • 2篇何修界
  • 2篇王燕
  • 1篇李艳超
  • 1篇陶兴永
  • 1篇张健
  • 1篇刘光辉
  • 1篇方炎福
  • 1篇陈亮
  • 1篇罗艳
  • 1篇蒋平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0~12月龄的婴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前4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3组。根据"421"体检模式,由专人负责并采用统一标准,分别在婴儿3、6、9、12月龄时对其进行身长、体重测量,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询问婴儿的喂养方式及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6月龄时三种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及身长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纯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纯母乳喂养组贫血发生率最高(P=0.012)。4月龄内不同喂养方式婴儿12月龄时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五大能区DQ得分采用方差分析,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三组哺喂时间对婴儿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存在影响。结论: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关联。
罗艳李艳超胡传来关美云王燕陈亮李李
关键词:婴儿生长发育
婴儿母亲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风险的影响
目的研究婴儿母亲孕期增重对1岁内婴JL肥胖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合肥市各医院分娩并在合肥市某区保健站参加保健体检的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共785对。采用百分位数法按孕期增重进行分组:孕期...
何修界胡传来关美云李李邵子瑜
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及婴儿体格生长的影响研究
研究一孕期增重及产后行为因素对妇女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  目的:了解合肥市产后妇女体重滞留现况;探讨孕期增重、产后行为因素与妇女产后一年内体重滞留及肥胖的关系,为产后体重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基于合肥市妇幼保健...
关美云
关键词:妇女卫生孕期增重婴儿
文献传递
婴儿母亲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风险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婴儿母亲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合肥市各医院分娩并在合肥市某区保健站参加保健体检的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共785对。采用百分位数法按孕期增重进行分组:孕期增重过多组126对;孕期增重适中组542对;孕期增重过少组117对。收集婴儿母亲的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同时在婴儿满42d及3、6、9、12个月体检时,测量其身长、体重,计算Z分值,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相关z分值的差异,计算不同孕期增重对婴儿肥胖的RR值。结果在42d及3、6、9、12个月时,孕期增重过多组婴儿年龄别体重的Z分值分别为0.23±0.93、0.25±1.03、0.23±0.99、0.28±1.09、0.26±1.14,均高于相应年龄的孕期增重适中组(分别为-0.04±1.02、-0.07±0.99、-0.05±0.98、-0.06±0.97、-0.07±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孕期增重过多组婴儿在9个月[(18.01±0.15)kg/m2]、12个月时BMI[(17.66±0.15)kg/m2]高于适中组[分别为(17.63±0.13)、(17.22±0.15)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婴儿年龄别身长的Z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孕期增重适中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婴儿肥胖的RR(95%CI)值为1.86(1.14—3.03)。结论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婴儿肥胖的风险。
何修界关美云李李邵子瑜胡传来
关键词:体重增长婴儿肥胖症随访研究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索妇女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合肥市某区的产后妇女作为观察对象,于产后3个月建立观察队列,通过孕期保健档案和信息系统获取产前检查信息,于产后3、6、9和12个月连续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基线资料、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产后一年内不同时间点的体重。结果产后3、6、9和12个月时BMI恢复到正常范围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92%、68.73%、78.18%和84.24%。孕前BMI不同的妇女孕期增重和体重滞留在3、6、9和12个月各个时间点上均存在差异,孕前BMI较高组与孕前BMI适中组、孕前BMI较低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期增重和时间对产后体重的恢复均具有独立的效应,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因素。根据孕前BMI指导孕期合理体重增加,能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产后恢复。
蒋平关美云李李邵子瑜王燕胡传来
关键词:BMI孕期增重产后恢复
早产新生儿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与体重增长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体重早产新生儿早期营养对出生后两周内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群研究和前瞻性观察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入住某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能量、蛋白质摄入与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评估。按照出生体重不同,将符合条件的177例研究对象分为体重<2 000 g组和体重≥2 000 g组,比较两组能量-蛋白质摄入对体重增长的影响。结果:体重<2 000 g组和体重≥2 000 g组出生后第1周内平均每天每1 000 g总能量、蛋白质的摄入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2周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71、-5.390,均P<0.05)。体重<2 000 g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和体重下降最大幅度明显高于体重≥2 000 g组(t分别为1.367、2.426,均P<0.05),经绘制曲线图发现,2周内,体重≥2 000 g组体重增长值均高于体重<2 000 g组。结论:两组在住院期间2周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普遍不足,均未能达到理论要求。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较低者应该尽早进行合理的营养,补足能量-蛋白质需求。
关美云张健陶兴永方炎福刘光辉胡传来
关键词:早产儿出生体重体重增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