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耀辉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喷涂
  • 6篇纳米
  • 5篇等离子
  • 5篇等离子喷涂
  • 5篇离子喷涂
  • 3篇涂层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显微结构
  • 2篇摩擦学
  • 1篇等离子涂层
  • 1篇亚微米
  • 1篇诱发相变
  • 1篇喷涂技术
  • 1篇球铁
  • 1篇热喷涂
  • 1篇热喷涂技术
  • 1篇微米
  • 1篇相变
  • 1篇硫化
  • 1篇摩擦磨损性能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北京机电研究...

作者

  • 7篇关耀辉
  • 6篇徐杨
  • 5篇郑仲瑜
  • 5篇佟晓辉
  • 1篇周世康
  • 1篇黄亚葵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焊接学报
  • 1篇国外金属热处...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iC纳米粒子对纳米硫化物等离子涂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Cr15钢表面制备了含不同比例之SiC的FeS纳米-亚微米结构硫化物固体润滑涂层。在SRV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涂层在无润滑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涂层的形貌。结果表明,FeS纳米-亚微米硫化物涂层在加入一定比例的SiC纳米颗粒后,可以降低硫化物涂层的摩擦系数,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在中低温(3500c以下),当SiC含量达到10%~20%时,涂层摩擦系数降低10%以上,耐磨性提高20%以上。
郑仲瑜佟晓辉徐杨关耀辉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纳米-亚微米MoS_2涂层的结构和摩擦性能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Cr1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亚微米MoS2固体润滑涂层.采用MHK-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在油润滑条件下测试了MoS2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涂层的表面和断面的磨损形貌以及涂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纳米-亚微米MoS2涂层的物相主要为六方的MoS2,还有少量的Mo,Mo2S3和MoO3.涂层的晶粒尺寸在100~400 nm.与GCr15钢原始表面相比,纳米-亚微米MoS2涂层的减摩耐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摩擦系数降低近1倍,在载荷为375 N的条件下,磨损量也降低近1倍.
关耀辉徐杨郑仲瑜佟晓辉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涂纳米硫化物涂层的显微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备了纳米FeS、FeS-SiC、MoS2粉末,并对粉末进行了造粒处理,造粒后的粉末颗粒尺寸在20~80um,流动性好,适合于等离子喷涂。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纳米FeS涂层,纳米FeS-SiC复合涂层,...
关耀辉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显微结构
文献传递
热喷涂纳米结构涂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8
2004年
利用热喷涂技术制备纳米结构涂层是一种应用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简要地总结了热喷涂制备纳米结构涂层的研究现状 。
关耀辉徐杨郑仲瑜佟晓辉
关键词:纳米结构涂层热喷涂技术
等离子喷涂纳米FeS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GCr15钢表面制备出纳米FeS固体润滑涂层,采用MHK-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FeS涂层在油润滑和干摩擦2种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了涂层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和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FeS涂层的物相主要为六方FeS,还有少量Fe1-xS和氧化物,涂层由尺寸在50—100nm的颗粒组成.与GCr15钢相比,纳米FeS涂层的减摩耐磨性明显提高,尤其在油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降低1倍,在高载荷(375N)条件下磨痕宽度降低近1倍.在油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FeS涂层的主要磨损失效形式均为塑性变形.
关耀辉徐杨郑仲瑜佟晓辉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FES摩擦磨损性能
等离子喷涂纳米FeS-SiC复合涂层的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自制的纳米FeS-SiC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纳米结构FeS-SiC复合涂层.纳米粉末及涂层的形貌、成分、结构和物相组成分别由SEM,EDS,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FeS-SiC复合粉末经造粒后的颗粒尺寸分布在20~80μm,流动性好,适于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涂纳米FeS-SiC复合涂层的晶粒呈现两种尺寸分布,一种是30~80nm的小晶粒,另一种是100~200nm的大晶粒.涂层的物相主要由FeS和SiC组成,还含有少量的Fe1-xS和氧化物.涂层的气孔率大约为19%.
关耀辉徐杨郑仲瑜佟晓辉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显微结构
分级淬火中硅诱发贝氏体相变的研究
2005年
采用新型分级淬火工艺生产高硅贝氏体球铁,将试样奥氏体化后,入常温介质中分级淬火,使球铁在230℃箱式电炉中等温转变成贝氏体组织,与传统的盐浴等温淬火贝氏体球铁进行比较.利用SEM、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淬火工艺生产高硅贝氏体球铁时,在Si含量大于3.3wt%时,对贝氏体相变具有显著的诱发作用,从而使贝氏体球铁组织细化,力学性能提高(52~56HRC、αk达12~15J/cm2),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
徐杨关耀辉黄亚葵周世康
关键词:分级淬火贝氏体球铁诱发相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