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林

作品数:18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骨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成骨
  • 4篇骨折
  • 4篇儿童
  • 4篇成骨细胞
  • 3篇血管
  • 3篇上骨折
  • 3篇肱骨
  • 3篇肱骨髁
  • 3篇肱骨髁上骨折
  • 3篇髁上骨折
  • 3篇畸形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分化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诱导分化
  • 2篇肢体
  • 2篇肢体畸形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冯林
  • 18篇张锡庆
  • 15篇王晓东
  • 12篇王科文
  • 11篇尹航
  • 7篇张亚
  • 7篇朱振洪
  • 6篇王明海
  • 3篇张婷
  • 2篇刘伯龄
  • 2篇刘柏龄
  • 2篇吴明媛
  • 1篇张德强
  • 1篇孙祥水
  • 1篇付本升
  • 1篇刘新晖

传媒

  • 5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6(第...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侧带血管蒂腓骨轴向旋转内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同侧带血管蒂腓骨180°轴向旋转内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胫骨缺损的长度,切取同侧带血管蒂腓骨并180°轴向旋转内移至胫骨缺损区,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髓腔内,远端用螺钉将胫腓骨固定,同时将远端残留腓骨与胫骨融合,预防术后踝关节不稳定.结果手术治疗16例,经4个月~19年随访,骨愈合时间接近正常,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同侧带血管蒂腓骨180°轴向旋转内移术,术式简捷,效果良好,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一种值得推荐的理想方法.
王明海张锡庆王科文王晓东付本升尹航刘伯龄冯林刘新晖
关键词:胫骨大段骨缺损带血管蒂腓骨轴向旋转同侧骨缺损区骨髓腔内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被引量:9
2005年
刘伯龄王科文张锡庆王晓东朱振洪冯林
关键词:先天性束带综合征SYNDROME肢体畸形软组织出生时
体外直接共培养兔肾血管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
2007年
目的观察兔肾血管内皮细胞(renal vascular endothelia cells,RVECs)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直接共培养是否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探索二者共培养的合适比例。方法抽取兔骨髓,离心法获取RMSCs,经条件培养基获得OB并鉴定;取兔双肾行三步梯度筛网法获得RVECs并鉴定。二种细胞按OB与RVECs 3:1、2:1及1:1比例直接共培养及各自单独培养,倒置显微镜及Masson染色观察生长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观察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结果共培养细胞增殖快于单一细胞,OB与RVECs 2:1比例培养优于3:1和1:1,增殖最快。从OB的ALP染色阳性率看,和RVECs共培养的OB染色阳性率比单纯OB高,OB与RVECs 2:1比例培养的阳性率最高,表明RVECs能显著增强OB的ALP活性。结论RVECs和RMSCs诱导的OB体外直接共培养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促进OB的增殖分化,促进其ALP的分泌,提高OB的成骨能力。二者按OB与RVECs 2:1混合培养是较佳比例。
张亚王晓东王明海冯林尹航张锡庆
关键词:内皮细胞成骨细胞
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种子细胞来源:兔肾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细胞表型的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背景: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面临从体外实验过渡到体内成骨时如何快速血管化的问题,尽早建立血运才能保留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优势。在体外短时间内能大量扩增且纯度较高的细胞,才能成为组织工程化骨再血管化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探索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表型研究,拟为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4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为CO2培养箱,M199,胎牛血清,Ⅳ型胶原酶,40g/L多聚甲醛,20g/L戊二醛,ECGF,鼠抗人第八因子单克隆抗体(抗FⅧ-RAg),多标记免疫分析系统(1420,WALLACBLCTOR2),离心机,倒置显微镜,免疫荧光显微镜等。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先获得较高纯度的肾血管球,再应用肾血管球外植法体外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法的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以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活性及表型。结果:体外培养出纯度很高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了11代。此外,免疫组化显示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电镜下?
王明海吴明媛张锡庆王晓东张亚王科文尹航冯林刘柏龄
关键词:细胞细胞表型
螺钉及钢丝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两枚螺钉及钢丝捆扎固定肱骨远端闭合楔形截骨两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10例,平均随访2年,最长达4年。探讨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术前患侧提携角平均-25°,术后提携角平均7°,术后较术前平均改变32°,无畸形复发,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10例均达到。提示螺钉及钢丝捆扎固定肱骨远端闭合楔形截骨两端能获得稳定的内固定,不易丢失矫正角度,可同时作肱骨远端截骨块的的去内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肘内翻的方法。
孙祥水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朱振洪冯林
关键词:肘内翻儿童内固定截骨术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被引量:27
2006年
冯林张锡庆
关键词:儿童GARTLAND经皮克氏针固定石膏固定肘部骨折
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从大鼠附睾处脂肪垫组织中分离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为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SD大鼠附睾处脂肪垫组织,酶消化分离获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液在体外诱导6周,观察、检测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诱导5d后倒置显微镜下见形态发生变化;检测到蛋白聚糖,随诱导时间延长含量呈增加趋势;Ⅱ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阳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RNA水平验证了Ⅱ型胶原的表达。结论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定向诱导表达为软骨细胞。
张亚王晓东冯林尹航张婷张锡庆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
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索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的方法,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4周龄SD大鼠附睾处脂肪,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及组织学定量检测其分化情况。结果从成体大鼠脂肪组织中培养出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能稳定增殖传代,CD44、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证明其中胚层来源。在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下,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出现钙结节,四环素荧光染色阳性证实有新骨形成。碱性磷酸酶定量和钙定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表达增加。结论从脂肪组织中可获得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并能在体外稳定增殖传代,经诱导后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有可能成为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之一。
冯林张锡庆王晓东张亚尹航张婷王科文朱振洪
关键词:干细胞成骨细胞
Ender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Ender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小切口Ender钉内固定,术后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患肢4周. 结果随访 6个月~2年,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 .有4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 cm.无明显跛行,下肢功能完全正常.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Ender钉治疗5~10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解剖复位,不破坏骨膜、利于骨折修复,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冯林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
关键词:股骨骨折髓内钉骨折内固定术儿童
兔血管内皮细胞和诱导成骨细胞在可注射纳米材料上的共培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将可注射纳米骨材料与共培养的兔肾血管内皮细胞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复合,并构建可注射细胞型纳米组织工程骨,观察它们体外培养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11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完成。①实验材料:取16周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体质量1.5kg左右。②实验方法:麻醉后抽取兔骨髓,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其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0.15牛血清的RPMI1640液中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7d后可见细胞变为多边形,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染色阳性,形成钙结节,表现成骨细胞分化特点。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获得肾血管球,5g/L胶原酶Ⅳ37℃消化15~20min,离心沉淀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0.15小牛血清的M199中培养。③实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的表达。将共培养的兔肾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与可注射纳米骨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功能测定。结果:①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成功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②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浆中的Weibel-Palade小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表达阳性,CD44阴性。③共培养的兔肾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在可注射纳米骨材料上生长、增殖良好,细胞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影响。结论:可注射纳米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可注射载体材料。
张亚王晓东王明海冯林尹航张锡庆
关键词:内皮细胞成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