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琳

作品数:5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39篇历史地理
  • 1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军事

主题

  • 19篇蒋介
  • 19篇蒋介石
  • 12篇国民党
  • 7篇退台
  • 5篇台湾史
  • 4篇战后
  • 4篇战争
  • 4篇殖民
  • 4篇中国国民党
  • 4篇外交
  • 4篇光复
  • 3篇扎根
  • 3篇政治
  • 3篇殖民地
  • 3篇台胞
  • 3篇台湾光复
  • 3篇法律
  • 3篇《日本国志》
  • 3篇朝鲜战争
  • 2篇电台

机构

  • 57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58篇冯琳

传媒

  • 5篇台湾历史研究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学术动态(北...
  • 3篇近代史研究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抗日战争研究
  • 2篇兰州学刊
  • 2篇安徽史学
  • 2篇江海学刊
  • 2篇史学月刊
  • 2篇台湾研究
  • 2篇台湾研究集刊
  • 2篇军事历史研究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
台湾在近400年里两度经历殖民地时代:1642年至1662年,被荷兰殖民主义占据;1895年至1945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殖民地历史是研究台湾史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后一阶段的殖民地历史,因其年代较近,且长达半世纪,对今天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和表象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冯琳
关键词:殖民地台湾史日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表象
“孙中山与台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
2011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诞辰145周年、台盟成立64周年的日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与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孙中山与台湾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会馆举行。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清廷被迫割让台湾。在孙中山倡导民族民主革命之际,台湾却沦为日本殖民地。作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始终把台湾的革命放在心上,并做出了努力。1911年,孙中山领导推翻封建制度的辛亥革命。这一划时代的革命影响并波及到台湾,岛内掀起抗拒日本殖民者的一系列武装起义。1925年孙中山病逝,但其精神及其三民主义并未在台湾消逝。孙中山与台湾关系研究方面的成果,大陆学界较有代表性的是陈在正《台湾与辛亥革命》,张春英、钟祥胜《孙中山与台湾》等,主要是针对孙中山几次赴台及辛亥革命前后北埔起义等台湾武装抗日活动展开论述,
冯琳
关键词: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前日本殖民者
台湾光复前国民党对台胞的宣传及其缺失——以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为例
<正>一、引言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形成以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以图扩张的大陆政策。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对该政策的初步实施。因其失败,清廷被迫割让台湾、澎湖,使其成为日...
冯琳
文献传递
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与考虑被引量:2
2015年
开罗会议决定台湾战后命运,作为中国首脑,蒋介石在会上的主张至为关键。在此之前,他对台湾的认识有一发展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学界仅选择蒋主张收回台湾的几次言论加以探讨,对其认识过程、策略选择的变化及个中原因缺乏考察。本文拟根据新史料,讨论开罗会议前蒋考虑台湾问题的脉络、对台湾的定位、应收复台湾地区区域范围的变化、收复策略等,对这一问题进行补充。
冯琳
关键词:蒋介石
朝鲜战争时期围绕出兵援韩问题的台美交涉被引量:3
2020年
1950年上半年,美国大体执行着与台湾保持距离的政策。政策的改变正在酝酿之中,朝鲜战争的发生无疑是个重要的节点。台湾当局对联合国要求援助的提议作出了积极回应,但出兵之事要视美国态度而定。蒋介石的态度并非全无顾虑,而他对局势判断的偏差,致使应对失当。麦克阿瑟访台,在是否出兵一事上没有很好地完成美政府所托。此后,台湾方面仍对出兵抱有幻想。在官方并未正式表态的情况下,美国始终不乏支持台湾派兵援韩之人。美国不想将战事扩大,台湾方面提出的附加条件颇令美方踌躇,考虑到台湾本身的防务需要和在联合国获得一致意见的困难,美国决策层的主流意见是审慎的。1952年冬,共和党上台后,出兵之议渐趋平静。
冯琳
关键词:蒋介石出兵朝鲜战争麦克阿瑟
皖南事变前后的中共与美国被引量:2
2022年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在战斗中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引起国民党的恐慌。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此时,美国正有意成为反法西斯国家的兵工厂,对中国事务倾向于观望立场,但希望中国统一力量对抗日本。蒋介石将皖南事变解释为军纪问题、内部问题,美国虽有犹疑却也基本接受,并未改变支持国民党当局的态度。美国没有认识到中国问题的实质,没有看到中共的上升趋势,而是认为国民党会是赢家,并判断国共冲突可以被控制,美国在远东的被动自此便已开始。中共反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抗战大局下灵活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争取有助于抗战的力量。皖南事变发生之时,中共对时局转变作出准确分析,赢得美国舆论的同情,并打开了中共与美国高层联络的渠道,在走向历史舞台中央之初就占得了主动的先机。
冯琳
关键词: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
台湾光复前国民党对台胞的宣传及其缺失——以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台湾光复前,国民党当局在外交策略上做出了积极应对,而在接收准备,特别是接收前对台胞民心的聚拢方面,表现得有失消极。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和细致考虑,国民党对台宣传给人以大而无当、空而无物之感。台湾民众有的祖国意识淡薄、对正确的台湾历史缺乏了解,有的被国际托管等错误观念误导,有的渴望回归但缺少对克服困难的预期准备,有的渴望更多来自亲人的召唤和关怀……这些在国民党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中都没有被很好地顾及。国民党未能成功进行民心"接收"的准备,这是导致台湾光复后很快就浮现出种种危机的一个内在原因。
冯琳
关键词:国民党对台广播台湾光复民心
1960年代初的台海“反攻”议题被引量:1
2023年
1960年前后,面对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背离,国民党当局在不安与绝望中想要孤注一掷、“自行反攻”内地。此时,中国内地面临经济与外交的困难,社会的稳定性出现波动,蒋介石认为时机已至。基于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限制及以往的相关保证和声明,国民党当局并不能真正“自行反攻”,而需要先获得美方首肯。模糊政策之下,为“稳住”蒋介石,信奉“多米诺骨牌”理论的美国政要曾暗中支持和纵容其“反攻”计划。1962年春夏,中央军委在东南沿海进行战争部署、集结兵力,美国对国民党当局一度放松的缰绳此时才真正收紧,“反攻”议题得到遏止。但,美国担心强行阻止会影响中国台湾当局的士气,且减弱美国对中国台湾的控制力,因而仍以拖延战机交付等策略阻止国民党“反攻”,实际上美国对台态度仍然处于“且收且放”的模糊状态。
冯琳
关键词:反攻蒋介石肯尼迪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托管台湾”态度的演变被引量:6
2019年
朝鲜战争前后,中国局势及东亚局势剧变使台湾问题成为美国政府远东政策的一个焦点。当国民党败局已定,美国考虑将台湾与大陆剥离,由联合国"托管"台湾。在讨论具体方案和可行性之后,美国对台湾有过短暂的疏离态度。但远东局势的剧变使其很快改变对台政策,不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此基调下,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活动。因对"托管"台湾的后果和效用有疑虑,且难以在盟友间取得最大一致,美国决定以"中立化"原则取代"托管"等实际的行动。然而,因台湾地位被美国人为地制造成问题,"托管"台湾的议论未能止息。
冯琳
关键词:朝鲜战争蒋介石
退台初中国国民党基层设置办法及其产生的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国民党退台后不久,曾发起革新党务、以获新生的改造运动,其间对基层设置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如:以小组取代原来的区分部成为基层单位,改区分部为虚级,并规定区党部与区分部所辖下级单位的数目等。但,对基层的大动作并未收到健全基层的效果,小组效果不佳,区党部不堪重荷,基层党政联系不畅,并使小组有"智者全智,愚者全愚"之嫌。国民党通过对基层的改造,未能达到根基稳固的目的。
冯琳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