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强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股骨大粗隆柄(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以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60例,根据情况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组和GTF假体置换组各30例。GTF假体置换组采用GTF假体置换股骨头,PFNA固定组采用PFNA对患肢进行内固定;术后第1天可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GTF假体置换组3 d后可拄拐下床,PFNA固定组2 w后可部分负重。围术期对症处理,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分别于手术前、术后3、7 d采血,检测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GTF组与PFNA组血糖、TG、TC含量均降低,GTF组与PFNA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GTF组与PFNA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升高,PFNA组明显高于GTF组(P<0.05);与手术前比较相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D-D含量均有所改变,与GTF组相比,PFNA组明显较高(P<0.05);4GTF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与GTF组比较,PFNA组血管内径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 GTF假体置换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血液血糖、TG、TC含量降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D含量升高,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低于PFNA固定患者。
- 凌强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MP)冲击与非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采用MP冲击治疗26例(观察组),未用MP冲击治疗2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和早期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1年后神经功能都有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了更多的感染并发症,高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使用MP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吴炳华邓高荣徐聪凌强李太强
-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柱骨折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 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对后纵韧带骨化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DMP-1)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后纵韧带细胞的骨化作用。方法切取SD大鼠的后纵韧带体外培养后总人带细胞,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后纵韧带的形态学特征和表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后纵韧带细胞。对照组:CDMP-1:0ng/ml;诱导组(ng/ml):10、20、50、75、100。检测后纵韧带细胞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Ⅰ、Ⅱ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后纵韧带细胞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具有高碱性磷酸酶活性。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对后纵韧带细胞的骨化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后纵韧带细胞有Ⅱ胶原表达并随着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剂量增加而增多,诱导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诱导组Ⅰ型胶原染色深度和强度比对照组减弱,诱导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后纵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CDMP-1在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 凌强吴炳华徐聪邓高荣周荣平
-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原代培养
- 杜仲甙治疗被动吸烟导致的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杜仲甙治疗被动吸烟导致的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构建被动吸烟引起的骨质疏松模型,同时通过杜仲甙灌胃治疗的方法观察对被动吸烟引起的骨质疏松的疗效。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被动吸烟组、杜仲甙治疗组,每组10只,处理后分别观察大鼠的体质量、骨密度、血清钙、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骨形态学等指标,分析杜仲甙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情况。结果杜仲甙治疗组大鼠体质量较被动吸烟组大鼠体质量高16%;杜仲甙治疗组大鼠的骨密度值(0.209±0.029)g.cm-2明显较被动吸烟组骨密度值(0.171±0.085)g.cm-2提高,与被动吸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对照组骨密度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杜仲甙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对照组和被动吸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动吸烟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杜仲甙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杜仲甙治疗组骨容量百分比、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等参数值较被动吸烟组明显提高(P<0.05),而骨小梁疏密度指标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杜仲甙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
- 刘月耀张魁忠孙贵才徐聪吴炳华凌强
- 关键词:骨质疏松被动吸烟
- 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7例(A组)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x线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时间1—6年,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8.9%,骨融合率74.1%。B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5%,骨融合率95、2%。对于椎间盘摘除,A组骨融合率53.7%,B组骨融合率95.2%。两组椎间盘摘除骨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但对于椎间盘摘除者,B组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
- 吴炳华罗明华凌强邓高荣
- 关键词:椎间植骨后外侧植骨腰椎滑脱症
- 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囊肿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介绍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2月~2006年3月,共收治骨囊肿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5~16岁,平均11.5岁。其中肱骨近端5例,股骨颈2例,股骨干3例,胫骨上段2例,胫骨下段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刮除、异体骨与自体骨髓联合移植术,8例加行器械固定术。结果术后5例切口期愈合;8例切口引流物150ml以上,其中5例切口渗液,3例伤口延期愈合。全部获随访6个月~2年,根据Capanne标准,术后X线片达级愈合10例,级3例,时间为3.5~8个月,平均5.2个月,无1例复发;未见再骨折发生;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邓高荣凌强李太强刘明海张魁忠周荣平吴炳华
- 关键词:骨囊肿异体骨自体骨髓
- 二种方法治疗GardenⅢ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GardenⅢ型65~70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收治的58例GardenⅢ型老年股骨颈患者的临床资料...
- 徐聪凌强于雪峰廖琦陈伟高
-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
- 文献传递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被引量:3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我院住院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2例进行了完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6个月至28个月)。结果所有获得完整随访患者,无术后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正常,无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并且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2.6%。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减少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 张魁忠周荣平徐聪吴柄华邓高荣凌强李太强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 基于CT数据的Mimics重建技术在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采用Mimics重建技术观察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早期全髋界面骨密度(BMD)变化。方法选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均采用生物型假体行THA。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行髋关节64排螺旋CT检查,采集CT断层数据。将CT断层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髋关节三维模型重建,设定模型基点,采用其自带的CAD工具将股骨头-髋臼弧形界面分为10等份,分别标记为A^J共10个区域,测量每个区域的平均CT值,表示其BMD。结果 20例THA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A、B、C、D区域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3、6、12个月E、F、G区域BMD均高于术前,I、J区域BMD均低于术前(P<0.05或<0.01);患者术后1、3、6、12个月H区域BMD均低于术前(P<0.05或<0.01)。结论生物型THA患者手术前后髋臼假体上极周围BMD变化不大,而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中心部位BMD逐渐升高,下极周围BMD逐渐降低。
- 缪锌邓高荣高翔吴炳华张魁忠李太强凌强
-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骨密度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11年1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0-60 min,出血量为120-200 ml。按Harris评分法功能评定,优22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6.67%。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李太强吴炳华凌强邓高荣高翔张魁忠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