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影像
  • 4篇成像
  • 3篇血管
  • 3篇影像学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磁共振
  • 2篇细胞瘤
  • 2篇病理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胆脂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支架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管母细胞瘤
  • 1篇血管腔
  • 1篇血管腔内

机构

  • 1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吉林省人民检...

作者

  • 12篇刘东
  • 8篇韩雪立
  • 2篇周及红
  • 2篇刘迪
  • 2篇陈秀英
  • 1篇信瑞
  • 1篇程劲松
  • 1篇宫新扣
  • 1篇杨晓光
  • 1篇韩冰
  • 1篇张蕾
  • 1篇李镝
  • 1篇王溪
  • 1篇张瑜
  • 1篇曲雅勤
  • 1篇李彤
  • 1篇贺强
  • 1篇范哲
  • 1篇吴镇凤
  • 1篇张鹏国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腔鼻窦肿瘤性疾病的CT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中定性、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6例鼻腔鼻窦肿瘤性病变,对其组织分型、发生部位、骨质破坏情况及强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其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恶性肿瘤41例(73.2%),起源于上颌窦18例,鼻腔16例,筛窦3例,蝶窦与额窦各2例;其中有明显骨质吸收破坏31例(75.6%)。良性肿瘤15例(26.8%),起源于鼻腔10例,上颌窦3例,鼻咽部1例,颞下窝1例;明显骨质吸收破坏3例(20.0%)。良、恶性肿瘤在有无骨质吸收破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T对鼻腔鼻窦肿瘤的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87.5%)。结论:CT扫描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明确肿瘤骨质破坏情况、侵犯范围及周围组织受侵情况。
陈秀英韩雪立刘东刘迪董金鑫
关键词:鼻腔鼻窦肿瘤CT
CT和MRI对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对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价值,为PHPV提供有效的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收集行MRI和CT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42例白瞳症患者(其中PHPV3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0例),综合分析MRI和CT表现,对MRI和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种方法对PHPV诊断的阳性率。结果:MRI对PHPV诊断的阳性率为77.8%,CT诊断的阳性率为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HPV在MRI上的特征性影像表现为小眼球、玻璃体内沿Cloquet管走形的异常信号,呈漏斗状、蘑菇状、高脚杯形或雏形,T1WI和T2WI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异常信号呈明显强化。PHPV在CT上的特征影像表现为小眼球,玻璃体内见有不同形状的软组织密度影位于眼球后极与晶状体之间,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结论:MRI对PHPV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由于其高诊断率和多方位成像可清晰显示球内病变组织,成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刘东韩雪立刘迪
关键词: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核磁共振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影像学检查在老年人中耳胆脂瘤术前综合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人中耳胆脂瘤术前的综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8例术前疑似胆脂瘤的老年患者,行颞骨高分辨率(HR)CT、耳部MRI检查,将检查方法及结果分为A组(HRCT)、B组[扩散加权成像(DWI)]、C组(常规MRI平扫加增强)、D组(HRCT联合DWI联合常规MRI平扫加增强)4组,比较不同组检查方法对中耳胆脂瘤诊断的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对4组数据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B、C、D四组对胆脂瘤诊断的Se分别为:92.6%、77.8%、92.6%、96.3%;Sp分别为18.2%、81.8%、72.7%、90.9%;PPV分别为:73.5%、91.3%、89.3%、96.3%;NPV分别为50.0%、60.0%、80.0%、90.9%;AUC分别为0.779、0.855、0.943、0.980。4组均有诊断价值(均P<0.01),且D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对疑似中耳胆脂瘤的老年患者,HRCT与MRI联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陈秀英韩雪立张鹏国范哲刘东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高分辨率CT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眼眶颗粒细胞瘤2例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 患者1,男,35岁,发现右眼眼球突出、眼球活动受限6个月到我院就诊。外院眼眶CT平扫提示:右侧眼球突出,右侧下直肌增粗,以肌腹为著,呈等密度影;不除外甲状腺相关眼病。
张蕾刘东毛洪涛韩雪立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眼眶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球突出眼球活动CT平扫
膜迷路水成像联合核磁共振内听道斜失状位应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是评估耳蜗植入术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该手术前应准确了解内耳的解剖结构。CT扫描对于显示骨性结构更清晰,MR对于显示软组织成分更好,包括迷路、脑脊液和神经的显示要好于CT。
信瑞宫新扣李微刘东刘洋曲丹华
关键词:内听道膜迷路人工耳蜗植入术骨性结构水成像核磁共振
改善骨髓微环境与脂质体药物相结合干预白血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占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白血病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免疫异常及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本研究通过改善实验动物髂骨骨髓微环境及应用脂质体阿霉素,以提高白血病的干预效果。
周及红刘东李彤
关键词:脂质体阿霉素骨髓微环境白血病造血干细胞异常物相
内淋巴囊肿瘤术后20年复发影像学诊断一例
2020年
笔者报道了1例行次全切术后复发的内淋巴囊肿瘤病例,且初次诊断为乳头状汗腺瘤,分析其CT及MRI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重点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及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韩冰张瑜岳光红周及红刘东
关键词:内淋巴囊肿瘤病理形态影像学诊断乳头状汗腺瘤
CT和MRI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起源于颅内脑膜覆盖部位并沿颅底解剖腔(孔)或间隙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称为沟通性脑膜瘤[1]。此类肿瘤发病率较低,跨度较广,颅神经损害较为多见,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术前若能全面了解其影像表现有助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沟通路径以及周围结构的改变,可为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切除肿瘤以及颅底的修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依据。
程劲松韩雪立刘东
关键词:颅底解剖脑膜瘤沟通性颅神经损害类肿瘤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相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优点,阐明该方法独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足且下肢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4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其中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0例患者为单独移植组。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肢体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ABI)和侧支血管生成数量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单独移植组患者治疗后肢体疼痛评分、冷感评分和间歇性跛行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ABI和侧支血管生成数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单独移植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肢体总疼痛评分、总冷感评分和总间歇性跛行评分明显减低(P<0.05),ABI和侧支血管生成数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以患者溃疡面的变化情况为疗效判定标准,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较单独移植组高,有效率较单独移植组低。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合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而有效方法。
韩雪立刘东张秀娟周盈
关键词:糖尿病足干细胞移植血管腔内成形术
低辐射剂量CT血管成像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
2018年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CT血管成像用于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的方法。方法将体重指数<28 kg/m2、心率≤70次/min拟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老年患者53例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管电压100 k Vp行前瞻性心电图(ECG)门控检查,B组以管电压100 k Vp行回顾性ECG门控检查,C组以管电压120 k Vp行前瞻性ECG门控检查。比较3组冠状动脉支架近端管腔CT值、支架内的CT值、支架腔内吸收值增加比率、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等。结果 53例患者共置入95枚冠状动脉支架,A组及B组的支架近端管腔CT值、支架内CT值均大于C组,3组支架腔内吸收值增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噪声均大于C组,A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低于B组及C组,但采用改良Likert 4分法评价图像质量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有效剂量(ED)较B组降低约50.7%,较C组降低约28.3%。结论采用100 k Vp管电压、前瞻性ECG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不仅减少了患者受辐射的剂量,而且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
程劲松李镝刘东韩雪立范哲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